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弹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94
更新于

纠弹:jiū dà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举发弹劾。《北齐书·赵郡王琛传》:“ 天平 中,除御史中尉正色纠弹,无所迴避,远近肃然。”《隋书·百官志上》:“皇太子以下,其在宫门行马内违法者,皆纠弹之。”《元典章·刑部九·侵盗》:“御史臺、按察司纠弹之官,知而不举者与犯人同罪。”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四:“盖信 莫公 素学,必不妄相纠弹,故深自引咎也。”★纠正、弹劾。 【造句】那位主管官员因涉嫌收贿而被纠弹。 ★纠正、弹劾官吏的罪状。《旧五代史.卷一一五.周书.世宗本纪二》:「御史台官,任处宪纲,是击搏纠弹之地。」也作「纠劾」。

1、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是,岳飞那样兢兢业业献身抗金事业的人,确实并无什么把柄,可资以纠弹。 

2、《元典章?吏部七?公事》:“其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常务纠弹,毋容弛慢。

3、太仓张溥、苏州杨廷权等继承东林的流风余韵,聚集各方名士,组织复社,纠弹时政,主持清议;允彝也和同郡陈子龙、徐孚远、何刚等创立几社,砥砺名节,指摘朝政,和复社桴鼓相应,声息相通,很得海内人望。

4、但仍为窦怀贞阻挠无法纠弹。

5、今以案经奏定,在有司视为当然,在小民视为非旧,两相胁制,互为告讦,既不能指为官吏分外婪索,予以纠弹;又不能因民间不缴陋规,惩以官法:宽严两穷。

6、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是,像岳飞那样兢兢业业献身抗金事业的人,确实并无什么把柄,可资以纠弹。

7、唐末?五代有合门使,掌供奉乘舆,朝会游幸,大宴引赞,引接亲王宰相百僚藩国朝见,纠弹失仪。

8、以纠弹大臣著名,屡上疏言时政得失,劾罢尚书万青藜、董恂、王文韶等。

9、王录虽后出,但亦有不及蒋录之处,御史彭鹏两疏纠弹李光地,出自蒋录,而王录缺载。

10、时御史台言:“监察纠弹之司,天和诸科出身,难居是职。

11、麟居言路,纠弹诸司无虚日。

12、得旨:“纠弹诸事,朕早有闻,特惩一儆百,力挽颓靡

13、’又恭读仁宗睿皇帝圣谕,‘内自王公大臣,外自督抚藩臬,以至百职庶司,如有营私玩法,辜恩溺职者,言官据实纠弹,即严究重惩。

14、唐代的御史不得言事,谏官也不得纠弹。

15、然颇纠弹其疏舛,其中如《曲笔篇》称:“秦人不死,验符生之厚诬;蜀老犹存,知葛亮之多枉。

16、天平中,除御史中尉,正色纠弹,无所回避,远近肃然。

17、上言:“按察转运司拘榷钱谷,纠弹非违,此平时之治法。

18、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兢兢业业。1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是,像岳飞那样兢兢业业献身抗金事业的人,确实并无什么把柄,可资以纠弹。

19、唐末?五代有?门使,掌供奉乘舆,朝会游幸,大宴引赞,引接亲王宰相百僚藩国朝见,纠弹失仪。

20、其在小说,则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

标签: 纠弹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纠弹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35666.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