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积逋:jīb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指累欠的赋税。亦谓积欠赋税。《宋史·儒林传七·魏了翁》:“差知汉州,汉号为繁剧,了翁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餘万,除科抑卖酒之弊。”明归有光《马政蠲贷》:“先皇帝在位十年,间时有赦,百姓安生乐业,而积逋亦少。”《明史·吕维祺传》:“擢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储,设会计簿,钩考隐没侵欺,及积逋不输,各数十百万,大者弹奏,小者捕治。”清龚自珍《明良论一》:“今若此,殆非所以饰四方之观听也!谓外吏富乎?积逋者又十且八九也。”黄远庸《借款内脉之解剖》:“即不借款,以今日积逋之重、国步之危,何尝不可致监督财政之厄!”
1、清魏源《太子太保两江总督陶文毅公神道碑》:“尽偿淮北之积逋,且剂淮南之悬引。
2、奏免民间积逋,以郡余财代输之,然以累欠内帑坊场钱不发,镌一官。
3、十年,疏言:“苏、松二府额赋最重,由明洪武初以张士诚窃据其地,迁怒於民,取豪户收租籍,付有司定赋额,较宋多七倍、元多三倍,是以民力困竭,积逋遂多。
4、明归有光《马政蠲贷》:“先皇帝在位十年,间时有赦,百姓安生乐业,而积逋亦少。
5、后迁任湖广参政,分守荆、岳,致力于清积逋、核虚冒、革加派、足军粮、严保甲、禁驿骚、杜参谒、赈洪害、弥兵哗。
6、《宋史?儒林传七?魏了翁》:“差知汉州,汉号为繁剧,了翁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馀万,除科抑卖酒之弊。
7、就叫他大整旗枪,重新对垒,要严追已往的积逋。
8、国初吴三桂留镇,以租额为赋额,相沿至今,积逋愈多,官民交困。
9、有旨以解州盐赋给王府经费,岁久,积逋二十余万缗,有司追理,仅获三之一,民已不堪。
10、修城郭以备非常;严责罚以禁攘夺;锄豪猾以清积逋;立正籍别邻封。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