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精详:jīng xiáng 基本解释:[accurate and careful] 精密详实观察精详●详细解释:精细周详。《后汉书·窦融传》:“ 融 小心精详,遂决策东向。”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今世音律谐靡,章句偶对,讳避精详,贤於往昔多矣。” 宋 刘克庄 《鹊桥仙·庚申生日》词:“前回读得未精详,更罚走、一遭重读。” 朱自清 《诗文评的发展》:“《读诗四论》和那些论文都够精详的,创见不少。”★◎ 精详 jīngxiáng[accurate and careful] 精密详实观察精详★精详指考虑事情周到细致。
1、在考证评论前人文史书籍方面,花费了极大精力,其“考订精详,论事平允,非浅学者所能及”。
2、如《留侯论》踔厉风发,堪与苏轼相敌;《伊尹论》赞吊民伐罪而不拘君臣之序,洗发剀切,逻辑严密;《陈胜论》驰骤顿挫,一语破的;《晃错论》千委万曲,辩析精详;皆各得其妙。
3、这兵书篇法,真通天彻地之才,神出鬼没之机,加之注释精详,心无阻滞留难,孙膑得之,如获珍宝,昼夜研诵。
4、该书于1915年春毕功,诚如白水山樵陈琪在序中所云:“洋洋数万言,其体例之精详,议论之警辟,尤为前人所未发,允推古今有一无二之作”。
5、剩下的局部我精详地看一下就可以了。
6、昔日推荐于总宪邹元标,冢卿张问达说“精详缜密,天部之选”也差榷荆州以颤地力辞。
7、协博极群书,于文字及禽兽草木,尤称精详。
8、东京之懿未罄,值余有犬马之疾,不能究其精详。
9、曾将沈□《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增补为《广缉词隐先生增定南九宫十三调词谱》(简称《南词新谱》),较原本更精详。
10、一百四其次是创作了大量规模宏大的组诗,叙事精详而结构严整。
11、《续修四库全书提要》称其“考证精详,征引宏富,而且笔严简,具有良吏之法,洵称杰作。
12、集藏汉魏唐宋碑拓,考订题跋,颇为精详。
13、心安固守,力勤精详。。蒙古语曰昂吉尔图,亦称安固里淖尔。
14、序称:“竹?之学,邃于经,淹于史,贯穿于诸子百家……蕴蓄闳深,搜罗繁富,析理论事,考古证今,元元本本,精详确当,发前人未见之隐,剖千古不决之疑。
15、200卷,参与辑成《黔诗纪略后编》30卷,《略补》3卷,他负责《黔诗纪略后编》各诗家的传证工作,对清代贵州诗人的生平事迹遗闻逸事,考证精详、持论平允。
16、本书共有三十有一章,材料丰富,考证精详,自古代以迄近代,举凡福建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历史人物诸大端,无不罗列具备,作全面的叙述,本书的特色在于能摆脱过去地方志的窠臼,以广大人民的活动为中心,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者并重,别开蹊径,另立体例,自成家言。
17、在旧时衙门的公堂上,常挂有“明镜高悬”的匾额,官员常用其标榜公正无私,断案精详。
18、全书包括传忠录、脉神章、伤寒典、杂证谟、脉神章、杂证谟、妇人规、小儿则、本草正、外科钤和古方八阵、新方八阵等部分,将中医基本理论、诊断辨证、内外妇儿各科临床、治法方剂、本草药性等内容囊括无遗,全面而精详。这倒不是因为这样的一种解释必定会僵化成为一个命题(尽管对这部或任何一部小说的解释中,僵化死板总是一种危险) ,而是因为《呼啸山庄》拥有一些极难驾御的因素,以其无可辩驳的力度,最终拒绝被囿于一个囊括无遗的解释中。
20、居政府十五年,尤留意刑狱,每侍直勾本,上有所问,辄能举其词,同列服其精详。
21、邓小平同志概括的五句话把我们从多年来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误区中引导出来了。今人方国瑜著有《樊绰云南志概说》,对此书名称、资料来源、版本等考校精详。
22、孟浪由于轻浮,精详出于暇豫。
23、恕於魏晋以后事考证差谬,最为精详。
24、仰惟圣鉴精详,无幽不烛。
25、东京之懿未馨,值余有犬马之疾,不能穷其精详,故粗为宾言其梗概如此。
26、在旧时衙门的公堂上,常挂有“明镜高悬”的匾额,官员常用其标榜公正无私,断案精详。
27、其法或先断一语而后序事,或先序事而后断,必须前后照应……大约据招供以序事,依律例以断罪,辩论精详,使无驳窦,能事毕矣。
28、然大致考据精详,非他说部游谈者比。
29、余所见者莫如嘉定瞿木夫集古官印考证,辨别确实考据精详,惜未窥全豹,当今行世印谱不可枚举,未见者不敢臆为之说。
30、时曾说:“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楷法精详,特为真正。
31、此书对《通鉴》记载的有关典章制度、音韵训诂都有详细注释,特别是对音训、地理诸项,考证尤为精详,订谬殊多。
32、时代精神的感召,学术自身的发展,再加上个人的苦心经营, 《伪书通考》应运而生,其初版考辨伪书1059部,修订版增到1104部,以考订精详、气势恢宏,成为目前所见包罗最丰富也是最完备的一部综合性辨伪工具书,张心?也成为辨伪学领域的集大成者。
34、前后《会要》、《礼阁新仪》、《大中统类》、律令格式等,精详纂集,别为一部,商议古今,俾无漏略,目之为《大晋政统》,用作成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