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根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73
更新于

本根:běn gē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草木的根干。《左传·隐公六年》:“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藴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 宋 李纲 《论用兵》:“以多胜敌者,必将以殄灭为期,而不再举,其机在多。譬犹拔大木之本根,非众其力则不可。” 清 邵曾训 《蚕妇吟》:“种桑亦爱枝叶多,空抱本根奈尔何。”2. 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部分。《庄子·知北游》:“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 成玄英 疏:“亭毒羣生,畜养万物,而玄功潜被,日用不知,此之真力,是至道一根本也。” 宋 司马光 《赠邵兴宗》诗:“君子固无愧,立身明本根。” 明 李东阳 《祁阳县学重修记》:“其弊也,则修节目而弃本根。”3. 根基,基础。《晋书·刘颂传》:“借令愚劣之嗣,蒙先哲之遗绪,得中贤之佐,而树国本根不深,无干辅之固,则所谓任臣者化而为重臣矣。”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久食其赐,信乃弥坚,渐而奉为圭臬,视若一切存在之本根。”4. 指基地。 宋 陆游 《山南行》:“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 关中 作本根。”《宣和遗事》后集:“神京者, 太祖 、 太宗 一统之本根。”5. 本原,初始。《北齐书·杜弼传》:“窃惟《道》《德》二经,阐明幽极,旨冥动寂……实众流之江海,乃羣艺之本根。”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原其本根,皆是国家百姓,进退皆死,诚可閔伤。” 宋 陈亮 《普明寺长生谷记》:“及至后世,於民之中又有为释老之徒者,坏形恶服,不耕不蚕,以自枯槁于山林,而求识其所谓心性之本根者。”6. 指最初的。 汉 王充 《论衡·正说》:“説《论语》者,但知以剥解之问,以纤维之难,不知存问本根篇数章目。”7. 根由,根源。《汉书·张耳陈馀传》:“具道本根所以,王不知状。” 宋 范仲淹 《润州谢上表》:“议治乱之本根,求治乱之故事。” 章炳麟 《四惑论》:“法律本浮栖之物,无可索其本根,类如是矣。”8. 喻指帝室。《汉书·诸侯王表序》:“内亡骨肉本根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宗藩·二邵王建白》:“天下将谓主上薄于本根,非亲亲盛节。”9. 喻指家乡,故土。 明 刘基 《题解于伯机杜工部诗后》诗:“我今亦飘泊,不得归本根。”

1、教育的本根究竟在哪里?

2、示例清?梁启超《论进步》:“取此种子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而勿使能殖也。

3、证明了当时日本根本不是中国的对手。

4、《送郑彦可南为莆田寄周公甫》诗:“发挥圣贤本根殖,评驳迁固枝叶繁。

5、太平天?洪秀全《原道救世歌》:“逆亲即是逆天帝,戕伐本根适自倾。

6、幼学因请“固本根以弭外虞,示意向以定众志,公汲引以合材谋,审怀附以一南北。

7、’周任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8、蒲牢专用里禅心定,好向螺峰问本根。

9、不过神武时代,日本根本尚未纪年。

10、言草木本根气强,则枝叶盛而善美。

11、这天晚上,艾斯本根本就没有睡觉。

12、和风讳号是日本根子高瑞净足姬天皇。

13、《<八代文粹>序》:“要以截断众流,归之?雅,使词无鄙倍,学有本根。

14、千葩惭一实,本根耐岁寒。

15、抄袭小日本根本不算什么!

16、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

17、5年前,日本根据大战迎接着危机。

image.png

18、他们对自由的渴望,原本根深蒂固,却在年深日久的妥协中,被晾在一旁。

19、剧本说明《牡丹情》剧本根据作者梦姜的著作《牡丹情》小说改编,本剧以“情”为重,以武打为辅。

20、我们把这个剧本根据我们的需要改编一下吧

image.png

21、今若大其柯,去其枝叶,绝其本根,可以少间。

22、而原本根深蒂固的父权观念,也使许多家庭中的男子将男尊女卑视为天经地义,认为辱骂、殴打妻子是正常的,别人管不了。121,成都女司机变道遭男子暴打的事件余波未平,昨天,徐州又发生一起类似事件,一名女司机因变道撞上公交车,还喊人殴打公交车司机。

23、既而本根无庇,幼主孤立,神器以势弱倾移,灵命随乐推回改。

24、和风谥号是日本根子天推国高彦尊。

25、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美学的本根

26、这种剧本根据已有的故事改编,包括小说、舞台剧、回忆录、自传、电视剧和已有电影。

27、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枝叶益长,本根益茂,是以难已也。

28、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

29、既而自树本根,枝胤孤弱,贻厥不昌,终覆宗社。

30、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

31、【出自】:《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32、除恶务本根,况敢遗萌芽。

33、如果剧本根本不好,你就是哗众取宠,也不能把它变成一出成功的好戏。

34、剧本根据电影《天山上的红花》改编。

35、为此,必须去追问教育的本根。

36、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37、〖出处〗语出《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38、为问无心草,如何庇本根。

39、比喻事物的根本根源。

标签: 本根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常用造句

本文标题: 本根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37366.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