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郡侯:jùnhóu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爵名。晋武帝封羊祜为南城侯,置相,与郡公同,为郡侯之始。历代因之。金之郡侯位在郡王、国公、郡公之下。元与金同,明以后废。参阅《通典·职官十三》。2.一郡之长,知府。闽徐夤《寄僧寓题》诗:“安眠静笑思何报,日夜焚修祝郡侯。”★晋朝时始置的爵位,下置相,至明朝时始废。知府的别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爹爹身为郡侯,饮此一杯淡水。」
1、莆田地属晋安郡侯官县。
2、追封南阳郡侯,塑像耿再成祠,后祀功臣庙。
3、郡侯领着文武官员天天焚香礼佛,祭拜天地。
4、数日,诏降为东海郡侯。
5、累勋至上护军、陇西郡侯,赐紫金鱼袋,食邑1100户,实封300户。
6、明洪武元年(1368),追封南阳郡侯。
7、制赠翰林直学士,封京兆郡侯,谥文贞。
8、《金史?百官志一》:“正从一品曰郡王,曰国公;正从二品曰郡公;正从三品曰郡侯;正从四品曰郡伯。
9、知官下与郡侯情意相通,此固可乐。
10、昂霄赠推诚孝节功臣、嘉议大夫、礼部尚书、上轻车都尉,追封陇西郡侯,谥忠毅。
11、郡侯见后,召集郡中百姓一起点香叩拜神仙。
12、友谅平,上念成忠,赐封高阳郡侯。
13、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封信安郡侯。
14、【示例】清?黄宗羲《辞张郡侯请修郡志书》:“当世之词人才子,孰不欲附名简末,分荣后祀。
15、死后追封弘农郡侯。
16、郡侯、邦伯,知府名尊;郡丞、贰侯,同知誉美。
17、郡侯县公也如小国制度。
18、郡侯设斋饭招待他们。
19、追封闻喜郡侯,谥敬懿。
20、卒赠翰林直学士,封京兆郡侯,谥文贞。
21、悟空回到下界,郡侯和大小官员都来迎接。
22、壬辰,郡侯张公禀请道宪,捐资重修。
23、金朝封爵分九等:王、郡王、国公、郡公、郡侯、郡伯、县伯、县子、县男。
24、八年,改封巴东郡侯。
25、子思恭,追封天水郡侯。
26、官品为:正从一品为郡王、国公,正从二品为郡公,正从三品为郡侯,正从四品为郡伯、县伯,承安二年更。
27、赠嘉议大夫、礼部尚书、天水郡侯,谥文清。
28、赠广平路总管,封渔阳郡侯。
29、淳熙三年,爵为安康郡侯,食邑五百户。
30、官至秘书少监,封吴兴郡侯。
31、雍熙元年(984),为左武卫大将军,封安定郡侯。
32、金之郡侯位在郡王?国公?郡公之下。
33、(郡侯有?德者,封为加爵元侯。
34、金赠中奉大夫、武威郡侯巨生钧,君之高祖也。
35、郡侯六十六,别处不经过。
36、皆赐爵开国郡侯。赠嘉议大夫、礼部尚书、天水郡侯,谥文清。
37、唐僧答应了,便一同去了郡侯府中。
38、元爵分为:王正一品,郡王从一品,国公正二品,郡公从二品,郡侯正三品,郡侯从三品,郡伯正四品,郡伯从四品,县子正五品,县男从五品。
39、追封谯郡侯,谥文穆。
40、洪武元年(1368),追封南阳郡侯,入祀于功臣庙。
41、赠开府仪同三司盱江郡侯,谥“文定”。
42、元黄?《福州路总管追封天水郡侯谥景惠赵公墓志铭》:“尚其嗣人,克图不朽,驰书谒辞,式告永久。
43、官员们听悟空这么说,连忙去报告郡侯。
44、封京兆郡侯。
45、郡侯逐出浑闲事,正是銮舆幸蜀年。
46、太室阙铭(汉)、少室阙铭(汉)、启母阙铭(汉)、堂溪典请雨嵩高庙铭(汉)、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汉)、新密汉画像石题记(汉)、巩义摩崖诗刻(汉)、中岳嵩高灵庙碑(北魏)、郑道忠墓志(北魏)、大海寺弥勒造像碑(北魏)、中岳嵩阳寺碑记(东魏)、回郭镇造像碑(东魏)、三堂寺造像碑(东魏)、洪宝造像记(东魏)、张琛墓志铭(东魏)、惠庆造像记(东魏)、大代华岳庙碑(北齐)、刘碑寺造像碑(北齐)、天保三年造像碑(北齐)、道邕造像记(北齐)、天保十年造像碑(北齐)、超化寺唐塔造像碑(北齐)、观音寺造像碑(北齐)、董洪达造像记(北齐)、都邑主丁思善造像碑(北朝)、唐太宗龙潜教书碑(唐)、观音寺碣(唐)、等慈寺碑(唐)、大唐纪功颂碑(唐)、少林寺金刚经刻石(唐)、天后御制诗书碑(唐)、法如禅师碑(唐)、王征君临终口授铭(唐)、封祀坛碑(唐)、潘师正碑碣(唐)、夏日游石淙诗交序(唐)、秋日宴石淙序(唐)、汉忠烈纪公碑(唐)、赐卢正道敕碑(唐)、少林寺戒坛铭(唐)、孟兰盆经摩崖(唐)、居正觉浮图铭(唐)、道安禅师碑(唐)、少林寺碑(唐)、景贤大师身塔记(唐)、郑曾碑(唐)、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碑(唐)、净藏禅师塔铭(唐)、灵运禅师碑(唐)、赵冬曦墓志(唐)、永泰寺碑(唐)、寿春郡霍山县丞崔瀚墓志铭(唐)、敕戒坛碑(唐)、同光禅师塔铭(唐)、法玩禅师塔铭(唐)、会善寺戒坛记(唐)、大德大证禅师碑(唐)、大德演公塔铭(唐)、薛巽、崔蹈规夫妇墓志铭(唐)、状嵩高灵胜诗刻石(唐)、吴府君墓志铭(唐)、?宁等州节度使裴适墓志铭(唐)、老君造像碑(唐)、龙泉寺碑(后梁)、新修嵩岳中天王庙碑(宋)、御制中岳醮告文幢(宋)、冯京墓志(宋)、屯田员外郎辛惟庆墓志(宋)、冯京妻富氏墓志(宋)、太子宾客林潍墓志(宋)、王田墓志(宋)、王咸融夫人石氏墓志(宋)、冯京妻富氏之妹墓志(宋)、欧阳修夫人薛氏墓志(宋)、赵?墓志(宋)、会食宁神院题名碑(宋)、深公碑(宋)、黄庭坚诗书碑(宋)、三十六峰赋石刻(宋)、辛友直夫妇墓志(宋)、晋王庙宋真宗书碑(宋)、西上阁门使高州刺史王温墓志铭(宋)、欧阳?墓志铭(宋)、面壁之塔题字(宋)、达摩颂碑(宋)、欧阳辩墓志铭(宋)、欧阳墓志(宋)、欧阳?墓志铭(宋)、大定重修中岳庙碑(金)、重修唐忠臣李卫公庙记(金)、承安重修中岳庙图碑(金)、贞?重修清凉寺禅院记(金)、重修面壁庵记(金)、新修雪庭西舍记(金)、清河郡侯张思忠神道碑(元)、复庵和尚碑(元)、中岳投龙简诗碑(元)、少林寺裕公道行碑(元)、清河郡侯张思忠神道碑(元)、大藏经碑(元)、照公和尚塔铭(元)、息庵禅师道行碑(元)、达摩大师碑(元)、圣旨碑(元)、松庭和尚塔铭(明)、淳拙禅师塔铭(明)、重修慈云寺碑(明)、青龙山重修慈云禅寺碑(明)、南宗顺禅师行状碑(明)、徒公无方碑(明)、周王旨谕碑(明)、嘉靖重修卢医庙碑(明)、敕赐洞林大觉禅寺历代序碑(明)、嘉靖重修少林寺记(明)、鄢陵端僖王妃李氏合葬圹志(明)、嘉靖重修慈云寺碑记(明)、小山禅师行实碑(明)、解五岳图赠少林僧洪川广令歌碑(明)、游卢岩瀑布诗碑(明)、题达摩面壁诗碑(明)、道公禅师碑(明)、甘露台诗碑(明)、汉寿亭侯画像碑(明)、万历重修慈云寺千佛殿碑记(明)、登泰室诗碑(明)、谒中岳诗碑(明)、少林观武诗碑(明)、天仙白松图碑(明)、一峰园石刻(清)、醉翁亭记刻石(清)、虎牢关碑(清)、乾隆御制诗书碑(清)、乾隆题少林寺诗碑(清)、乾隆重修欧阳寺碑记(清)、建杨桥河神祠碑记(清)、司鼐墓碑(清)、贾峪地震碑(清)、重修嵩山少林寺碑(清)、公议断坡碑(清)、白氏世谱石碣(清)、荥泽大工纪功碑(清)、海上桥大劫文石碑(清)、堤东正俗碑(清)、《瘗鹤铭并序》碑(清)、后周皇陵御制祭文碑(明、清)。
47、进封汉东郡侯兼京湖安抚制置使。
48、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
49、《再辞张郡侯修志书》:“不然,则见闻固陋。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