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改官:gǎi guā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旧时官员晋升调任的一种制度。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三》:“今朝廷之法度,其经久常行不可变改者,十数条而已,而皆为法度之害……荐举以关陞、改官为利,而关陞、改官为荐举之害。” 宋 赵昇 《朝野类要·改官》:“承直郎以下,选人在任,须俟得本路帅抚监司、郡守、举主保奏,堪与改官状五纸,即趋赴春班。”
1、代宗宝应年间(762~763),刘晏创立就场征税制,改官运官销为商运商销,实际仍为专卖制;同时置常平盐仓,以调节食盐供应,平抑盐价,国家因此获厚利。
2、宋陈亮《与王季海丞相书》:“今一任回改官,於格例极易拈掇。
3、大考改官主事,补刑部河南司主事。
4、1891年,沈瑜庆改官道员,总办江南水师学堂,同年返乡省墓。
5、不久改官,诰受宣义郎佥书镇南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替王孝恭到任成资阙。
6、宋代的荐举制度在铨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选人能否改官,全凭荐举一途。
7、入幕虽无多日在,改官已是十年迟。
8、宋朝因荐举而改官者对举主自称“门生”。
9、故事(10),部郎充军机章京者,改官御史,即罢直(11);或经军机大臣奏留,其仪注仍如司官(12),不得专达封事(13)。
10、《请改官制前预选官习行逐司事务》:“自一事已上,本末次第,使更制之前,习勒已定,则命出之日,但在奉行而已。
11、改官制,尚左,以为左相国。
12、韩国公富弼上书请录庆历诸旧臣子,查越为石介次子,越乃请丁忧,不许,除翰林学士,力主兴学校、改官制。
13、启民上表谢恩曰:「臣既蒙竖立,复改官名,昔日奸心,今悉除去,奉事至尊,不敢违法。
14、清蒋士铨《四弦秋?改官》:“却有左赞善白居易老爷飞忙上本,请急急捕贼,以雪国耻。
15、《芷塘南回谒我于扬州喜赠》诗:“改官柏台笔如帚,白简威声震朝右。
16、《与张元明书》之四:“远辱专人惠书,辅以药物,极济所乏,衰疾有赖矣。春间奉到往岁除夕惠书,承示已改官畿甸(2),将以儒者之学泽我民萌(3)。
17、郑性之懦而多私,党庇奸庸,臣受其改官举状,尝蒙荐之陛下,国事至此,不敢顾私。
18、光绪二十九年改官立高等小学。
19、《后汉书?应奉传》:“於是兴学校,举仄陋,政称变俗。,他们对于迁都变俗、改官制服、禁绝旧语都抱着反对的态度。
20、由庶常改官户曹,充军机章京。
21、张舜民《画墁录》载:宋仁宗病,药未验,召草泽医,始用针自脑后刺入,针方出,开眼曰:“好惺惺!张舜民在《画墁录》中载,柳永登第后,成了选人,经过三任六考,磨勘期满,却在晋升京官时被吏部卡住了,不放改官。
22、癸未,始诏神策将吏改官皆先奏闻,状至中书,然后检勘施行。
23、《请改官制前预选官习行逐司事务札子》:“自一事已上,本末次第,使更制之前,习勒已定,则命出之日,但在奉行而已。
24、吴改官制,尚左,故李善长由右相国改称左相国,居百官之首。
25、他依《周官》、《王制》之文更改官制,废除汉爵制,制定五等爵制与四等封地制,为其政权之合理性找寻历史依据。
26、有旨改官班,特免引见。1946年在陆军大学乙级将官班第二期毕业。
27、八年坐子敏杀人及其它不法事,贬恩王傅。天宝初改官名,为邺郡太守,入为恒王傅。
28、寻改官福建,乞终制去。
29、为县尉坐废时,张商英为御史,言其材可用,得改官。
30、肆任拾考,有改官举主柒员,与磨勘”。
31、其类别大致有:改姓氏、改名字、改地名、改官名、改物名、改书名、改干支名、改方药名、改常语。
32、清陆以?《冷庐杂识?改官诗》:“既改官,作《归兴》诗云:‘此去真为泛宅行,扁舟江上订鸥盟。
33、又请革佥点粮长之例,改官收官兑。
34、苏峻兵入建康台城(皇宫所在地),纵兵烧杀抢掠,驱役百官,改官树党,自称骠骑将军、录尚书事,控制朝政。
35、宋?曾巩《请改官制前预令诸司次比整齐架阁版籍等事札子》:“凡宪令图牒、簿书案牍,皆当次比整齐,敛藏识别。
36、契勘自来进纳文臣,止于判、司、薄、尉,遇有功改官,即转入右列。
37、幕僚,由内阁中书改官同知。
38、《隋书?北狄传?突厥》:“臣既蒙竖立,复改官名,昔日奸心,今悉除去,奉事至尊,不敢违法。
39、清?刘大?《送孙黟县改官凤阳序》:“?孙侯?为巡缉,往往发其筐箧,出其赃私,故?鼓不鸣,而?奸敛息。
40、百余日中三度改官,特承眷遇。
41、又如:苟全性命(暂时保全性命);苟简(苟且简略);苟止(苟且行事;勉强停止);苟且行止(不正当的行为);苟容(苟且依附。徒以民习其常,毋能大起,虏遂起持其间,因以苟容,迁延至今,乃以立宪改官,诈为无信,借款收路,重陷吾民,星星之火,乘风燎原。
42、后为兵部主事,继改官礼部。
43、清刘大?《送孙黟县改官凤阳序》:“每岁终而税粮埽籍无纤留,承积玩之?,而?正有条,靡不尽善。
44、宋胡宿《乞杨安国改官奏》:“安国授经老臣,年近八十,桑榆暮景,光阴几何?
45、则鼎祚之优于经济而好进谟猷,即此可以概见其改官御史建白必大有可观。
46、后生登秋闱,捷南宫,旋由翰林改官为邑宰,筮仕江南,应官听鼓,未一年,补授上元令。
47、既而徙屯石州,数改官。
48、他日与同官见,适八十一人,命改官为“元士”。
49、后因功保知州,改官两淮盐大使。
50、历任十考,有改官举主七员,与磨勘。
51、由部曹改官翰林,事不多见,足见程晋芳才识渊博。
52、法律适应化修改官地条例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