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蠲除:juān chú 基本解释:[relieve; avoid] 废除;免除蠲除肉刑。——《史记·太史公自序》●详细解释:1. 废除;免除。《史记·太史公自序》:“ 汉 既初兴,继嗣不明,迎王践祚,天下归心;蠲除肉刑,开通关梁,广恩博施,厥称 太宗 。”《世说新语·政事》“ 贾充 初定律令”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充 有才识,明达治体,加善刑法,由此与散骑常侍 裴楷 共定科令,蠲除密网,以为 晋 律。”《南史·齐纪上·武帝》:“ 吴兴 、 义兴 遭水县,蠲除租调。”《花月痕》第十四回:“ 謖如 要送酒安席, 荷生 道:‘方説甚么套,都已蠲除,你又来犯令了。’” 孙中山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现今苛捐尽数蠲除,物价也渐便宜了,人民也渐富足了。”2. 清除。《史记·李斯列传》:“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一·汉宫老婢》:“我侍 张皇后 十二年,每伺后将入厕,为之洒扫,为之揭裙捧匜,蠲除粪溺。”★◎ 蠲除 juānchú[relieve; avoid] 废除;免除蠲除肉刑。——《史记·太史公自序》★免除。《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唐.元结〈大唐中兴颂〉:「蠲除妖灾,瑞庆大来。」
1、《晋书?孝武帝纪》:“以比年荒俭,大赦,自太元三年以前逋租宿债皆蠲除之。
2、臣以为此既违典彝旧义,且以拘挛小忌而废弘廓大道,宜可蠲除,于事为宜。
3、时民苦荒,租额以十万计,之翰力除其?,得以蠲除。
4、甲子,以比岁荒俭,大赦,自太元三年以前逋租宿债皆蠲除之,其鳏寡穷独孤老不能自存者,人赐米五斛。
5、《汉书?刑法志》:“其议律令可蠲除轻减者,条奏,惟在便安万姓而已。
6、便宜,蠲除苛烦,爱养士马,抚循百姓。
7、地辟天开,蠲除袄灾,瑞庆大来。
8、请自今遇灾,抚按官勘实,即与蠲除。
9、建初元年(76年),适逢太旱,章帝问他如何消灾,他便乘机进言,说这是冤狱不平所致,要求“蠲除禁锢,兴灭继绝,死生获所。
10、乃者邦畿之间,粟麦不稔,朕念兹黎庶,方议蠲除,自宜悉心,以副勤恤。
11、传》:“大汉初兴,详览失得,故破矩为圆,斫为朴,蠲除苛政,更立疏网。
12、今康、焉幸以支庶享食大国,陛下即位,蠲除前过,还所削黜,衍食他县,男女少长,并受爵邑,恩宠逾制,礼敬过度。
13、尔时尊者迦叶从坐而起。其从坐禁锢,一切蠲除。
14、汉元帝(公元前49~前33在位)以后,对法规进行了“蠲除轻减”的修改、整理工作。
15、《后汉书?杜林传》:“大汉初兴,详览失得,故破矩为圆,?雕为朴,蠲除苛政,更立疏网,海内欢欣,人怀宽德。
16、禁既蠲除,太尉张公、司徒崔公前后四辟,皆不就。
17、并乞重加湔洗,蠲除租赋,一切勿征。
18、一人呼嗟,王政为亏,宜一切还诸徙家属,蠲除禁锢,兴灭继绝,死生获所。
19、又力请蠲除额外赋税,留矿税银36万两以供军费。
20、擢潼川路转运使,盐酒虚额,久为民害,深请蠲除之。
21、中禁止富裕农户逃避徭役,逃避租赋。并乞重加湔洗,蠲除租赋,一切勿征。
23、【出处】南朝?宋武帝《江陵平加领南蛮校尉下书》:“每永怀民瘼,宵分忘寝,诚宜蠲除苛政,弘兹简惠。
24、请自今遇灾,抚按勘实即蠲除。
25、唐元结《大唐中兴颂》:“蠲除?灾,瑞庆大来,凶徒逆俦,涵濡天休。
26、性察,而嫉三司蠹敝尤甚,乃句计文簿,核其虚实,残租积负悉蠲除之。
27、传》:“大汉初兴,详览失得,故破矩为圜,斫雕为朴,蠲除苛政,更立疏网,海内欢欣,人怀宽德。
28、更愿放生弟子○○等,三障蠲除,福慧增长,三学增明,行愿宏固,自修定慧,为度众生。
30、《后汉书?鲍昱传》:“先帝诏言,大狱一起,冤者过半……宜一切还诸徙家属,蠲除禁锢,兴灭继绝,死生获所。
31、亦其禀之庭闱者(30),岁渐月染(31),涵濡之久而不自知也(32)。唐元结《大唐中兴颂》:“蠲除?灾,瑞庆大来,凶徒逆俦,涵濡天休。
32、《尚书?周书》等篇,也未见五服说,只在《康诰》中有“侯甸、男邦、采卫”的话,但揣其意,实指侯之甸、男之邦、采之卫而言,并不是“侯”,“甸”,“男”,“采”,“卫”各为一“服”。孝文皇帝感一缇索,蠲除肉刑……仁贤之政,流闻后世……发屋伐树,将为严烈,虽遇惩恶,难以闻远……郡为旧都侯甸之国,园庙出于章陵,三后生自新野,士要沾教化,黔首仰风流,自中兴以来,功臣将相,继世而隆。
33、一百六所谓俭者,非止财用,俭于饮食则养脾胃,俭于嗜欲则聚精神,俭于言语则养气息,俭于交游则洁身寡过,俭于酒色则清心寡欲,俭于思虑则蠲除烦恼。凡事省得一份,即受一份之益。
34、二十二年漕项,例至二十四年奏销,民逋请并蠲除。
35、闽自范汝为之扰,公私赤立,守在镇四年,抚绥凋瘵,且请于朝,蠲除福州所贷常平缗钱十五万。
36、地辟天开,蠲除妖灾,瑞庆大来。
37、两汉罢侯置守,蠲除曩弊,深协事宜,今因臣等,复有变更,恐紊圣朝纲纪;且后世愚幼不肖之嗣,或抵冒邦宪,自取诛夷,更因延世之赏,致成剿绝之祸,良可哀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