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连祸:liánhuò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接连发生祸乱。汉焦赣《易林·坤之离》:“齐鲁争言,战於龙门,构怨连祸,三世不安。”《北史·百济传》:“自冯氏数终,餘烬奔窜,丑类渐盛,遂见陵逼,构怨连祸,三十餘载。”2.谓受牵连而遭祸。《新唐书·隐逸传·武攸绪》:“俄而诸韦诛,武氏连祸。”
1、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年?1874年),清廷腐败,兵连祸结,生灵涂炭。
2、清朝与太平天国双方对垒斗杀,战乱经年,兵连祸结,人心惶恐,社会动荡迷乱,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严重的危机感,越是觉得无法把握时局动向和个人命运,便越要诉诸异己的神秘力量。
3、兵连祸结,帝国分崩离析,基督教也分裂成新旧两派。
4、与您的小队一起,承担地道作战使命横跨兵连祸结的堡垒欧洲战场。
5、在兵连祸结的金元战争中,元好问颠沛流离,写下了不少丧乱诗,这些诗表达了诗人“西南遥望肠堪断”、“家亡国破此有留”的悲愤心情。
6、古代各国为争夺霸权,长期兵连祸结,老百姓生活中水深火热之中。
7、十多年来兵连祸结,对农牧业生产造成相当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人口减少。
8、兵连祸结,沧海横流。
9、第二段(从“旄头骑箕尾”到“剪剪还榛莽”)以极大篇幅,历述“安史之乱”以后七十余年间藩镇割据、朝廷衰弱、兵连祸结的历史。
10、斯时的中国,兵连祸结,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更是坠入无尽痛苦的深渊。
11、这几年来兵连祸结,好不容易大家能过太平日子,可千万别再起战端了。
12、入侵的历史为题材,展示出一幅幅兵连祸结、雨骤风狂的时代画卷。
14、北宋年间,锋火连年,兵慌马乱,矢石之难,兵连祸结,赤地千里,人们是多么希望偃甲息兵,休养生息啊!女真族与契丹,大宋三者互相交界。
15、降及东汉后期,兵连祸结,灾荒并臻,人民颠沛流离,正统气运已竭,由盛而衰,诗歌亦随之呈现出新的面貌。
16、1932年,庞照祥辞去班主职务,聘请当时蜚声高调剧团的文武小生黄儒秀(艺名黄娃)掌班,至1937年底,因日军侵华兵连祸结,无人看戏而该班解散。
17、此既能往,彼亦能来,兵连祸结,非国之福也。
18、时大章村地处要冲,兵连祸接,烧杀抢掠,荡无所剩。
19、《后汉书?班勇传》:“夫要功荒外,万无一成,若兵连祸结,悔无及已。
20、为此,大催征赋税,增发劳役,兵连祸结,国匮民穷。
22、兵连祸结的结果,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24、桓王失信,诸侯背叛,构怨连祸,王师伤败,君子不乐其生焉。
26、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贲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中国罢耗,匈奴亦创艾,而天下称武,是为下策。
27、及其欲为死者雪耻,非兵连祸结不可也。
28、那个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兵连祸结,几无宁日。
29、明清以至民国,兵连祸结,民生凋蔽,沧浪山的宗教活动渐趋衰微。
30、外,一百多年里北方连年战乱,兵连祸结,淄博地区的制陶业一度逆转。
32、北洋军阀,勾结帝国主义,形成各霸一方的封建割据,横征暴敛、兵连祸结,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全国人民如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33、吾陕西百二河山,已成四分五裂之势,兵连祸接,迄无宁期。
34、好不容易才平息战事,哪知道又有蓄意挑衅的;一旦重燃战火,必定兵连祸结,民不聊生。
36、若使昭议获从,则六合为一,岂有兵连祸结,遂为战国之弊哉!
37、当时世局扰攘,兵连祸结,在北方者受胡夷侵扰。元明以降,兵连祸结,斯楼屡建屡毁,不胜其叹。
38、这些年兵连祸结,穷人的日子更难过了。
39、为一,岂有兵连祸结,遂为战国之弊哉!
40、同治元年(1862年)兵连祸结,秀仁的父亲和弟弟都死于兵祸。
41、兵连祸接、动荡乱离是天津卫的历史之痛;地域狭小、资源单一,也是天津旅游业的城市之痒。
42、为此,大肆催征赋税,增发劳役,兵连祸结,国匮民穷。
43、既开,兵连祸结,转为日人所乘,坐收渔人之利。
44、连年军阀战争,战火遍于大半个中国,兵连祸结,百姓遭殃,估计战死人数不下五十万之众。
45、隋朝末年,群雄逐鹿,战乱频仍,兵连祸结。
46、随着藩镇割据愈来愈严重,兵连祸结。
48、兵连祸结,曾无虚岁。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