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工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30
更新于

伶工:líng gō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旧指乐师或演员。《新唐书·仪卫志下》:“伶工谓夜警为严。” 清 李渔 《闲情偶记·演习·变调》:“予尝痛改《南西厢》,如《游殿》、《问斋》、《踰墙》、《惊梦》等科諢,及《玉簪》、《偷词》、《幽闺》、《旅婚》诸宾白,付伶工搬演。”★ 谓乐人、伶人也。《唐书·百官志》:「伶工,谓夜警为严。」

1、在《日下看花记》中曾有“有明肇始,昆腔洋洋盈耳,而弋阳、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会,笙磐同音,歌咏升平,伶工荟萃,莫盛于京华”的记载。

2、历数诸伶工,自当以王鸿寿为最,赵如泉唱做亦原不恶,惟扮相不称,故不能如王亦儒雅亦威肃,英风凛凛,使人见之常穆然长往也。

3、南通伶工学社前后举办7年,培养学生90多人,中间辍学者30余人。

image.png

4、[清]字畹卿,江苏常熟伶工。

5、1921年秋,欧阳予倩带着伶工学社学生去汉口演出,与陕西易俗社相遇,交流了教学经验。

6、曾设四大名旦特刊,发表过《三代伶工录》、《国剧沿革简史》、《内庭歌舞追忆录》和梅兰芳撰《俄行的自我批判》等文章,及《捉放曹》、《湘江会》、《铜网阵》等各家所藏秘本,该报另辟过《酒后茶余》、《平剧电影一览表》、朋lJ有天地》、《诗钟》、《文虎》等栏目。

7、说:“词至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8、《新唐书?仪卫志下》:“伶工谓夜警为严。

9、所以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10、早年,德奎系青衣伶工。

11、科班出身的老伶工一夜之间忽然都变成“丸子”。

12、早年,这里专为安置伶工之所。

13、故尔他才拣这地方唱,犹如小伶工学艺时对着坛子口喊嗓一般。

14、1923年秋,全福班报散后,曾任南通伶工学社昆剧教师。

15、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文娱则由欧阳予倩任伶工学校校长,吴我尊任教育长;南通更俗剧场也已建成。

16、南通伶工学社因校舍尚未建造,即以南公园做临时校舍,借西寺公房做作为校外宿舍。

17、社中诸君子已在苏州倡办伶工学校(即昆剧传习所),招集贫苦子弟,延名师授课,开拍半年,成绩已自斐然可观。

18、甚至他逝世后还在广东优伶工会落乡班中传唱,成为宣传革命的曲子。

19、制谱》:“此谱即当宣付梨园,但恐俗手伶工,未谙其妙。

20、周啸天幼承家教,老伶工吴春山为之开蒙,又从朱天祥学老生。

21、伶工所奏,乐也。

image.png

22、欧阳予倩早在1919年就主办了南通伶工学社,建立了更俗剧场。

23、早年,这里专为安置伶工之所。

24、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25、但由于保守势力比较顽固,欧阳予倩的理想未能实现,他于1922年离开南通伶工学社。

26、雪艳琴原名黄咏霓,原籍山东济南,幼从老伶工张采林学艺,后拜尚小云为师。

27、词至李后主尔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尔为士大夫之词。

28、伶工柳老贵因年老退为掌班,其子景华与女美华分任生旦。

29、虽然当时徽班和伶工大批外流,本地徽班也同样有所发展。

30、教乐所伶工、杂剧色,诨裹上高簇花枝。

31、伶工学社学生也数次与梅兰芳等配戏,或同台演出。

32、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33、之春华堂,京师四喜部伶工。

34、北京伶工,颇解作字。

35、;幼从老伶工张采林学艺,后拜尚小云为师。

36、内容分“霓裳倩影”、“顾曲须知”、“京剧术语”、“诽优列传”、“粉墨阳秋”、“伶工趣事”、“梨园琐记”、“乐府新声”、“杂剧考证”九门。

37、伶工周季崇之妻。

38、伶工小传”部则收曾在上海活动的一百三十三位艺人传略。

39、而且还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40、同台奏艺的著名伶工,也是宫廷升平暑的民籍教习。由伶工(行吟歌手)到处歌唱,一代又一代,口耳相传。

标签: 伶工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造句大全

本文标题: 伶工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35178.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