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统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24
更新于

三统:sān tǒ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指 夏 、 商 、 周 三代的正朔。 夏 正建寅为人统, 商 正建丑为地统, 周 正建子为天统。亦谓之三正。《汉书·刘向传》:“王者必通三统,明天命所授者博,非独一姓也。”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一曰天统,为 周 十一月建子为正,天始施之端也。二曰地统,谓 殷 以十二月建丑为正,地始化之端也。三曰人统,谓 夏 以十三月建寅为正,人始成立之端也。” 明 张居正 《万寿无疆颂》:“布歷推策,仰测鸿濛,三统五纪,四分九宫,机智可尽,太虚无穷。” 清 全祖望 《经史问答》:“古人岁首,则有建子、建丑、建寅之别,谓之三统。”2. 指三统历。《宋书·律历志上》:“﹝ 班固 ﹞又推九六,欲符 刘歆 《三统》之数,假託非类,以饰其説,皆 孟坚 之妄矣。” 唐 陈子昂 《大周受命颂》:“神皇窅然,迺登 崑崙 之臺,修《三统》,观五始。”《清史稿·时宪志一》:“ 宣城 人 梅文鼎 研精天算,由《授时》以溯《三统》、《四分》以来诸家之术,又博考《九执》、《回回术》,而折衷於新法,皆洞其原本,究其异同。”★夏、商、周三代的正朔,即人统、地统、天统。《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王者必通三统,明天命所授者博,非独一姓也。」也称为「三正」。

1、(三统历)计算单位。

2、由之推演三纲五常、天不变,道亦不变,通明三统等重要思想。

3、则重建正朔,三统归一,自然之理。

4、这种说法是汉代的一种历史循环论“三统说”的一个组成部分。

5、重绩少学数术,明太一、五纪、八象、《三统大历》,居于太原。

6、三统”即黑统、白统和赤统

7、郑玄从师第五元先,先后学了《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等,俱达到了晓的程度

8、三个层面均以圣王相传之道统为精神前提,“三统”整合即是朱熹文化世界的终极理想

9、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纬书尚繁,《中庸》一篇,固为赞圣之颂,往时魏源、宋翔凤辈皆尝附之三统三世,谓可以前知未来,虽长素亦或竺信者也。

10、三统之月断狱流血,是不稽天意也。

11、由于古六历原本早已遗失其中《颛顼历》也只是在考古中发掘到一些资料,其余五种历法,至今只留存一些片断资料。其中重要的有李锐对汉代《三统历》、《四分历》和《乾象历》进行了研究;顾观光对古六历和《周髀算经》进行了研究。

12、西汉刘歆作《三统历》时,发现木星运转一周不足十二年。

13、向子歆究其微渺,作三统历及谱以说《春秋》,推法密要,故述焉。

14、《三统历》曰:“阴阳虽交,不得中不和,故《易》尚中和。

15、《后汉书.律历志中》:“自太初元年,始用三统历”王先谦集解引清钱大昕:“三统与太初异名而同实。

16、中国古历自西汉刘歆作《三统历》以来,一直利用上元积年和日法进行计算。向子歆究其微眇,作《三统历》及《谱》以说《春秋》,推法密要,故述焉。

17、可以说,它包含了现代天文年历的基本内容,因而《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

18、美兴才,使撰条例、章句、传话,及校《三统历》。

19、著《移书太常博士》,是经学史上重要文献,还著有《三统历谱》,造有圆柱形的标准量器。

20、依靠三统、依靠优质低价,铁锅一居把一个几乎家家都会做的焖面,做到街头巷尾,做到口口相传,一样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出色业绩

21、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

22、《三统历》将朔望月的分母81称为日法(历中朔望月的长度为29+43/81日),而将回归年的分母称为统法。

23、《汉书?成帝纪》说:“盖闻王者必存二王后,所以通三统也。

image.png

24、数学家何鲁为吕子方《〈三统历〉历意及其数源》一文作序时写道:“‘通其率’三字即有求连分数意。

25、刘歆还是天文学家,他编制的《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

26、他考证了我国最早的历法汉代“三统历”,著《三统术详说》。

27、(《汉书》)所谓“存三统”,即“使郊天以天子礼,祭其始祖受命之王,自行其正朔服色”(孔疏引郑《驳异义》)。

28、!五德终始”说、!三统”说等有关天人之际的思想,是战国秦汉时代的重要思潮。

29、三统治者应该首先分析产生乱世、乱民的根源,然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30、作《三统历》,这两历的重要特点是年岁合一,一年的整数天数是365天,不再是之前历法的366天。

31、《公羊》学“微言大义”的重点是所谓的“三科九旨”,尤以“存三统”、“张三世”作为解《春秋》微言大义的统贯。

32、董仲舒主张历史在形式上按三统循环变迁,但实质上“天不变,道亦不变”,认为朝代更替在于天意。

33、盖刘歆为合《三统历》而妄改。

34、汉《三统历》法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年为一元。

35、它的推算方法基本沿用三统历而比较精密,特别是推算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会合周期更是这样。

36、董仲舒则独辟蹊径,为中国历史循环论添加了一种新理论,即“三统说”和“三正说”。”撇开其历史循环论,“忠、敬、文”的政治正体现了由野蛮到敬祀鬼神,再到礼乐之治的发展规律。

37、《隋书?经籍志三》:“历数者,所以揆天道,察昏明,以定时日,以处百事,以辨三统,以知?会。

38、五德终始”说、“三统”说等有关天人之际的思想,是战国秦汉时代的重要思潮。

39、刘歆的《三统历》以19年为1章,81章为1统,3统为1元。

40、说”思想,整理成三统历。

image.png

41、的《韩非子集解补正》、吴其昌的《三统历简谱》、王镜第的《周官联事考》等等。

42、学校收费严格执行“三统一”、“四公开”和“五禁止”制度,乱收费举报比往年明显减少,全年违规收费学校6所,均查处到位,清退各种违规收费7万多元,查处率100%。

43、中国早在唐代的《五纪历》就已经找出了(周期是纽康的二倍)。重绩少学数术,明太一、五纪、八象、《三统大历》,居于太原。

44、如汉代的《太初历》中,就有一个“三统历周期”,它长135个朔望月即3986.62965日,这与146.5个交点月(3986.59023日)大致相等。

45、三代改制质文》:“故同时称帝者五,称王者三,所以昭五端,通三统也。

46、《庄子》、《淮南子?淑真训》及《三统历》亦承此说。

47、《论语?为政》“子曰:‘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引汉马融曰:“所损益,谓文质三统。

标签: 三统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三统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34875.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