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阔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11
更新于

寥阔:liáo kuò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空旷;广远。 明 归有光 《思子亭记》:“徘徊四望,长天寥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成仙》:“僕寻至,急驰之,竟无踪兆。一望寥阔,进退难以自主。”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铁的轮轧出的大声,在这安静而寥阔的空间,更显得震耳。”2. 指天空。 明 何景明 《送刘御史按淮阳诸郡》诗:“鹰隼在寥阔,一击乘秋霜。”3. 渺茫无所见;稀少。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三十韵》:“大雅何寥阔,斯人尚典型。” 明 方孝孺 《王君国祥墓碣》:“近世史所録名将,争战之绩则有矣,然言辞之士,寥阔罔闻,岂驰説骋辩者不若古之人耶?”★深远、广漠。唐.杜甫〈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诗:「大雅何寥阔,斯人尚典型。」《聊斋志异.卷一.成仙》:「仆寻至,急驰之,竟无踪兆。一望寥阔,进退难以自主。」

1、它情致深婉而又寥阔高远

2、雍正时,花纹疏朗、纤细、飘逸,往往留出较多的空白地,因而画面上的景物显得悠远寥阔,清新悦目。

3、长天孤鸿飞翔明灭,浮云来去,长庚(金星)伴残月而明,皆如诗人西望沦陷区冲冠一怒之孤忠,无比寥阔苍凉

4、至于作“鸟外”,则足可以表现郊原之寥阔无垠

5、自然与诗人浑然为一,动态寥阔的自然景观体现了诗人的风骨和精神。

6、起句“我志在寥阔”,开门见山,直抒胸怀,表现了词人高远的志向宽宏的气度,概括全词要旨。

7、他生长于动乱年代,母亲陈卓仙是一位贤母和诗人,她写的“松扉静掩天寥阔,时有书声出院墙”,正是他幼年好学生活写照

8、他更清楚了解自我,解剖自我;自己的长处、自己的艺术敏感点,比如说,印在这本画册中的山水画,以极简之笔画江天寥阔之境,白帆横波,渔网连江,鹚鹭戏水,云水渺茫,让人观之而起江湖之情;还有花鸟画的鱼蟹,游戏于水草之间,逍遥自在,亦无不有江湖之乐。

9、词之下片,营造出钓翁渔隐出没的寥阔苍茫的背景,以景寓情,寄托了词人的“出尘”思想。

10、前有“青山隐隐”,这里又加上“片帆千里归程”,境界寥阔,把人的思绪引向远方。

11、远景墨色稍浅,富有层次,山势圆隆,逶迤而去,一望秋山,寥阔无际。

12、另一为涂山禹王宫原山门门联:“峻拔在寥阔,磅礴压洪源”,“传子特开三代局,来年共仰八年功”等。

13、一望寥阔,进退难以自主。

14、师既还,以两金川地势寥阔,命五福将三千人屯美诺。

15、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两句,乃是全词思想的主干。

16、平桥苑水,碧天寥阔春深。

17、其词气势寥阔,情韵高健。

18、孤城画角”四字便唤起了人们对空旷寥阔的异乡秋色的联想。

19、仰脸环顾,如对高人,似临大士,又如见自我踌躇满志之真身;低首冥想,心湖寥阔,层云荡胸,更陡增来日登攀拼搏之信心

20、明归有光《思子亭记》:“徘徊四望,长天寥阔。

21、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

22、夕阳在寥阔无垠的郊原之外,而秋风吹在这旷野荒原上。

23、《送刘御史按淮阳诸郡》诗:“鹰隼在寥阔,一击乘秋霜。

24、引入沧浪鱼得计,展成寥阔鹤能言。

25、颈联“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高远寥阔的图景:云霞散去,天朗气清,几只大雁鸣叫着飞过蓝天连绵起伏的群山一直延伸到天际。

26、白马仙洞景区最主要的景观即白马仙洞,此洞位于九凤山的山腰葱郁茂密的松林中,古碑记述:“盖闻天下名山洞富丽清幽寥阔而奇绝者多矣,未有若石郡凤凰山、白马仙洞为之最焉,”唐之初有黑白二马出入洞府,号白马仙洞。

27、为有寥阔之志,自然有“梦登天”之举。

28、是想以他的声音填满宇宙的寥阔吗?

29、那浓艳的色彩,如画的山水,寥阔的境界,全都染上厚厚的一层秋意,令人神清气爽。彼庄子者,求其术而不得,将遂独立於寥阔之野,以幸全其身而乐其生,鸟足及天下!

30、这些作品的内容大多描写在惊沙带雪、寥阔苍茫的边庭,久戍思乡、但又决心捍卫祖国忠勇将士。

image.png

31、这首四十个字的短小五言律诗,总结了诗人在蜀五年多的全部生活,笔调堪称恢宏寥阔。

32、诗人刚刚庆幸自己离开荆州西府如天空小鸟,“寥阔已高翔”(《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旋又陷入了无穷无尽的苦思痛想之中。

33、这声音来自大地,在寥阔江天间共鸣,旷远而深沉,平抚着心底的躁动激越着腑内的清气,那一刻,踏在大地的足音也踏在了心上,久久萦回着感动和希望……"大地春华———人民日报副刊精粹》新近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录了近年登载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的一百一十多篇名什佳作,全书按时间顺序或主题类型编辑排列,分为"经典回眸》、"答读者问》、"文心探访》、"名家茶座》、"心香一瓣》、"名家新作》等六部分。

34、其词气势寥阔,情韵高健。诗词气势豪放,词句精炼。

35、海涛山崩,月影银碎,寥阔清寒相对疑非人世镜,予大乐之。

36、说明高寺一带风景优势,登高远眺,原野寥阔,风和一丽,烟云缭绕,是清新宜人,安静学习的好场所。

37、《王君国祥墓碣》:“近世史所录名将,争战之绩则有矣,然言辞之士,寥阔罔闻,岂驰说骋辩者不若古之人耶?

38、明代知县王景登高远眺,写《高丘耸翠》的五律:“野望殊寥阔,迢迢躬紫气,阜高晴欲雨,山翠诗为云。

39、」五部在天街之左,天下士民工贾各以牒至,候谒未出,则不免盘桓天街,有所贸易,故常竟日喧嚣,归市不绝,若使俱以巳刻完事,候者皆散,市肆无所交易,亦皆早撤,则日中之景反觉寥阔,非国门丰豫之景矣。此句本自谢?诗“澄江净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以上三句,词人以其拿手的炼字功夫,多方面多层次地画出了一幅江上美景,晴空与绿野相连,波光粼粼,天光云影,映于澄江之中,景象浑茫寥阔,而又十分寂静。

40、」五部在天街之左,天下士民工贾各以牒至,候谒未出,则不免盘桓天街,有所贸易,故常竟日喧嚣,归市不绝,若使俱以巳刻完事,候者皆散,市肆无所交易,亦皆早撤,则日中之景反觉寥阔,非国门丰豫之景矣。

41、冯振还有一些诗在描写山水风物中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原野何寥阔,春归泪眼中。

42、,以上三句,词人以其拿手的炼字功夫,多方面多层次地画出了一幅江上美景,晴空与绿野相连,波光粼粼,天光云影,映于澄江之中,景象浑茫寥阔,而又十分寂静。

43、作家陈建功在其《痛兮银锭桥》一文中慨叹:“幸亏我们还可以看见愈发寥阔的后海水面,对岸杨柳如云般飘浮,绿云之上,仍有碧空如洗,远山渺渺……然而那栋乳白色的高楼是干什么的?

44、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

标签: 寥阔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常用造句

本文标题: 寥阔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38608.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