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政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54
更新于

听政:tīng zhèng 基本解释:[administer the affairs of State;hold court] 坐朝处理政务;主持国政●详细解释:坐朝处理政务;执政。《礼记·玉藻》:“君日出而视之,退适路寝听政。”《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脩令,夜以安身。”《新唐书·高祖纪》:“癸巳,立 秦王 世民 为皇太子,听政。”《宋史·宁宗纪四》:“尊皇后为皇太后,垂帘听政。”《清史稿·礼志七》:“於是仲冬月朔,帝奉两宫皇太后御 养心殿 听政。”★◎ 听政 tīngzhèng[administer the affairs of State;hold court] 坐朝处理政务;主持国政★治理政事。《礼记.玉藻》:「君日出而视之,退适路寝听政。」《左传.僖公九年》:「宋襄公即位,以公子目夷为仁,使为左师以听政,于是宋治。」也作「听事」。

1、玉藻》:“君日出而视之,退适路寝听政。

2、戴克辛周四突然从流亡中回国,他发誓他将远离政治,但是一般相信,他将会垂帘听政。

3、他在隆裕垂帘听政时期“随口称奉懿旨,以为压制之常山宝符,虽对摄政王亦有之……”[18]。

4、毒辣辣的阳光虽杳无音信,但在它垂帘听政淫威的逼迫下,空中停滞的气流闷得直让人,心里发毛。

5、一百五从电影中我们看到了西太后垂帘听政的情景。

6、龙彰天嗣元年(1066年)正月生於洞仙宫,当日被立为太子,登基后尊号为『宪天体道圣文神武崇仁懿义纯诚?孝皇帝』,太宁元年(1072年),逼迫垂帘听政的上阳太后殉葬,立其母为太后。

7、又《周礼?天官?小宰》掌官府之徵令,四曰旅,掌官常以治数。《周礼?天官?小宰》:“一曰听政役以比居,二曰听师田以简稽。

8、顺帝死后,她执政6年,先后迎立冲帝、质帝、桓帝三位皇帝,临朝听政。

9、因此拿世凯垂帘听政,把司法机构作为其橡皮图章固不待蓍龟矣。

10、和殇帝纪》:“皇太后诏曰:‘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

11、事发次日,明世宗移居西苑万寿宫,从此不再回大内,20多年不临朝听政,却日夜祷祀,妄求长生。

12、宋哲宗即位,宣仁太后临朝听政,司马光主政,尽罢新法,章?力争,被黜出外郡。

13、……人心思归,唯如所请,于宣统九年五月十三日(旧历)临朝听政,与民更始。

14、《清稗类钞》记载:慈安与慈禧共同垂帘听政。

15、你的妈妈必须出席她的第一次听政会。她可能要花好几年去等待下一次的听证。

16、乃迎襄王於莒,入临?而听政。

17、《乞崇圣学以隆圣治疏》:“临朝听政,动容出辞,无一不中於礼节。

18、洋毛子抓走了“垂帘听政”的龙夫人。

19、《听政札子》:“不唯上挠圣怀,亦使天下闻而不平,人心一离,不可复收,陛下他日追悔无及。

20、以官府之八成经邦治:一曰听政役以比居,二曰听师田以简稽,三曰听闾里以版图,四曰听称责以傅别,五曰听禄位以礼命,六曰听取予以书契,七曰听卖买以质剂,八曰听出入以要会。

21、后此则有选侍垂帘听政事。朱常洛第三子、母王选侍。

22、古者圣帝明王南面而听政,其六则以明堂为主。

23、建成后,唐高宗便正式在大明宫听政。

24、去世后,他的大妃斡兀立海迷失暂时听政监国。由于文定大妃崇佛排儒,任

25、若朕躬岂敢暇逸,其每日听政如常。

26、农历一八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四(1900年1月24日,慈禧太后发布上谕:“朕以冲龄入承大统,仰承皇太后垂帘听政,殷勤教诲,锯细无遗。

27、年慈禧太后辛酉政变后垂帘听政,先后控制同治、光绪两位皇帝,成为当时中国的真正统治者,执掌清朝政权48年。

28、帝既当大位,知无不为,择其令典,考综名实,废帝恭己以听政。

29、六戴克辛周四突然从流亡中回国,他发誓他将远离政治,但是一般相信,他将会垂帘听政。

30、谢氏临朝听政,不得不发出“哀痛诏”,号召天下四方迅速举兵“勤王”。

31、宪宗又说“亲侍药膳”,从当月十六日以后,暂时不听政。

32、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宝座后的力量”或“垂帘听政”的地方。

33、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式和社会听政制度,决策责任制度。

34、载?,也就是光绪,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一方面是因为慈禧亲生之子同治皇帝去世后,无子嗣继承皇位;更重要的还是慈禧权欲熏心,找个儿皇帝,可再次创造机会垂帘听政。

35、迁居大安宫后,太宗李世民才去太极宫中太极殿听政。今太极宫的断墙、石香炉,“太极岩禅堂”门匾尚存。

36、此外,他对民主党的影响力非常之大,辞职后,尤其是今夏上院选举之前的这段时间,他仍可继续“垂帘听政”,做幕后操手。

37、《玉藻》云:“君日出而视朝,退视路寝听政。

38、接着:苗、刘率兵包围行宫,一面分兵捕杀宦官康履、曾择等,一面胁迫宋高宗传位于三岁的皇子赵?,改元明受,请隆佑太后(即元佑皇后)垂帘听政,尊高宗为睿圣仁孝皇帝,居显宁寺,改称睿圣宫。

39、据推测,威尔逊在白宫任职的最后三年中,其实是他的妻子在垂帘听政。

40、没有人喜欢读或听政府的官样文章。

41、化坛卷帘:化坛指将坛场幻化为瑶坛仙境、神仙世界;卷帘如同人间君王临朝听政,卷帘听取高功面陈奏疏。

42、高太后“受英之托”,以太皇后(皇帝祖母)的身份听政。

43、贞观中,太宗以听政之暇,锐志玩书。

44、我国现行的《行政处罚法》没有将人身自由罚明确列入行政听政程序中去,这应该是一个缺憾。

45、李翰祥是华语电影界产量较多的熟手巧匠,作品类型广泛,除了江山美人和垂帘听政等文艺钜著,亦有通俗市井如金瓶双艳和三十年细说从头等,电影水准一向比较参疵。

46、初,帝素服寒食散,频年动发,不堪万机,五月,诏皇太子临朝听政。

47、顺帝死后,她执政6年,先后迎立冲帝、质帝、桓帝三位皇帝,临朝听政。

48、朕听政之暇,常览史籍,事关理道,实所留心,中有阙疑,时须质问。

49、理宗死,度宗即位,朝廷议请太后垂帘听政。

50、《食疗本草》:主消渴,风眩,补五脏,以醋煮食之。本月,高宗风眩病加重,不能听政,政事皆由武后处理。

51、胡氏则母以子贵被尊为太后,并因孝明帝年幼而得以听政。

52、后渐定期开延英殿成为皇帝日常接见宰臣百官、听政议事之处。

53、宋襄公即位,以公子目夷为仁使为左师以听政。

54、厥后慈圣光献曹后拥佑两朝,宣圣烈高后垂帘听政,而有无?之治。

55、盖内朝以见?臣,或谓之路朝;燕朝以听政,犹今之奏事,或谓之燕寝。

56、这件事从头到尾都由她垂帘听政,幕后指使者是她。

57、当时因为天子为了“听政”和“考其俗尚之美恶”,而命诸侯百官献诗。

58、入关第一帝顺治,开创康乾盛世的康熙大帝,文武兼备的十全老人乾隆,辅佐圣、世二祖的杰出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两度垂帘听政的慈安、慈禧,给人以扑朔迷离的香妃,还有咸丰、同治……这些曾主宰过国家命运,在清王朝政治舞台上扮演极为重要角色的人物,如今都长眠于此,任由自然的洗礼,历史的评说。

59、六卿三族降听政,因大尹以达。

60、晚上,冷寒梅迎来了客人“小花猪”,客人一进房间,直接被刑警们给按住了,身份证、工作地点大家一清二楚,诸葛掏出随身的电脑,一分钟不到,便告诉这个客人,他的家庭住址,妻子的工作单位等等,客人汗下,磕头如捣蒜,一切听政府的。

61、每于元宾听政之时,乘舆出至元宾所,先遣左右敕不听起,观其断决,忻忻然喜见颜色。

62、「此象主仁宗嗣立,刘太后垂听政。

63、高宗死后,武则天临朝听政。

标签: 听政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常用造句

本文标题: 听政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38499.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