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雨凇:yǔ sōng 基本解释:[silver thaw] 常称作“冰挂”。极冷的水滴同物体接触形成的冰层,或在低于冰点的情况下雨落在地表,物体上形成的冰层●详细解释:◎ 雨凇 yǔsōng[silver thaw] 常称作“冰挂”。极冷的水滴同物体接触形成的冰层,或在低于冰点的情况下雨落在地表,物体上形成的冰层
1、黄山年平均有雾淞62天,雨凇35.9天。
2、遇雨凇、雾凇则冰凌洒洒,呈现千岩琉璃,万树晶莹的奇妙景色。雪景庐山的雪景,又雪、雨凇、雾凇,或混合冻结形成的各式景色。
3、在高山上,也许要连续清除几次以至十几次,雨凇过程才告停止。
4、冻雨是一种天气现象,而雨凇是冻雨的结果,是一种灾害或景观。
5、泰山冬季较长,结冰期达150天,形成雾凇雨凇奇观。
6、在多数情况下,雨凇是一种灾害性的天气现象。
7、一次雨凇持续60小时,最大直径7厘米,都压断了电线,造成通讯中断。
8、根据它们的形态分为梳状雨凇、椭圆状雨凇、匣状雨凇和波状雨凇等。
9、地势较高的山区,雨凇开始早,结束晚,雨凇期略长。
10、地区雨凇日数最多)。
11、雨凇达20~70毫米,损失达200余万元。
12、地区绝大多数台站的年平均雨凇日数都在5天以下。
14、(关于雨凇的说明请看对应说明)。
15、一次雨凇曾使一根lm长的电话线上冻结重达3.5kg的冰层,造成巨大损失。
16、鄂东北地区共有18个县市出现雨凇,6小时积冰直径在2~8mm间。
17、中国年平均雨凇日数在20~30天以上的台站,差不多都是高山站。
19、天象景观有:观日出、日落、雨景、雾景和雨凇。
21、或雾滴碰到剧烈冷却的物体表面时,便在上面形成雨凇和雾凇。
23、大部分地区雨凇都在12月至次年3月出现。
24、雨凇和雾凇对人类也并不是很友好的,它们一般在高山地带出现。
25、牛皮凌”是“雨凇”的一种形态。
26、雾凇的密度小,重量轻,对于电线、树木的破坏性要比雨凇小得多。
27、雨凇是在特定的天气背景下产生的降水现象。出现过高压线路因为雨凇而成排倒塌的情况。
28、北方的雨凇既不多也不严重,干旱地区尤少。
29、附着在树枝上的雨凇俗称“树挂”,也叫冰凌、树凝。
30、雨凇消失于贵州的站94%左右,消失在湖南的占6%左右。
31、上又称为“雨凇”或冰凌。
32、洞庭湖区平原出现雨凇,积冰厚达70~80mm。
33、当雾滴扩大到毛毛细雨时,就能形成雨凇。
34、地区,雨凇是常出现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