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栉风沐雨:zhì fēng mù yǔ 基本解释:[be combed by the wind and washed by the rain—travel or work despite wind and rain] 以风梳头,以雨洗发,形容不避风雨,奔波劳碌●详细解释:风梳发,雨洗头。形容奔波劳苦。语出《庄子·天下》:“沐甚雨,櫛急风。”《三国志·魏志·鲍勋传》:“况猎,暴华盖於原野,伤生育之至理,櫛风沐雨,不以时隙哉?”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米启》:“某陋巷簞瓢,櫛风沐雨,剥榆皮於秋塞,掘蛰燕於寒山。” 宋 司马光 《保业》:“於是 太祖 皇帝受命於上帝,起而拯之,躬环甲胄,櫛风沐雨,东征西伐,扫除海内。”亦作“ 櫛风釃雨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都兴阿 诸公,忠贞朴劲,屡摧狂寇,櫛风釃雨,始终戎幕。”★◎ 栉风沐雨 zhìfēng-mùyǔ[be combed by the wind and washed by the rain—travel or work despite wind and rain] 以风梳头,以雨洗发,形容不避风雨,奔波劳碌★5 5.造句 1.释义栉,梳理头发 沐,洗头。栉风沐雨:形容不避风雨,奔波劳顿 2.出处《庄子.天下》墨子称道曰:「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数。禹1>亲自操橐耜2>而九杂3>天下之川;腓胈 4>,胫毛5>,沐甚雨6>,栉7>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注解〕(1) 禹:夏代开国的君主,生卒年不详。颛顼之孙,姓姒氏,号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禅让为天子,世称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传位于子启,而开君主世袭之制。亦称为「夏后氏」。(2) 橐耜:橐,音ㄊㄨㄛˊ,盛土的器具。耜,音ㄙˋ,铲土的器具。(3) 九杂:指多次汇集天下诸水。九,表示多次。(4) 腓胈:小腿股无肉。腓,小腿股。胈,音ㄅㄚˊ,小腿股的肉。(5) 胫毛:小腿上没有毛。胫,小腿。(6) 甚雨:骤雨。(7) 栉:梳头发。 3.故事内容相传在尧的时代,天下发生大水,把田地和房子都冲毁了,人们生活十分痛苦。于是尧派禹前去治水。禹是个十分认真负责的人,有悲天悯人的胸怀。他亲拿着治水的工具,和工人们一起开通水道,疏通洪水,因为太劳累,以至小腿上面的毛也被磨光了,身体常常浸沐在骤雨中,头发被烈风给吹动着,也就是顶着烈风急雨不断辛勤工作,只希望早日消除洪水,让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庄子.天下》文载,墨子称禹「沐甚雨,栉疾风」,后来「栉风沐雨」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在外奔走,极为辛劳。 4.近义、反义词 近义词披星戴月 风尘仆仆 风餐露宿 夙兴夜寐 反义词坐享其成 养尊处优 饱食煖衣 5.造句他为了进行田野调查的工作,即使栉风沐雨也毫无怨言。 ★以风梳发,以雨沐浴。比喻在外奔走,极为辛劳。语本《庄子.天下》。 【造句】电力公司的架线人员长年栉风沐雨在山林中架设电线,十分辛苦。 目录★以风梳发,以雨沐浴。比喻在外奔走,极为辛劳。参见「沐雨栉风」条。《三国志.卷一二.魏书.鲍勋传》:「况猎,暴华盖于原野,伤生育之至理,栉风沐雨,不以时隙哉。」 ★修订本参考资料:以风梳发,以雨沐浴。比喻在外奔走,极为辛劳。见沐雨栉风条。三国志˙卷十二˙魏书˙鲍勋传:况猎,暴华盖于原野,伤生育之至理,栉风沐雨,不以时隙哉。 ★06.《清史稿.卷二一五.诸王列传.序》:「国初开创,栉风沐雨,以百战定天下,繄诸王是庸。」u001a★05.《隋唐演义.第四七回》:「最可笑把祖宗栉风沐雨得的江山,只博得自己些时朝欢暮舞的欢娱,琼室瑶基的赏玩。到底甘尽苦来,一身不保,落得贻笑千秋。」★04.唐.魏徵〈九成宫醴泉碑铭〉:「遗身利物,栉风沐雨,百姓为心,忧劳成疾。」★03.《晋书.卷二.文帝纪》:「栉风沐雨,周旋征伐,劬劳王室,二十有余载。」★02.《三国志.卷一四.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董昭》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引三国魏.董昭〈议丞相进爵九锡与荀彧书〉:「今曹公遭海内倾覆,宗庙焚灭,躬擐甲胄,周旋征伐,栉风沐雨,且三十年,芟夷群凶,为百姓除害。」★01.《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鲍勋》:「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况猎,暴华盖于原野,伤生育之至理,栉风沐雨,不以时隙哉?」★ 释义 以风梳发,以雨沐浴。语本《庄子.天下》。后用「栉风沐雨」比喻在外奔走,极为辛劳。△「风餐露宿」典源《庄子.天下》墨子称道曰:「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1>亲自操橐耜2>而九杂3>天下之川;腓无胈4>,胫无毛5>,沐甚雨6>,栉7>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 (1) 禹:夏代开国的君主,生卒年不详。颛顼之孙,姓姒氏,号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禅让为天子,世称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传位于子启,而开君主世袭之制。亦称为「夏后氏」。(2) 橐耜:橐,音ㄊㄨㄛˊ,盛土的器具。耜,音ㄙˋ,铲土的器具。(3) 九杂:指多次汇集天下诸水。九,表示多次。(4) 腓无胈:小腿股无肉。腓,小腿股。胈,音ㄅㄚˊ,小腿股的肉。(5) 胫无毛:小腿上没有毛。胫,小腿。(6) 甚雨:骤雨。(7) 栉:梳头发。典故说明相传在尧的时代,天下发生大水,把田地和房子都冲毁了,人们生活十分痛苦。于是尧派禹前去治水。禹是个十分认真负责的人,有悲天悯人的胸怀。他亲拿着治水的工具,和工人们一起开通水道,疏通洪水,因为太劳累,以至小腿上面的毛也被磨光了,身体常常浸沐在骤雨中,头发被烈风给吹动着,也就是顶着烈风急雨不断辛勤工作,只希望早日消除洪水,让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庄子.天下》文载,墨子称禹「沐甚雨,栉疾风」,后来「栉风沐雨」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在外奔走,极为辛劳。书证

1、借指君王栉风沐雨?戎马倥偬或蒙尘遭难。
2、弹指一挥间,深国投商用置业有限公司走过了栉风沐雨的四年历程。
3、根深叶茂植沃土,栉风沐雨成栋梁。
4、五十载栉风沐雨,因时兮数易其名。
5、如果把国家比作大海中的航船,战略研究者,就是一个把自己绑在桅杆上的瞭望者,戴月披星,栉风沐雨,不断提醒船上的人们防备冰山,绕开暗礁,避开风暴。
6、不动脑子,依葫芦画瓢,省却鞍马劳顿和栉风沐雨,享现成多好!
7、六十年沧海桑田,六十年栉风沐雨。
8、那些栉风沐雨的人,如被沸水冲沏的酽茶,在沧桑岁月里几度沉浮,于是才有了那沁人的清香啊!
9、有的写梅花的栉风沐雨和群芳的妒恨,显示其孤高自许。
10、六十五载栉风沐雨,拼搏奋进,厚德载道。
11、百年历史,栉风沐雨。
12、51年沧海桑田,51年栉风沐雨。
13、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栉风沐雨、旰食宵衣,也是值得的。
14、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福建古老剧种的文化命脉将承传延续下去,犹如老树虬枝,栉风沐雨,以独具风姿的丰神品貌,承接着新世纪的辉煌。
15、栉风沐雨,沧海桑田。
16、栉风沐雨,昼行夜藏。
17、百年栉风沐雨,世纪盛事辉煌。
18、【近义词】栉风沐雨、餐风宿露、跋山涉水、翻山越岭。
19、七他被狗咬被地主们欺负,鳏寡孤独一个人栉风沐雨破庙之中,瑟瑟发抖。
20、沿途多为高山峡谷,荒无人烟,元贞等人翻山越岭,栉风沐雨,野宿自炊,备尝艰辛。
21、四千多年前,当中原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转变时,夏禹部落东夷逐鹿,治理沂?水患,栉风沐雨,刀耕火种,垦出了桑梓之地。
22、飞翼楼栉风沐雨,早已完成历史任务。
23、些野生动物的观测者都是幕天席地、栉风沐雨,长年累月在野地里工作。
24、栉风沐雨三十余年,扫荡群凶,与百姓除害,使汉室复存。
25、栉风沐雨的0 66,将继续奋然前行!
26、二十多年栉风沐雨,二十多年励精图治。
27、餐风宿露修沙通,栉风沐雨修鹰厦;戎马男儿志四方,军旅春秋半生涯。

28、他以王蒙为师,并效法荆浩写生树木数万本的精神和学习范宽“对景造意,不取繁饰”的方法,经常游览祖国名山大川,攀山越岭,栉风沐雨,去领略大自然的真情实景,寻找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意境。
29、居外十三年,栉风沐雨,劳神焦思。
30、皆其积善成德栉风沐雨之遗也。
31、二者相距10多公里,栉风沐雨,遥相守望。
32、他为完成徒步环游世界的壮举,五年中栉风沐雨,饱尝困苦,终于如愿以偿。
33、我们在大河上拉纤,栉风沐雨,逆水行舟,把生命的痕迹留在时光之畔,于是就懂得该怎样更好地活着和快乐。
34、我们栉风沐雨50年,走过“数百期”。
35、六十年,新港人奋发图强,栉风沐雨,或筑堤围或修坡池,奋力治理昔日之穷山恶水,得以使大江安流,湖汊息患,并据时宜地利,务农重耕,植陇亩以粮棉,广猪牛之畜牧,欣风调雨顺,岁稔年丰,品类有序,风教兴盛,故有绿洲翠渚红楼碧树之属。
36、苦读成才的有:汉代孙敬头悬梁;战国苏秦锥刺股;晋朝车胤囊萤映雪,西汉匡衡凿壁偷光……发奋图强的有:大禹治水栉风沐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孙膑受刖足之苦,写出流芳百世的《孙子兵法》;韩信受胯下之辱、饥饿之苦,终成大器;屈原饱受仕途艰辛,发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感叹;司马迁殚精竭虑,终于完成《史记》;曹雪芹写《红楼梦》时是个穷困潦倒的文人;华罗庚在数学领域初露天才时是个小县城杂货店的店员。
37、沥血呕心拓富路,?栉风沐雨除穷根。
38、经过两个月的翻山越岭,栉风沐雨,考察队终于走完了雅鲁藏布大峡谷,获得许多珍贵的资料。
39、四十年栉风沐雨,四十年桃李芬芳。
40、五十年栉风沐雨,五十年春华秋实。
41、励精图治谋发展,栉风沐雨见彩虹。
42、今朝携手,栉风沐雨我们不离不弃。
43、栉风沐雨五十载,而今迈步从头越。

44、息山林号“大痴”,栉风沐雨几多回?
45、新宾职业中专,二十载栉风沐雨,谱写出培桃育李精彩华章。
46、把第三师第二十团的番号冠于一个刚落地的孩子,是要让她从小栉风沐雨,傲雪凌霜,经受锻炼,早日成材。
47、昔汉高、光武二帝,征无远近,敌无大小,必手振金鼓,身当矢石,栉风沐雨,壶浆不赡,驰骛四方,匪遑宁处,然后皇基克构,元勋以融。
48、栉风沐雨,不以为劳;露宿草行,不以为苦。
49、杰勒德虎口余生,逃出边境,流浪异国他乡,一路栉风沐雨,历尽艰辛,最后来到了他所向往的罗马。
50、事例:陛下~,栉风沐雨,曾不顾惜此。
51、创建于1953年,已经栉风沐雨,负芒披苇地跋涉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