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覆尸:fù sh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 覆尸 ”。尸体倒地。多指被杀或被杀者。《后汉书·左雄传》:“髠钳之戮,生於睚眥;覆尸之祸,成於喜怒。” 唐 卢仝 《月蚀诗》:“忍使 黔娄生 ,覆尸无衣巾。” 孙种因 《重九战记》:“以机关枪由后夹击, 李 军死数十人,覆尸枕藉。”见“ 覆尸 ”。
1、唐卢仝《月蚀诗》:“忍使黔娄生,覆尸无衣巾。
2、光武帝派使者吊丧,见其家徒四壁,只有布被覆尸,大麦数斛,破车一辆。
3、《后汉书?左雄传》:“?钳之戮,生於睚?;覆尸之祸,成於喜怒。
4、物乃推覆尸而移之,首见。
5、小殓,给尸体裹上衣衾,此仪于死之次日早晨进行,其过程是:先在床上铺席,再在席上铺绞(用以扎紧尸体所穿衣的宽布带);绞上铺衾(覆尸的被盖),衾上铺衣,再举尸于衣上,然后依相反的顺序穿着装束;束绞时,绞要掰开末端,然后掏上冒(装尸体的布袋,分上、下两截,上称质,也叫冒,下称杀),上盖夷衾(覆尸的被子)。
6、郑玄注:“夷衾,覆尸之衾。
7、从仆以席覆尸,赴桐城呈报,漏言自裁事。
8、诏遣使者临视(33),唯见布被覆尸,妻子(34)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9、以杨王孙、皇甫谧深达生死而终礼矫俗,乃自为终制,遗令:“气绝剔被,取三幅布以覆尸。
10、髡钳之戮,生于睚眦;覆尸之祸,成于喜怒。
11、遭受迫害,含冤而死、宗臣不顾风险,敢冒生死,当场解衣覆尸,为之收殓,慰籍忠魂。
12、忍使黔娄生,覆尸无衣巾”。
13、符存审微时,尝为俘囚,将就戮于郊外,临刑指危垣谓主者曰:“请就戮于此下,冀得坏垣覆尸,旅魂之幸也。
14、贾公彦疏:“郑言小敛以往,则此夷衾本为覆尸覆柩,不用入棺矣。
15、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16、孙种因《重九战记》:“以机关枪由后夹击,李军死数十人,覆尸枕藉。
17、一种说法是这种办法可以防止尸体的腐烂:另一种说法认为契丹族中使用面具和网络覆尸的部分人,可能就是萨满巫师,或萨满的信奉者。
18、安葬在此,实无兵荒马乱之扰,更无掘坟覆尸之祸。
19、荣县独立后不久,东路军在陈孔白、秦载赓、王天杰的率领下进攻仁寿,在秦皇寺重创清军,打死巡防兵千余人,后率领井研民军配合东路民军战斗,二江寺一仗,杀得敌人“船覆尸流,亡不胜计”。
20、汉贾谊《过秦论》上:“秦有馀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覆尸百万,流血漂橹。
21、找钱试着临时,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