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宽猛:kuān mě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宽大与严厉。《后汉书·循吏传·王涣》:“ 永元 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 洛阳 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 唐 罗隐 《送汝州李中丞》诗:“理必资宽猛,谋须藉典刑。” 宋 叶适 《刘公墓志铭》:“公歷官大小各有意,随其病伤,鍼石施焉,苏愈而止,不执宽猛之偏术,仰人以徇己也。”★宽猛,宽大与严厉。《后汉书·循吏传·王涣》:“ 永元 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 洛阳 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
1、又法令严明,宽猛相济,于是合境肃然,莫敢干犯。
2、该喜则喜,该怒则怒;有功者给予爵位,有罪者夺去爵位;为政要宽猛相济,有文有武;命令要有徐有疾。
3、《赠琼子》曰:“故乡才女喜初闻,怀惠东山头道村。芾前后守六郡,各因其俗为宽猛,吏莫容奸,民怀惠利。
4、常自评之,有七不可解:向以韦布(3)而上拟公侯,今以世家而下同乞丐,如此则贵贱紊矣,不可解一;产不及中人,而欲齐驱金谷(4),世颇多捷径,而独株守於陵(5),如此则贫富舛矣,不可解二;以书生而践戎马之场,以将军而翻文章之府,如此则文武错矣,不可解三;上陪玉帝而不谄,下陪悲田院(6)乞儿而不骄,如此则尊卑溷矣,不可解四;弱则唾面而肯自干,强则单骑而能赴敌,如此则宽猛背矣,不可解五;争利夺名,甘居人后,观场游戏,肯让人先,如此则缓急谬矣,不可解六;博弈??(7),则不知胜负,啜茶尝水,则能辨渑淄(8),如此则智愚杂矣,不可解七。
5、他主张“繁简唯时,宽猛相济”,当“□宄成群”,非严刑峻法不足以“破其党”时,则必须使用重刑。
6、《隶释?汉平都相蒋君碑》:“赏善?否,宽猛协中。
7、宋?陆九渊《政之宽猛孰先论》:“鸣呼,尽信书不如无书。
8、他主张保留“乡校”、听取“国人”意见,善于因才任使,采用“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将郑国治理得秩序井然。“政失于宽”,而袁绍以宽济宽,所以无以御下;曹操“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宽猛相济的治理措施是切合时要的。
9、《隋书》记录隋炀帝对他的评价是“干局通放、操洁履清自剖,符四服爱惠为先,抚道有方,宽猛所得处脂膏不润其质,酌贪泉岂渝其性,故能治绩克彰”。
10、同“宽猛相济”。
11、本书将古人如何运用计谋用兵、经商、谋权、发迹的故事展现在读者面前,从“隐辱忍痛、韬光养晦”、“觊觎权柄、问鼎君位”、“罪责自己、收揽人心”、“纵横捭?、相益相损”、“栽赃嫁祸、离间中伤”、“宽猛相济、平衡牵制”、“揣情摩意、试探人心”、“功成身退、自我保全”等方面做了较全面的介绍。
12、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
13、宽猛相济,恩威并重。
14、《三国志?杜畿传》:“杜畿宽猛克济,惠以康民。
15、等传论》:“是以繁简唯时,宽猛相济。
16、玄又议复肉刑,琳之以为:「唐、虞象刑,夏禹立辟,盖淳薄既异,致化实同,宽猛相济,惟变所适。
17、窃寻旧制深峻,百中不款者一,新制宽优,十中不款者九,参会两文,宽猛实异,处当列上,未见厘革。
18、为政宽猛得宜,民之穷困者,辄加振恤,众咸爱之。
19、子盖干局通敏,操履清洁,自剖符西服,爱惠为先,抚道有方,宽猛得所。
20、宽猛相济是古代帝王统治国家的一条重要经验。
21、显祖尝召见,问以治方,语及政刑宽猛,帝意深文峻法,稚廉固以为非,帝意不悦。
22、中庸之道绝非不偏不倚的调和之道,孔子并非不讲极端,而是主张以他平他,例如宽猛相济,就是这样。
23、我们司令员,对待他的下属能够宽猛相济,因而在部队里深得全体指战员的尊重。
24、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
25、从法律文化看,古代自首制度“重亲情”、“重德化”、“宽猛相济”的传统可为现实借鉴。
26、至于礼乐沿革,刑政宽猛,则讴歌已远,万舞成风,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27、【出处】《北齐书?李稚廉传》:“显祖尝召见,问以治方,语及政刑宽猛,帝意深文峻法,稚廉固以为非,帝意不悦。
28、芾前后守六郡,各因其俗为宽猛,吏莫容奸,民怀惠利。
29、公巨细必察,同张季之听理;宽猛相济,比于公之无冤。
30、可见诸葛亮用重典治蜀,因为前代太宽,故他遵循儒家“世轻世重、宽猛相济”的原则,决不是像法家一味用严。
31、在二郡积十年,宽猛相济,颇有治称。
32、《在北齐与杨仆射书》:“至於礼乐沿革,刑政宽猛,则讴歌已远,万舞成风。
33、新疆因为民族众多,且和边境外势力多有往来,因此,历史上的治疆经验,往往讲求刚柔相济、宽猛并济。
34、圆肃宽猛相济,甚有政绩。
35、戊辰,诏曰:“夫愆有小大,宪随宽猛,故五刑殊用,三典异施。
36、马维骐治军严仁并用,宽猛相济,推诚待下,甚得军心。
37、盖先朝以猛而致败,自当济之以宽,然宽猛皆一偏之术,俱未免于有弊,惟大中至正,不刚不柔而后可也。
38、宽猛相济能成事。
39、因时势决定法律,繁简宽猛相济。
40、同时,他还主张“因时而治”、“宽猛相济”,只有这样,才能铲除乱世根源,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
41、宽猛相济”的主张是他首先提出来的,对后世影响很大。
42、子产对太子叔说:“治理国家要采用宽猛相济的方法,而且要掌握好其中的度,这样国家才能强盛。
43、子产为政,内修法度,宽猛相济,安抚百姓,抑制强宗,保持国内政局长期稳定;外应诸侯,周旋于列强之间,卑亢得宜,数以辞令折服强敌,使郑国免遭兵革之祸。
44、他在诏书中称:“永惟宽猛之宜,诞布维新之政”对于过重的赋税,建文也许诺给予减免。
45、钦在镇宽猛得中,疆埸无虞。
46、②统治民众须宽猛相济。
47、该“因时施治”,“宽猛相济”。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