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鸿遍野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39
更新于

哀鸿遍野:āihóngbiànyě基本解释:[starvingpeoplefilltheland;disastervictimeverywhere]《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后用哀鸿遍野比喻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灾民到处都是●详细解释: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苏曼殊《天涯红泪记》第二章:“然而哀鸿遍野,吾又何能一一拯之?”梁启超《新罗马·吊古》:“我记得歷史上的罗马何等殷闐繁盛,怎么今日却是哀鸿遍野,春燕无归?”峻青《壮志录》:“他们就曾亲眼目睹过那哀鸿遍野、赤地千里的惨象。”参见“哀鸿”。★◎哀鸿遍野āihóng-biànyě[starvingpeoplefilltheland;disastervictimeverywhere]《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后用哀鸿遍野比喻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灾民到处都是★55.造句1.出处《诗经.小雅.鸿鴈》:「鸿鴈于飞,哀鸣嗷嗷。」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2.语义找不到栖身之所的鸿鴈,悲伤哀痛地鸣叫。语本《诗经.小雅.鸿鴈》。后用「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难民。3.成语故事「哀鸿遍野」是由《诗经.小雅.鸿鴈》:「鸿鴈于飞,哀鸣嗷嗷」两句句义扩大而来,原意是找不到栖身之所的鸿鴈,悲伤哀痛地鸣叫。又根据〈诗序〉所写,〈鸿鴈〉一诗是用来赞美周宣王,因为在当时「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而周宣王中兴周朝,让流离失所的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所以「鸿鴈于飞,哀鸣嗷嗷」又引申为形容流离失所的难民,呻吟呼救的悲惨景况。后来就用「哀鸿」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哀鸿遍野」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难民。如清代汤斌〈睢沐二邑秋灾情形疏〉:「历年灾患频仍,黎民涂炭,今春卖儿卖女者,有售无受,以故哀鸿遍野。」4.近义、反义词近义词民生凋敝、饿莩遍野、道殣相望。反义词物阜民康、民生乐利。5.造句在兵荒马乱的年岁,往往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难民。【造句】非洲连年闹旱灾,哀鸿遍野,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目录★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难民。如:「非洲连年乾旱,致使哀鸿遍野,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切。」也作「哀鸿遍地」。★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难民。如:非洲连年乾旱,致使哀鸿遍野,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切。亦作哀鸿遍地。★04.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戊申四十九岁》:「金陵、仪徵一带居民皆架木栖止,余家天安桥宅亦复水深数尺。哀鸿遍野,百姓其鱼。」★03.清.蓝鼎元〈与吴观察论治台湾事宜书〉:「台湾当朱一贵作乱之后,干戈蹂躏,哀鸿遍野。继以风灾埽荡,疠疫连绵,民之憔悴极矣。」★02.清.汤斌《汤子遗书.卷二.睢沐二邑秋灾情形疏》:「历年灾患频仍,黎民涂炭,今春卖儿卖女者,有售无受,以故哀鸿遍野。」★01.《唐宋文醇.卷四七.眉山苏轼文》引宋.苏轼〈奏浙西灾伤第一状〉清.高宗评语:「后世司牧斯民者,哀鸿遍野,尚欲壅于上闻。能如轼之未雨绸缪、憯怛忠爱,为民请命乎?」★释义找不到栖身之所的鸿鴈,悲伤哀痛地鸣叫。语本《诗经.小雅.鸿鴈》。后用「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难民。典源《诗经.小雅.鸿鴈》鸿鴈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鴈1>于飞,哀鸣嗷嗷2>。维此哲人3>,谓我劬劳4>。维彼愚人,谓我宣骄5>。(1)鸿鴈:动物名。一种群居水边的候鸟。羽毛呈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食植物种子、虫、鱼以维生,亦称为大雁」。(2)嗷嗷:状声词。形容哀号声。嗷,音ㄠˊ。(3)哲人:贤明而智慧卓越的人。(4)劬劳:劳苦、辛勤。劬,音ㄑㄩˊ,勤劳、劳苦。(5)宣骄:骄奢。典故说明「哀鸿遍野」是由《诗经.小雅.鸿鴈》:「鸿鴈于飞,哀鸣嗷嗷」两句句义扩大而来,原意是找不到栖身之所的鸿鴈,悲伤哀痛鸣叫。又根据〈诗序〉所写,〈鸿鴈〉一诗是用来赞美周宣王,因为在当时「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而周宣王中兴周朝,让流离失所的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所以「鸿鴈于飞,哀鸣嗷嗷」又引申为形容流离失所的难民呻吟呼救的悲惨景况。后来就用「哀鸿」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哀鸿遍野」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难民。如清代汤斌〈睢沐二邑秋灾情形疏〉:「历年灾患频仍,黎民涂炭,今春卖儿卖女者,有售无受,以故哀鸿遍野。」书证

1、在旧社会,每逢水旱战乱,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哀鸿遍野,一片凄凉。

2、九尽避对冲基金做出了这样的努力,恐怕也会哀鸿遍野。

3、解放前一场洪水,弄得全国哀鸿遍野。

4、在军阀混战的年代里,疮痍满目,哀鸿遍野,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5、面对“哀鸿遍野,饿殍载道”,悲恨交加的项德颐经过精心策划,多方周旋,终于征得国民党六十六军参谋长的应允,毅然从军饷中拨发出2300余斤大米,赈济聂家河村饥民以解燃眉之急。

6、确实,这几天国际资本市场可谓哀鸿遍野,惨不忍睹。

7、他们就曾亲眼目睹过那哀鸿遍野、赤地千里的惨象。

8、统治缅甸的军人执政团,不顾上周的台风肆虐,全国满目疮痍,哀鸿遍野,周六仍然举行预定的新宪法公投。

9、失败后,两广大旱,哀鸿遍野。

10、真是哀鸿遍野,处处狼烟

11、在我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人民安居乐业,再也看不到哀鸿遍野的现象了。

12、这年,旱蝗交加,庄稼歉收,哀鸿遍野。

13、一百二虽然这套刺激方案的诞生根源于国内的严峻形势,但它也反映出中国对世界作出的一项新承诺:即中国绝不会给哀鸿遍野的欧美经济雪上加霜。

14、一百五几千年过往,上古仙门不知何故一夜之间崩塌,六陆陆地,无正道大家把持,一些游荡无意识的仙兽,便是见人便杀,见屋便毁,一时之间,天下哀鸿遍野,人间地狱

15、看了描写非洲民生的纪录片,看到了一片哀鸿遍野,这就是现在地球上真正最贫穷的第三世界吧。

16、当“国八条”把传统大型餐饮品牌扫荡得哀鸿遍野时,一批由互联网人开创的餐饮O2O企业正攥住市场的一角,颠覆性地掀起了整块版图。

17、还是对哀鸿遍野梦魇的房间遗忘?

image.png

18、我们周围哀鸿遍野。

19、一些老人还记得!"%!年的那场洪灾:“洪水暴涨,顿成泽国,苗田淹没,米价飞涨,商市萧条,哀鸿遍野”;“乞丐四奔,饿殍载道”。一些老人还记得1 93 1年的那场洪灾:“洪水暴涨,顿成泽国,苗田淹没,米价飞涨,商市萧条,哀鸿遍野”;“乞丐四奔,饿殍载道”。

20、虽然这套刺激方案的诞生根源于国内的严峻形势,但它也反映出中国对世界作出的一项新承诺:即中国绝不会给哀鸿遍野的欧美经济雪上加霜。 

21、相传,修堤那年无棣县大旱,庄稼颗粒无收,今无棣城一带哀鸿遍野,民不聊生,饿殍比比皆是,惨景不堪言状。

22、军阀混战时期,中国大地上哀鸿遍野。

23、哀鸿遍野”这个成语便从此而来。

24、水浸持续7天,哀鸿遍野。

25、军阀混战时期,中国大地上哀鸿遍野。

26、随著本周年报的公布,新闻集团在全球媒体业哀鸿遍野的状况下表现相对耀眼,再度稳固其睥睨同侪的领导地位。1严格的隐私法,加上政客和媒体间水**融的关系,吓得法国媒体不敢多谈政治人物的私生活

27、在旧社会,每逢水旱战乱,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哀鸿遍野,一片凄凉。

image.png

28、大月国十府,北方五府发生了大旱灾,蝗灾,南方十府,除了玉月府外,则是大部分地方发生了大水灾,一下子哀鸿遍野,而由于朝中要出兵冬寒国,因此,百姓身上的各种税收并没有减少。

29、当时朝政腐败,奸臣当道,灾荒连年,哀鸿遍野。

30、日寇铁蹄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为,以致河山破碎,哀鸿遍野。

31、1831年,南安境内发生饥荒,哀鸿遍野。坐愁桑梓寇氛萌,安辑哀鸿仗众擎。

32、日寇铁蹄所到之处,无不哀鸿遍野。

标签: 哀鸿遍野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常用造句

本文标题: 哀鸿遍野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35231.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