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振恤:zhènxù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见“振恤”。亦作“振卹”。赈济。《吕氏春秋·怀宠》:“选其贤良而尊显之,求其孤寡而振恤之。”高诱注:“振赡矜恤。”《晋书·武帝纪》:“青、徐、兗三州水,遣使振恤之。”南朝宋颜延之《阳给事诔》序:“可赠给事中,振卹遗孤,以慰存亡。”明唐顺之《谢欧阳石江巡抚书》:“振恤疮痍,如春风所扇,不间於阴谷寒门。”清冯桂芬《江阴捐赈录序》:“会学使司空廖公案部还。余迎謁,首询被水状,且曰:‘展缓既行,振卹尤亟。’首捐廉倡焉。”
1、秋七月丁丑,滁州大水,诏振恤之。
2、申请振恤,闾阎有再生之庆。
3、穷窘之徒,特能振恤。
5、辛卯,自五月雨至是月,淮水决,没军民田庐,遣使振恤。
6、岁旱,常平使分择官属振恤,得上虞、余姚二县,无复流殍。
7、八月,徐、兖、青、冀四州大水,遣使振恤。命临安府振恤之。
8、时大乘寇乱之后,加以水潦,表求振恤,免其兵调,州内赖之。
9、后荆州大水,仲堪振恤饥者,仓廪空竭。
10、两畿及山东、河南、浙江民饥,有诏振恤,所司俟勘覆。
11、及淮、徐岁侵,又请振恤,蠲马价。
12、建元元年春正月,改元,振恤鳏寡孤独。
13、癸丑,诏三省议振恤郡县水旱。
14、愿祗畏天威,思以实德及民,始自上躬,痛加节约,广推振恤。”《汉书?匡衡传》:“陛下祗畏天戒,哀闵元元,大自减损。
15、甲辰,命有司振恤。
16、《吕氏春秋?怀宠》:“选其贤良而尊显之,求其孤寡而振恤之。
17、乙酉,江西贼炽,右都御史王哲巡视南、赣,刑部尚书洪钟总制川、陕、河南、郧阳军务兼振恤湖广。
18、国家常务安静振恤之,犹恐民起为盗,况于两路聚大众、兴大役乎?此其必不可者一也。
19、景泰五年,山东饥,奉诏振恤。
20、是岁饥疫,关中为甚,雍为振恤。
21、是岁,岐、宁二州人饥,开仓振恤。
22、加春夏以来,水旱为害,远近之收普减常年,财伤人困,大役未已,军国之用无所取给。国家常务安静振恤之,犹恐民起为盗,况于两路聚大众、兴大役乎?此其必不可者一也。
23、浙西大饥,常平使罗点属任振恤。
24、五月,诏成都、潼川路岁旱民歉,制司、监司其亟振恤,仍察郡县奉令勤惰以闻。
25、未,复罢经筵坐讲,命三省议振恤诸路郡县水旱。
26、冬十一月癸巳,分遣侍郎何鉴、大理寺丞吴一贯振恤两畿、山东、河南饥民。
27、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
28、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南朝宋颜延之《阳给事诔》序:“可赠给事中,振恤遗孤,以慰存亡。
29、是春,以两京、河南、山东、山西久旱,遣使振恤。
31、仁宗即位,河溢开封,命彰与都指挥李信往振恤。
32、秋七月,荆、徐二州大水,伤秋稼,遣使振恤之。
33、九月丙申,皇太后诏曰:「今百姓劳弊,其共思详所以振恤之宜。
34、戏经纪振恤,恩好如初。
35、相公必欲振恤孤生,俟仆禀兄旨命可也。
36、明唐顺之《谢欧阳石江巡抚书》:“振恤疮痍,如春风所扇,不间於阴谷寒门。
37、诏以州镇十一水旱,丐其田租,开仓振恤。
39、疏奏:“愿上厉精寡欲,规当国者收人心,固邦本,励将帅,饬州县,重振恤。
40、另,《宋史、食货志上、振恤》记载,崇宁初年,蔡京当国,置居养院、安济坊。
41、怀宠》:“求其孤寡而振恤之,见其长老而敬礼之。
42、《晋书?武帝纪》:“青、徐、兖三州水,遣使振恤之。
43、愿陛下宽赋除烦,振恤穷乏,省诸不急,荡禁约法,则海内乐业,大化普洽。
44、镛慰劳振恤,俾复故业,教以战守。
45、武川镇人饥,镇将任款请贷未许,擅开仓振恤,有司绳以费散之条,免其官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