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鬼疰:guǐzhù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迷信者称流注,即流窜无定随处可生的多发性深部脓疡。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榧实》:“﹝主治﹞常食,治五痔,去三虫蛊毒,鬼疰恶毒。”
1、果三?榧实》:“?主治?常食,治五痔,去三虫蛊毒,鬼疰恶毒。
2、本科桃儿七在《神农本草经》中已列为有毒植物,“主杀虫蛊毒鬼疰精物。①指气疰、劳疰、鬼疰、冷疰、生人疰、死人疰、尸疰、食疰、水疰、土疰。
3、治一百六十种恶风鬼疰,流入腰痛冷,能化小便,通血。
4、方中丹砂,统治身中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久服通神明;曾青主风痹,利关节,通九窍,破症瘕积聚;雄黄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蛊毒;雌黄治恶疮毒虫,身痒邪气;磁石疗周痹,风湿关节中痛,不可持物;金牙辟鬼疰蛊毒,筋骨挛急腰脚不遂。
5、①指气疰、劳疰、鬼疰、冷疰、生人疰、死人疰、尸疰、食疰、水疰、土疰。
6、【方剂主治】风尸,及飞尸,鬼疰,风痹,身上痛如针所刺,呕逆痰癖。
7、无疾苦,忽如死人,身不动摇,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言,或微知人,恶闻人声,但如眩晕,移时方醒的郁冒病证(见《普济本事方?诸虫飞尸鬼疰》)。
8、卷柏味苦,症瘕血闭,风眩痿辟,更驱鬼疰。
9、见《普济本事方?诸虫飞尸鬼疰》:“心虫曰蛔。
10、鬼臼有毒,辟瘟除恶,虫毒鬼疰,风邪可却。
11、主治:心腹痛,疰忤(即鬼疰)消渴,反胃,霍乱等。
12、黑铅味甘,止呕反胃,鬼疰瘿瘤,安神定志。
13、主治鬼疰(疰,音住,意亦同住。
14、气疰、劳疰、鬼疰、冷疰、生人疰、死人疰、尸疰、食疰、水疰、土疰等。
15、鬼疰,是病人感到自己体内有“鬼”居住。
16、【方剂主治】忧愁思虑过伤,心气不足,恍惚惊悸,骨热诸劳,失精乱梦,飞尸鬼疰,肌瘦色黄,食衰倦怠,心腑不利,以致大恐所伤,及吐血便血,种种心疾。
17、《本经》:“主寒热,鬼疰蛊毒、鼠瘘、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
18、【主治】鬼疰卒忤中恶,心腹邪气,百精毒,温疟疫疾,强腰脚,益膂力(《唐本》)。
19、鬼疰(疰,音住,意亦同住。
20、脚膝筋脉不利,挛痛抽掣,鬼疰贼风,并骨髓疼痛。
21、观此,则青蒿之治鬼疰伏尸,盖亦有所伏也。
22、与鬼神狐狸精魅鬼疰交通。
23、在《本草纲目》巨著中称斑蝥性味辛、寒有大毒,有主治寒热、鬼疰盅毒、鼠瘘、疮疽、蚀死肌、破石癃、血积、伤人肌、治疥癣、堕胎、治瘰疬、通利水道、疗淋疾、傅恶疮瘘烂、治疝、解疖毒,治狂犬病等功效。
24、【方剂主治】一切药毒,鬼毒,金石毒,瘟疫,麻痘疮,阴阳二毒,五般蛊毒,飞尸遁尸,尸疰鬼疰,鬼疟,鬼孕及中壁虎毒、沙虱毒等。
25、非毒药不能治鬼疰邪恶之病,《唐本》云无毒,盖不然。
26、脾虫病,病名,即寸白虫病,见《本事方释义?诸虫飞尸鬼疰》。
27、丈夫妇人虚损,五劳七伤,腹内一切痛,大便滑,小便数,或小便不通;男子小肠膀胱气病;妇人经脉闭,赤白带下,酒食多伤,大人小儿吐逆不定,诸块积聚,寒疝气疰,中恶鬼疰,传尸劳疾,久嗽水肿,疟痢,脚气病。
28、【主治】寒热鬼疰,中风湿痹,女子带下病,无子(《本经》)。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