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25
更新于

寒热:hán rè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冷和热。《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寒热不节,民多疟疾。”《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皆因父母所生,咽苦吐甘,专心保护,抱持养育,不离怀中,洗濯之时,岂辞寒热。” 元 赵善庆 《山坡羊·燕子》曲:“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 张志民 《你与太行同高》诗:“以自己的冷暖,去体量人民的寒热。”2. 中医指怕冷发热的症状。今泛称发烧。《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济北王 侍者 韩女 病要背痛,寒热。”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六:“元戎张筵,託以寒热,召之不至,乃与营妓曲宴。”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剔灯入帐, 芸 已寒热大作,余亦继之,困顿两旬。” 冰心 《南归》:“我正发着寒热, 楫 归来了。”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蛊惑》:“好象昨夜发了高度寒热,四肢软绵绵的,神志也很恍惚。”3. 犹言是非;惹是非。《宋书·二凶传·元凶劭》:“计 临贺 故当不应翻覆言语,自生寒热也。” 宋 苏辙 《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人户晏然不知,而胥吏无以寒热,此所谓易行也。”4. 中医指两种药性,寒性和热性。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牛黄清心丸》:“且以牛黄清心丸言之,凡用药二十九味,寒热讹杂,殊不可晓。”参见“ 寒温 ”。★中医指人身有病时,时冷时热的症状。

1、其认为,石膏辛甘性寒,《本经》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难和息”,既能清温泄热,又能解肌透邪,故用于风温,最为适合。

2、又“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

3、根据寒热虚实,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灵活运用。

4、由黄豆、红豆、黑豆、绿豆、紫米组成的“五色养颜粥”,对五脏六腑全都顾及,寒热搭配,不凉不燥,泻不伤脾胃,补不增瘀滞。

5、【主治】一切疟疾,无问寒热多少先后,连日间日;及不服水土,山岚瘴气,寒热如疟等。

6、《本经》:“主寒热,鬼疰蛊毒、鼠瘘、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

7、并在此基础上阐述方证关系和方剂协同作用机制等研究实例,包括从寒热证候网络构建与模式分析角度探讨方证关系,以血管新生为例构建疾病相关网络,从寒性方剂中提取具有抗血管新生协同作用的中药组合并研究其网络调控机制。

8、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命曰腐肠之药。

9、胆纳少阳相火复受酒之毒热,膀胱经与胆经交于环跳(髀枢)则寒热搏结(《任应秋论医集》),故“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不可按也”。

10、主适寒热荣卫和,丹锦飞裳披玉罗。

11、【方剂主治】风热壅实,上攻头面,口眼?斜,语言不利,肌肉?动,面若虫行;及伤寒热盛,狂言昏冒,刚痉,一切风热。

12、据中山革命史料记载,朱德军长在征途中餐风宿露,涉水登山,感受风寒,抵达中山城已是大寒大烧,卧病在床,住在实夫别墅左厢房,经中山城名医林鉴春开方拨药,一剂服后,病情好转,寒热皆退,后朱德军长带病上阵,率领红军继续向武平县城进军。

13、【方剂主治】?疟因风寒而发,初起恶寒无汗,头身俱痛,继即往来寒热,发有定时,深者间日一发,极深者三日一发,发冷时形寒战栗,齿??然有声,面头手足皆冷,甚则口唇指甲皆青,发冷过期,即发大热,皮肤壮热色赤,头甚痛,呼吸粗,渴欲饮冷,神倦嗜睡,或心烦懊?,少则2-3时,多则4-5时,周身大汗,诸证若失,依此反复而作,累月经年,缠绵难愈,舌苔白得而腻,甚或灰腻满布,脉沉弦而迟,胁下无痞块而轻者。

14、【主治】暑?挟阳明燥热而烁肺,肺热甚则引风煽火,寒热往来,头痛微汗,口干燥咳,气逆不得卧寐。

15、①《本草拾遗》:主寒热瘴疟,痰饮,丁肿,肉症涩滞,小儿丹毒,发热狂痫,大腹痞满,身面气肿,热痢,蛇犬咬,痈疽等毒。

16、阳、寒热、表里、虚实八个概念所反映的错综变化的病理过程、临床表现。

17、相火寄于肝胆,在气为怒,病则烦懑气逆,噎塞不通,寒热,及伤寒伏热,而羚角能降之。

18、男孩浑身湿透,泥污遍体,由于寒热病,他的脸孔和眼睛都充红了,他的手脚不停地颤抖。

19、百病风邪狂走,少腹肿,症瘕霍乱,中恶飞尸遁注,暴症伤寒,中风湿冷,头痛身重诸病,寒热风虚及头风。

20、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娥眉,命曰伐命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21、当时我已在那家旅馆住了两星期,在那期间,我医好了我贴身跟班的寒热症和旅馆老板的黄疸病,所以真的有人称我是一个妙手回春的医生。

22、至如疟病之寒热往来,既有不移时刻,又似仲景小柴胡成法,正为此证一定不易之主方。

23、【方剂主治】小儿宿食、癖气、痰饮,往来寒热,不欲食,消瘦。

24、甘草,取其苦辛散寒,甘平除热,合而用之,能调寒热也。

image.png

25、一点不错,夫人,那人就是我。当时我已在那家旅馆住了两星期,在那期间,我医好了我贴身跟班的寒热症和旅馆老板的黄疸病,所以真的有人称我是一个妙手回春的医生。

26、色悦泽),其根,味辛,主腹中寒热邪气,利小便。

27、不伏水土,山岚瘴气,寒热如疟,并皆治之。

28、①本经逢原:蜀漆,即常山之苗,故本经治疟,及咳逆寒热,积聚蛊毒,功效与之相类。

29、盛,吐水无时节,其源为冷饮过度,遂令痼冷,脾胃气羸,不能消于食饮,食饮入胃,皆变成冷水,反吐不停者:赤石脂三斤,捣筛为散,服方寸匕,日三,酒、饮并可下之,稍稍渐加之三匕,服尽三斤。【主治】小儿脏腑怯弱,内受积冷,胁肋胀痛,呕吐痰逆,肠鸣泄泻,日夜频并,四肢困倦,面无颜色,肌肉消瘦,不进饮食;及疳气羸瘦,肚大青筋,口干烦渴,小便白浊,食不生肌,或发虚肿,寒热往来,或因食甘肥,虫动作痛,叫哭合眼。

30、又由于阴阳?脉交会于目内眦,入属于脑,故《灵枢?寒热病》有“阳气盛则目,阴气盛则瞑目”的论述。

31、【主治】产后蓐劳,寒热咳嗽,肌羸色悴者。

32、可见古代很早就已掌握用按摩疗法来治疗肢体麻痹不仁、痿症、厥症、湿症和寒热等症。

33、寒热酸、痛,四肢不举,腋下肿,马刀,喉痹,髀膝胫骨摇,酸痹不仁,阳辅主之。

34、又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五视烦恼为魔军,谓魔波旬有欲贪、不欢喜、饥渴寒热、爱着、睡眠、惊怖恐畏、狐疑惑、嗔恚忿怒、竞利争名、愚痴无知、自誉矜高、恒常毁他人等十二种魔军。

35、凡此下功,必于幽室静宅之中,远妇人女子,使鸡犬不闻声,臭秽不入鼻,五味不入口,绝七情六欲,饮食多少,寒热有度,虽寐寐之间,而意恐损失。

36、杜绾认为,这是因进来烈日曝晒,又下了骤雨,乃“寒热相激迸落”尔。

37、千古唯仲景得《本经》之秘,《金匮》治心气不足而吐血者,取之以补心;伤寒寒热互结心下,而痞而者,取之以泻心;厥阴之热,气撞心者,合以乌梅;下痢后重者,合以白头翁等法,真信而好古之大圣人也。

38、《本经》:主温疟狂易寒热,症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金疮。

39、至于病源不同,治当有异,固未可厚非;然伤寒化热,温病化寒,寒热之间的传变转化,往往交互错杂,难以绝对划分界线,必须见微知著,通权达变,决不可胶柱鼓瑟。

40、寒热阻滞便不舒,常灸天枢及肠经。

41、【附方】治瘴寒热:相思子十四枚。

42、本方与黄土汤均治便血,但有虚实寒热之分,本方所治之近血,属大肠湿热灼伤阴络;而黄土汤所治之远血则为脾气虚寒失于统摄所致。

image.png

43、寒热共投、补泻兼施、行守结合、升降相因、散敛相配、刚柔相济等配伍方法在方剂配伍减毒的理论中亦有广泛的应用。

标签: 寒热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寒热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38639.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