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斩后奏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10
更新于

先斩后奏:xiānzhǎnhòuzòu【解释】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出处】《新五代史·梁臣传·朱珍》:“珍偏将张仁遇珍曰:‘军中有犯令者,请先斩而后白。’”【示例】他们估计领导会批准的,所以他们就~了。【拼音码】xzhz【灯谜面】执上方宝剑的上方宝剑【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办事【英文】executethecriminalfirstan

1、房玄龄取出上方宝剑吓唬闻耀先斩后奏,闻耀认罪。

2、洋洋得意时,就被芦溪将军先斩后奏了。

3、为什么先斩后奏往往有效?

4、有一次他竟先斩后奏一口气枪决了6个人。

5、这么大的事情,你们先斩后奏,还有组织纪律性没有?

6、节操坚刚,谢圣恩可怜,加老夫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之职,随处审囚刷卷,体察滥官污吏容老夫先斩后奏。在内两京刷卷,巡视京营,监临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

7、特殊?先斩后奏:杀人不减善恶值。

8、其言下之意,某些情况下员工完全可以先斩后奏。

9、夏长远和冷松决定来个先斩后奏。

10、而叛逆总是先斩后奏,把人退下窗户然后启动炸弹。

11、民团首领是当时颇有名气的进士,他组织民团等加固圩墙,增岗设哨,并宣布保护外来难民,在难民中如有作乱者,他有先斩后奏之权。

12、权取所佩剑与之曰:“如有不听号令者,先斩后奏。指皇帝的御

13、一百七这么大的事情,你们先斩后奏,还有组织纪律性没有?

14、16日毛泽东说“可以先斩后奏。

15、前往荆门降伏双龙,令其退走洪水返回龙宫,并赐吕洞宾上方宝剑一把,准其先斩后奏,全权处理。

16、发早了,王旅未到河岸,消息传出去,可能节外生枝;发迟了,先斩后奏,又难免阎、邓怪罪。

17、【示例】因为老夫廉能清正,奉公守法,圣人敕赐势剑金牌,着老夫先斩后奏。

18、将士凡有违抗军令者,于谦有先斩后奏之权。

19、两人先斩后奏,瞒着母亲偷偷办了结婚登记。

20、京里张爱卿就不要待了,等到天色转暖张爱卿便该四处巡查的便出外走走吧,但凡有类似于顺元梁有才的贪官污吏,三品以下张爱卿尽可先斩后奏。

21、先斩后奏,一切责任由我承担。

22、一百四特区人办事讲究高效率,有些工作没有红头文件就先斩后奏,有些则边斩边奏。

23、家”,横批是“先斩后奏”的春联。

24、它究竟有没有“先斩后奏”之权呢?

25、节操坚刚,谢圣恩可怜,加老夫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之职,随处审囚刷卷,体察滥官污吏,容老夫先斩后奏。

26、老三是卖烧鸡的不是先斩后奏吗?

27、先斩后奏,法律是不允许的。

28、特区人办事讲究高效率,有些工作没有红头文件就先斩后奏,有些则边斩边奏。

29、如修路有违抗者可先斩后奏。

30、遂先斩后奏,开仓放粮。

31、回顾中日甲午战争以来的历次战事,皇姑屯事件是几个关东军参谋自作主张弄出来的;九一八事变是几个关东军参谋“先斩后奏”挑起来的,因为事变的异常顺利和成功,肇事者成了“民族英雄”,成为全军学习的榜样,从此参谋们更加比拼着到处搞事;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张鼓峰事件、诺门罕事件……一直到太平洋战争中诸战役,处处都是参谋们忙碌的身影:不是无端生事,就是假传军令、扣压情报。

32、皇后先斩后奏,张皇榜诏告天下。

33、杀,先斩后奏,杀了。

34、南直隶巡按御史刘天鸣“代天巡方”,所到之处,青天之声不绝于耳;惟皇帝御赐的先斩后奏“尚方宝剑”居然被人偷走。

35、只能先斩后奏,加固了再说!

36、这件事,他没有请示上级就自作主张处理了,来了个先斩后奏。

37、李世民遂决定先斩后奏,先一步在玄武门设下埋伏。

38、而接下来的一系列“单边行动”则属于纯粹的“先斩后奏”。

39、金兰不满敬强先斩后奏,坚拒到简家。

40、一位热情急躁的非正式领袖,拥有先斩后奏的性格。

41、有些建设单位目无法纪,先斩后奏。

42、政府应该杜绝不请示而先斩后奏的不良现象。

43、《铁嘴钢牙纪晓岚》中,一把乾隆御扇就宛如可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

44、它不啻向大臣们说明了吕后是有先斩后奏的权力的。

45、这么大的事情,你们先斩后奏,还有组织纪律性没有?

46、大臣执此“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

47、像这样重大问题怎么可以不请示而先斩后奏呢?

48、这样的行为是属于:先斩后奏吗?

49、玉皇准奏,并赐“先斩后奏”的令牌。

50、大家统一思想,来个先斩后奏!

51、仪式简单而肃穆,秦王政双手捧过一把质朴无华的长剑,交到王翦手中,说道:“此乃穆公镇秦剑,见此剑如见秦王,可行先斩后奏之权。

52、所以还是先斩后奏,

53、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老夫今日非是私来,奉圣人的命,与我势剑金牌为廉访使,审囚刷卷,先斩后奏,除奸去暴。

54、先斩后奏,有生杀之权。一枚凡事可以全权甚至可以先斩后奏。

55、你想瞒天过海,先斩后奏?

56、一百这件事,他没有请示上级就自作主张处理了,来了个先斩后奏。

57、新任府尹是个清官,皇帝赐有势剑金牌,先斩后奏,便宜行事(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置),“削除滥官污吏,禁治顽鲁愚民”,刷卷(查卷)时“观察人情,看了王小二不是个杀人的,就中必有暧昧”;但王小二被赵令史威慑强逼,没有诉冤,被判一“斩”字推出处死。

标签: 先斩后奏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常用造句

本文标题: 先斩后奏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36203.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