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阁学:géxué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宋代显谟阁、徽猷阁等阁直学士的省称。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龙图阁学士旧谓之老龙,但称龙阁,宣和以前,直学士、直阁同为称,未之有别也。末年,陈亨伯为发运使……进直学士,佞之者恶其下同直阁,遂称龙学,于是例以为称。而显謨阁直学士、徽猷阁直学士欲效之,而难于称謨学、猷学,乃易为阁学。”2.明清时对内阁大学士的称呼。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三·阁学》:“明《殿阁词林记》有殿学、阁学、詹学、翰学之名。国朝阁臣大拜,祇称中堂,或称相公,而内阁学士则称阁学。”
1、病革,除敷文阁学士,致仕。
2、七迁内阁学士,直上书房。
3、十六年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4、明清时代,内阁学士代皇帝批答章奏,书写批语于票签,贴各疏面,谓之“票旨”。
5、诏赠龙图阁学士、光禄大夫。
6、五年(1199年)八月,上章丐祠,贴职宝文阁学士,以所如不合,知婺州。
7、拓本有“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教习庶吉士昆山徐乾学撰文,经筵讲官都察院左都御史泽州陈廷敬篆盖,日讲起居注翰林院侍读高士奇书丹”字样;抄本仅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教习庶吉士昆山徐乾学撰文”;通本只有“徐乾学”三字;?本是徐乾学本人诗文集,篇下自然无须署名的,开首便是铭文内容。
8、此事的最终结果是:李天培被流放到边疆;福康安也因纵容部下被乾隆指责,罚总督俸禄三年、罚公俸禄十年;和琳迅速地被擢升为内阁学士、兼署工部左侍郎、正蓝旗汉军副都统。
9、四年,大考第一,擢内阁学士。
10、康熙三十三年进士,迁内阁学士。
11、赠龙图阁学士,谥宣献。
12、阁学受斋游公(九功)尝称其诗为晴空冰柱。管弦钟鼓,妙音齐鸣,九功八佾,同歌并舞。
13、后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成都。
14、枢密奏功,进敷文阁学士,以弟彦质为两浙转运判官,引嫌易泉府。
15、侵犯淮东,进善湘焕文阁学士,江淮制置使往讨。
16、至雍正四年(1726年)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何国宗再次建议疏通四女寺减河。
17、院侍讲学士,累迁至内阁学士。
18、敷文直阁学士,故称米敷文。
19、明年,初置奎章阁学士院,又置艺文监隶焉,皆选清望官居之,文宗亲署玄为艺文少监。
20、改龙图阁学士,徙杭州。
21、赠内阁学士,谥文节,建专祠桂林。
22、九年,迁内阁学士,仍留学政。
23、请简大臣会鞫,上为遣内阁学士富察善如贵州会良卿按治。
24、四年,置龙图阁学士。
25、遂以龙图阁学士仍提举兴国宫。
26、嘉熙元年,进华文阁学士、京西荆湖安抚制置使,依旧沿江制置副使兼节制光、黄、蕲、舒。
27、唐宋元,名人辈出,其中进士49人,知县以上的官员24人,在国史、方志和《中国人名大辞典》中立传的13人,其中唐毛诗博士、金州刺史林嵩,宋直龙图阁学士、司农卿林?和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王伯大,元昭文馆大学士、行省参政王都中,堪称佼佼者;境内有天然避风港,《福宁府志》称其“阻山带海,夷船乘风,一帆数点,烟峦缥缈之间,瞬息及岸,洵?濡重镇,闽浙门户”,有道是“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
28、右正言王珉上言诋诬洪,云:“故龙图阁学士程?,本质妄庸,见识凡下,辄取先圣问答之书,肆为臆说。
29、清刘大?《内阁学士前工部侍郎张公墓志铭》:“其视学江苏,务殚竭精力,以殊别高下。
30、累升显谟阁、龙图阁学士。
31、宋凡以他官兼领诸阁学士等职名及三馆职名者称贴职。
32、寻授内阁学士,三迁吏部尚书。
33、西轩洗马为乔石林侍读妻弟,李惺庵阁学为洗马之甥,同膺荐辟,入词馆与修《明史》,人并荣之。
34、绍熙五年,请老,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八年,追复龙图阁学士。
35、官终直龙图阁,赠宝文阁学士。
36、官至尚书郎,直宝文阁学识广博。
37、《吹网录?石林公历官年月》:“以龙图阁学知汝州,寻免,提举洞霄。
38、除龙图阁学士、知襄阳府。
39、兼龙图阁学士、权发遣开封府事,被称为“辨雪疑狱有能名”。
40、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41、寻坐滥保驻藏大臣孟保,降内阁学士。
42、兼龙图阁学士再知开封府。
43、乾隆壬申进士,官至内阁学士。
44、终龙图阁学士、知扬州。
45、康熙二十三年,其父张九征谢世,奔丧回原籍服孝,康熙派内阁学士王鸿绪至邸赐奠。《辨经》这本书最有贡献的是提出了系统的评价人物的方法,这就是“九征”与“八观”。
46、帝以旧学故雅欲留貔孙,使者旁午于道,而貔孙辞益力,以华文阁学士知宁国府,似道讽言者论罢。
47、龙图阁学士,谥忠文,著有《梅溪集》。
48、重宝,或兼用几种宝文。后升任宝文阁学士、陕西都转运使。
49、二年,起内阁学士,南书房行走。
50、后起知袁州,升敷文阁学士。擢内阁学士,授工部左侍郎。
51、康熙十八年,荐应博学鸿儒科试,授翰林院编修,与修明史,?官内阁学士。
52、五转至内阁学士,督山东学政。
53、顺治十五年(1658),清廷将内三院撤销后,授鄂貌图中和殿学士(当时内阁学士之一)。
54、景泰八年,武将石亨、内阁学士徐有贞和太监曹吉祥发动“夺门之变”,帮助朱祁镇复辟,二次登基。
55、坐事左迁,在内阁学士上行走。累迁国子监祭酒,擢内阁学士。
56、故年氏之兄内阁学士升任四川巡抚的年羹尧,便由镶白旗汉军人抬为镶黄旗汉军人。
57、公惧,请外补,乃以龙图阁学士守颍。
58、藻升显谟阁学士,遣使赐茶药。
59、四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60、升任兵部尚书,封豫章郡侯,终任焕章阁学士。
61、靖康初,以龙图阁学士知河阳。
62、龙图阁学士,复为御史中丞。
64、宋杨万里《寄谢蜀帅袁起岩尚书阁学寄赠药物》诗:“只有锦城袁阁学,寄诗赠药意??。
65、子蕴秀、衍秀,并官内阁学士。
66、谢阁学道承宅位于福建省福州市。
67、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
68、(1085~1143年),字鹏举,应山人,宋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历任中书舍人、徽猷阁侍制,擢显谟阁学士、知建康府、加兵部尚书衔、兼太平洲广德军制置使,知信州、泉州,进宝文阁学士、知广州、迁广东经略安抚使,绍兴九年(1139年),因得罪权相秦桧,被谪知泉州,后隐于龙溪县十一都秀山(今龙海市榜山镇翠林村西)之麓,绍兴十三年(1143年)卒,谥忠肃,赠左正奉大夫、太子少傅,葬于秀山,后人因此把南夫隐居处称“连厝”,把葬地称“连山”、“尚书尖”、“尚书峰”,把连南夫的后裔称“连山氏”。
69、二年上章告老,进龙图阁学士。
70、林公遇为林?的长子,官至龙图阁学士。
71、累官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
72、杨时求学用功,立雪程门,二十岁中举人,二十四岁中进士,七十六岁升龙图阁学士。
73、龙图阁学士的简称。
74、进龙图阁学士,告老,以通奉大夫致仕。
75、清昭连《啸亭杂录?本朝状元宰相》:“今七卿中,有潘芝轩世恩、胡希庐长龄、茹总宪芬、王司空以衔、姚阁学文田凡五人,皆有调羹之望焉。
76、二年(1095),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英宗亲政,加龙图阁学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