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泻痢:xiè l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下痢。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槟榔》:“檳榔子……治泻痢后重。”
1、《本草纲目》:“敛肺涩肠,治久痢,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
2、《中药大辞典》记述:罂粟籽可称御米……性甘平无毒,治反胃、腹痛、泻痢、脱肛。特产有“御米”鸭血糯、楂花板栗、虞山绿茶、长江“三鲜”(鲥鱼、刀鱼、凤鲚鱼)。
3、此药治21等证,心腹膨胀,陈皮汤或米汤送下;伤寒,陈皮汤送下;白痢,干姜汤送下;赤痢,甘草汤送下;血痢,当归汤送下;大小便不通,磨刀水送下;心气疼,菖蒲根汤送下;心疼痛,醋汤送下;冷病,艾汤送下;劳气,米汤送下;小肠气,茴香汤送下;肾脏风,木瓜汤送下;肠风,痔漏,泻痢,槐花汤送下;吐血,丁香汤送下;阴毒伤寒,葱白汤送下;疟疾,桃心汤送下;噎食,木香汤送下;小儿瘫痹,皂荚子汤送下;小儿惊风,薄荷汤送下;小儿五疳八痢,米汤送下;五咳,人参、马兜铃汤送下;脐腹疼痛,盐汤送下;腰疼、脚气,牵牛汤送下;水泻,车前子汤送下;妇人月水不调,红花、芍药汤送下。
4、化积气,消宿食,止泻痢。
5、如风疾,左瘫右痪,口眼?斜,不省人事,筋骨疼痛,手足战动,芝麻汁或葱汤送下;头疼暗风,茶清下;肝肾攻冲,脾胃虚弱,温酒下;小儿天吊风,倒地不醒,浓煎姜汤下;冷气攻冲,心腹疼痛,生姜汤下;泻痢,甘草汤下;疟疾,乌梅汤下;风牙,细嚼填牙窍内;妇人血气风,当归汤下;小儿惊风,加轻粉少许,薄荷汤下;冲冒霜露,不伏水土,山岚瘴气,当噙化。
6、如邪热炎上烦躁;冷气攻注疼痛;膈痞寒热不可忍;肾邪攻胁注痛,不可转动;诸霍乱吐泻,水谷汤药不住;大段吐逆,手足逆冷,脚转筋;着热烦躁,昏塞旋倒,不省人事;泻痢不问赤白冷热;非时吐逆气痞,食饮不下;小儿因惊成痫,发渴多日,变成虚风,作慢惊者。
7、藜芦味辛,最能发吐,肠辟泻痢,杀虫消蛊。
8、朋友易得,能肝胆相照的对手却无处可寻——这“肝胆相照”四字,本是用来形容朋友的,他此刻却用来形容仇敌,若是别人听到,非但难以明了,只怕还会发笑。古龙1英雄之间,肝胆相照,何须多言。失落叶1适用人群:痔疾肿痛出血,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泻痢及肝胆积热之目赤肿痛等。
9、敛肺涩肠,治久痢,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
10、其中,有茶叶者4方:“治伤寒头痛壮热葱豉茶方”,配伍荆芥、薄荷、山栀、石膏等;“治伤寒头痛烦热石膏茶方”,配伍石膏;“治伤寒鼻塞头痛烦躁薄荷茶方”,配伍生姜、石膏、麻黄等;“治宿滞冷气及止泻痢硫黄茶方”,配伍硫黄、诃子皮等。
11、有除燥渴、止泻痢、健筋骨和清五脏之功效。
12、能“敛肺涩肠,止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
13、愿解三灾四煞厄愿解五行六害厄愿解七伤八难厄愿解九横三衰厄愿解夫妻刑害厄愿解命穷算尽厄愿解男女关煞厄愿解冤债牵连厄愿解产生血难厄愿解劫掠妒忌厄愿解疾病缠绵厄愿解天时疫疠厄愿解赤眼痨瘵厄愿解泻痢疯痰厄愿解疮毒痘厄愿解鬼魅精邪厄愿解虎狼虫蛇厄愿解天罗地网厄愿解刀兵水火厄愿解家宅虚耗厄愿解官非枷棒厄愿解冤仇咒咀厄愿解冢讼伏连厄愿解劫贼暗损厄愿解动土横化厄愿解故气侵凌厄愿解一切不祥厄。
14、【方剂主治】寒热泻痢,酒食醉饱及虚弱人久积。
15、【主治】疹后热毒积火移于大肠而致泻痢者。
16、适用人群:痔疾肿痛出血,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泻痢及肝胆积热之目赤肿痛等。
17、若治泻痢,可贴脐腹,凡贴症积痞块,先用荞麦面和作一圈,围住患处四边,其块上放皮消60~90克,盖厚纸,以熨斗熨,令热气内达,然后去消,用膏药贴之。
18、治胃痛,寒疝,泻痢。
19、主要是开胃、止泻痢、抗火症、降血压,能治五痔、咽喉痛。
20、治五痔肠风下血,赤白热泻痢疾。
21、卷首自序、总目、卷一调治三焦、胸痹、胸胁及心腹胀满冷痛、下痢、咳嗽上气奔豚、水肿诸方;卷二治头面风、喉痛、暴厥、中风、狂妄噤痉、脚弱诸方,卷三治泻痢、虚劳、遗精、失眠诸方;卷四治霍乱、中恶、食毒、血证、发黄诸方。
22、又治泻痢烦渴,霍乱吐下,下血血崩。
23、升发脾胃清阳空气而止渴,止泻痢。
24、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等。
25、2/风火赤眼、疮痈、泻痢、带下:三钱至一两,煎服。
26、食鱼伤,泄泻不止,气刺奔冲,及妇人产前,产后腹痛,产后败血冲心,孕妇脾泄泻痢。
27、虽然学校领导三令五申不能乱吃校门口小摊上的东西,但终究有人摆摊,所以校内时常都有“泻痢停”高价出售。
28、认为:乌梅能“敛肺涩肠,止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
29、湿滞痞胀,泄泻痢疾,风湿疼痛,痈肿疥疮。
30、老人一切泻痢,经服诸药不效。
31、黑神丸主治五膈,痃癖,七疝,血崩,难产,死胎不下,产后诸血,漏下赤白;历节风,身体疼痛;一切瘫痪风、风湿麻木;风疾,左瘫右痪,口眼?斜,不省人事,筋骨疼痛,手足战动;头疼暗风;肝肾冲攻,脾胃虚弱;小儿天吊风,倒地不醒;冷气冲攻,心腹疼痛;泻痢;疟疾;风牙;妇人血气风;小儿惊风;冲冒霜露,不伏水土,山岚瘴气。
32、大黄黑丑兼香附,热滞泻痢皆相宜。
33、止泻痢,止咳,安蛔,生津,止血,敛肺,涩肠,
34、《幼科推拿秘书》指出揉脐可止泻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