◎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撒敦:sǎ dūn 基本解释:[relatives] [蒙]∶亲戚双撒敦是部尚书,女婿是世袭千户。——元· 关汉卿《调风月》●详细解释:蒙古语。亲戚,亲属。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四折:“双撒敦是部尚书,女婿是世袭千户。” 元 李五 《虎头牌》第二折:“我也曾吹弹那管絃,快活了万千,可便是大拜门撒敦家的筵宴。”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四折:“对着俺撒敦家,显耀些抬頦。”★◎ 撒敦 sǎdūn[relatives] [蒙]∶亲戚双撒敦是部尚书,女婿是世袭千户。——元· 关汉卿《调风月》
1、其弟撒敦授知枢密院事,子唐其势宣徽使,并赐号“答剌罕”,一门权势盛极,以致唐其势扬言“天下本我家之天下”。
2、元朝蒙古钦察部,即后来的蒙古喀喇沁部,其世代为蒙古钦察部王族,开宗首领玉里伯牙吾氏即著名的元朝大将土土哈、床兀儿、不花帖木儿、宰相燕铁木儿、撒敦。
3、是夜,又命撒敦潜军绕其后,部曲八都儿压其前,夹营吹铜角以震荡之,敌不悟而乱,自相挝击,三鼓后乃西遁。
4、乃以撒敦为左丞相,唐其势为御史大夫。
5、撒敦,为蒙古钦察氏,燕铁木儿之弟。
6、丁未,撒敦守居庸关,唐其势屯古北口。
7、九月庚申,诏燕铁木儿帅师御之,撒敦先驱,至榆林西,乘其未阵薄之,北军大败。
9、撒敦是为文宗打天下的最得力的左右手,是文宗皇朝的台柱子,对这人可谁也惹不起。
10、子六人:燕帖木儿,答剌罕、太师、右丞相、太平王;撒敦,左丞相;答里,袭封句容郡王。
11、辛丑,以知枢密院事撒敦为御史大夫,中书右丞撒迪为中书平章政事,宣政使阔里吉思为中书左丞,中书平章政事秃儿哈铁木儿知枢密院事。
12、授撒敦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答剌罕、荣王、太傅、中书左丞相,赐庐州路为食邑,宥世世子孙九死。
13、至顺元年(1330)二月,任中书左丞,在反对撒敦提出的给丞相之弟的庶母(撒敦妻)五十万钞事后,就再三以母老为由,要求准许他回家侍亲。
14、因顺帝当时只14岁,需要好好教育与培养,所以确定右丞相伯颜为太帅,左丞相撒敦为太傅。
15、癸卯,燕铁木儿之弟撒敦、子唐其势,自上都来归。
16、9月27日,伯牙吾台?燕铁木儿获悉上都军攻破古北口,进掠石槽(今河北怀柔),即遣弟撒敦领兵急往迎击,自率大军继至,转战至牛头山(今河北怀柔),俘其驸马孛罗帖木儿等,上都军万余人降,残部溃散,被逐出古北口。
17、元李五《虎头牌》第二折:“我也曾吹弹那管弦,快活了万千,可便是大拜门撒敦家的筵宴。
18、是时,撒敦已死,唐其势为中书左丞相,伯颜独用事。
19、燕帖木儿确实有军事天才,在喜动伯颜迎怀王北来的同时,又派出其弟撒敦率军守住居庸关,其子唐其势屯军蒙古北口。
20、张兴祖枪伤脱脱,脱脱受撒敦谗害而死。
21、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二月,知枢密院事撒敦提出,丞相(燕铁木儿)的弟弟要求给他的庶母赐钞五十万缗。
22、丁未,命撒敦以兵守居庸关,唐其势屯古北口。
23、撒敦,蒙古语,亲属;有亲缘关系的。
24、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尔即位,钦察?撒敦晋拜中书左丞相,封荣王。
25、因言平江、松江圩田五百顷有奇,粮七千七百石,愿增为万石入官,以所得余米赡弟撒敦,诏从之。
26、时倒剌沙在上都,立泰定皇帝子为皇帝,乃遣兵分道犯大都,而梁王王禅、右丞相答失铁木儿、御史大夫纽泽、太尉不花等兵皆次于榆林,燕帖木儿与其弟撒敦、子唐其势等,帅师与战,屡败之。元致和元年(公元1328年),元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逝世,燕铁木儿谋取立元武宗之子,发动了两都之战,命钦察?撒敦守居庸关,从征上都(原内蒙古开平,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有战功。
27、遂与撒敦弟答里潜蓄异心,交通所亲诸王晃火帖木儿,谋援立以危社稷。
28、其他如泰定帝时的倒剌沙、文宗时的撒敦、顺帝时的伯颜,都是凌驾于皇帝之上,权倾朝野的人物,他一个也不依附,相反还频频得罪这些大人,做到刚直不阿。
29、是日,撒敦遣报秃满迭儿军复入古北口,燕铁木儿遂以师赴之,战于檀州南野,败之。九月庚申朔,燕铁木儿督师居庸关,遣撒敦以兵袭上都兵于榆林,击败之,追至怀来而还。
30、钦察?撒敦的后裔子孙中,有取其名字的汉字谐音为姓氏者,称撒氏,读音作sā(ㄙㄚ)。
31、第一卷大致说元顺帝宠幸奸臣撒敦,选魔教僧众公然淫乱宫中,虽梦中示警、震地为戒也不为所动,遂天命改常、朱元璋出世。
32、丙戌,遣撒敦为先驱,燕铁木儿以大军继其后,至石槽。
33、夜遣撒敦袭之,逐出古北口。
34、弟撒敦、子唐其势时留上都,密遣塔失帖木儿召之,皆弃其妻子来归。
35、遣撒敦拒辽东兵于蓟州东流沙河,元帅阿兀剌守居庸关。
37、也速答儿、也不伦、撒敦追之,就命也速答儿及佥院彻里帖木儿统卒三万守居庸关,还至昌平南。
38、遣撒敦往拒,至蓟州东沙流河,累战败之。
39、蒙古族撒、托二氏起源于元顺帝时期,臣下为兄弟二人,一名托脱,一名撒敦,分姓受氏各居一方。
40、已而撒敦将轻兵要之,弗及而还。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