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详考:xiáng kǎo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详细考查。 清 曾国藩 《覆刘霞仙中丞书》:“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而古礼残闕若此,则其他虽可详考,又奚足以经纶万物。”
1、隋史盖缘汉志之文,未加详考,故以文登之山,误注于昌阳县下。
3、笔者曾因工作关系专门取道去江西省饶州市瓦雀坝地区探讨其根源和改姓起因,但老辈人三缄其口,年轻辈人懵懂不知,因时间无多,只好待今后有暇再行详考。
4、一带具体播迁情况因缺乏资料,故难以详考。
5、寅恪昔年尝作支愍学说考载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纪念论文集中,详考佛书合本子注之体。
6、然则《西清诗话》非独不详考事实,又并姓氏亦误也。
7、要成功就要周详考虑谋定而后动,一旦决定即雷厉风行一干到底,害怕失败什么都别干。
8、影片整体感觉温和,但是并未经过特别的周详考虑,具有某个时代的明显特征——着重艺术设计,欠缺情节建构,这一点通常就代表了现今的家庭影院电影。
9、一个复杂的模具,设计经过周详考虑,成功地克服了各种设计上的限制。
10、在《明史?黄道周传》中,称此人“志尚高雅,博学多通”,他在当时很有名气,人称“龙溪举人”,张燮著述非常丰富,有与明人袁表共同编撰的《闽中十子诗》,有辑录汉魏六朝诗文的《七十二家集》,还有讲述世界地理知识的《东西详考》。
11、这与宋史之言矛盾,宋史详考,元史不可考,宋时之?婆是否是爪哇国便不得而知。
12、俱摘取正文,分条详考,据经传以驳乖违,参班、荀以究同异;凡文有差讹,注近附会,一一析而辨之;甄综探讨,实事求是。
13、省常大师亦无著述问世,故其净土思想无从详考。元嘉二十四年殂,梁土思之,于峨公山立庙祭祀。
14、晋县志中关于魏征的文字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应有尽有;而馆陶县志却很难真正寻出一言;三是,地域认定:关于巨鹿下曲阳与馆陶的地域及历史沿革,晋州人说得对,馆陶人也说得不错,就是下曲阳不是馆陶,馆陶也没有“曲城”;四是,文物实定:晋州现有明代万历年间的乡贤祠和重修明伦堂碑两通,而馆陶至今尚未见到可证的出土实物;五是,遗址佐定:晋州境内现存纪念性的魏征祠,魏征墓,魏征故里、故居所在“魏家庄货”,魏征牌坊(俗称宰相楼),魏征出家为道处的紫云观,搜集佛学经典的藏经阁(普光寺)以及魏征的族兄魏收的墓等七处文化遗址,均有文字(图片)、传说和实地可查,老者回忆为证;而在馆陶境内所指之处却是出家为道的“寺院”、玉皇庙、压根就没有过的故居府第以及根本就不是他的“战友”的尉迟敬德栓马的两株奇槐,都难以令人信服;六是,口碑辅定:在晋州搜集、整理、出版了有二十七万字之多的《魏征的传说》,荣获国家、省、市多次大奖,而在馆陶除了魏征是其父和如夫人的“暮生”及“魏老道”的称谓之外,却不见更多的颂扬之语;七是,族人旁定:魏征的族兄魏收、魏澹,后人魏谟、魏玄同等十余位与魏征有关的巨鹿魏氏族人,在正史、方志和别籍中均有明文记载;八是,封爵钦定:魏征先后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巨鹿县男、巨鹿郡公,其父魏长贤在贞观七年(公元634年)被追赠定州刺史,魏玄同也曾被封为巨鹿县男,而封馆陶县男、任城县男者却是外姓、外地的他人;九是,世系划定:经过详考,魏征确属河北巨鹿魏氏,而不是由山东任城魏氏而来的馆陶魏氏;十是,堂号分定:魏征属“巨鹿堂”,而不是“大名堂”。
15、时天国覆亡久,东捻亦亡,远才等既丧复国望,复以年齿渐长,暮气日增,惰于博战,日惟避兵趋利,抄掠给食,以延旦夕之苟延而已,清以西捻近畿辅,兼诸省兵戈渐息,萃举国精锐,四集兜剿,西捻屡战不利,皆有散心,戊辰二月廿三日,战淮军提督郭松林、杨鼎勋、刘松山及豫军总兵宋庆等于直隶饶阳,大败,淮王仅以身免,清吏以阵亡报捷;六月,至山东境,兵势益蹙,十二日,至济阳之高桥,与清侍卫陈国瑞猝遇,不战而奔东南,国瑞乘胜逐北,次日,至齐东仁和镇,淮王将麾下八百余骑下马乞降,跪伏泣求,请贷一命,清吏以远才粤西旧人,不敢遽受,囚系之,表请处分,死耶生耶,史籍失载,不可详考也。
16、这正好说明,一些关乎政制发展的长远议题,须要周详考虑。
17、其著述长于旁搜曲证,多方详考,考证名物和典章制度大都精当,富有认真不苟、求真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18、公以垩灰题壁示云:“石某为禁约事:照得厥念无良,致婴雷霆之怒;所谋不轨,遂遭斧钺之诛。详考先王之道,洎乎烈祖之训,皆以刑佐德,俾人向方,则斧钺之诛,甲兵之伐,盖不得已而
19、外详考旧典,以副侧席之怀。
20、详考其词,乃张翥所作。
21、《宣示解泰边垂谢恩表》:“斯皆发於天意,感契人心,详考嘉言,允归圣德。
22、若要实现未来的鸿图,我们必须周详考虑及订定重点,确立香港2030的规划目标。
23、余于丁丑夏,自观察惠潮量移省会,因飞檄各郡县,搜采志乘,欲于案牍之余,详考风俗之淳漓奢俭,地方之广狭肥硗,以知莅斯土者之繁简难易,而广州郡志则缺焉。
24、宜详考验,皆可豫见,计定然后举事,费不过数亿万,亦可以事诸浮食无产业民。
25、天地君亲师何时合并在一起祭祀已不可详考。
26、一带,具体播迁情况因缺乏资料,故难以详考。
27、乾隆州县志、《大清一统志》谓境内无山,一例删驳,盖袭盐山旧志谬说而误(《寰宇记》东南八十里有盐山,盖据宋治所而言,旧志以与今治道里不符,谓东南境止三十五里,且无一山,付为无据,《一统志》及洪氏遂沿其误),不知盐、海二邑之名,本互为其主,盐山之山在海丰,而海丰之主名亦在盐山(即海丰镇),律川名从主人之义,非各归汶阳不足以既其实,故志盐山者不能不详境外之马谷,其不惮详考,非徒以经义所关,亦非蹈争墩之陋,所谓岂好辨哉,不得已焉者也(按民国又改海丰为无棣)。
28、自避难更姓以来,至我祖父辈见族居涣然,家乘未修,不胜感慨,俱殷然有志详考世系,纠其聚而统之不散,合其异而归之使同。林夕看到这个搞笑短信竟然是一个最不入流、业绩倒数第一,连试
29、是应详考,以徵蔑弃旧典之由。
30、乃详考诸史,作年谱冠於集首。
31、财政部长他侬说,实行浮动汇率制是政府经过周详考虑的,是解决国家经济问题的出路。
32、在这三十余年里,到底建了多少宫观,收了多少门徒,现已难于详考。
34、宋叶适《同安县学朱先生祠堂记》:“昔孔子既修述尧舜三代纪法垂后世,而黄、老、申、韩之流亦各自为书,学者荡析畔离,苟私所受,未有博深详考,务合本统也。
35、有言路振飞生于公元1590年者,未经详考,姑采用之。南朝宋鲍照《药奁铭》:“水玉出烟,灵飞生光。
36、法门文字如释迦谱(中略)皆详考合订,不敢一字私涉臆见。
37、还有一些软舞如《回波乐》《乌夜啼》《甘州》等,舞姿舞容已难详考。
38、不可未经周详考虑,妄提建议搅乱大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