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难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27
更新于

辩难:biànnàn 基本解释:[retortwithchallengingquestion;debate]辩驳或问难互相辩难●详细解释:辩驳问难。《后汉书·范升传》:“互相辩难,日中乃罢。”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引》:“诵读之暇,徧取前人銓择辩难之旧……会为一编。”邹韬奋《萍踪忆语》三十:“我们知道他的脑袋里所积蓄的毒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时和他也讲不明白,所以在那个时候不想对他有所辩难。”★◎辩难biànnàn[retortwithchallengingquestion;debate]辩驳或问难互相辩难★辩驳质难。《后汉书.卷三五.曹褒传》:「作章句辩难,于是遂有庆氏学。」《三国演义.第六九回》:「子春反覆辩难,辑对答如流。」

1、在“辩即逻辑”的传统研究模式中,刘劭的“辩难”思想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

2、对持不同看法的同志进行了辩难。

3、宗炳复书,破斥慧琳的异见,遂和承天往复辩难。

4、难,辩难、驳问。

5、戊子岁,予由副贡充补官学教习,馆舍在阜城门右,得交同里章公君安,欢若生平,相得无间,每值馆课暇,即诣君安寓谈《三命》,彼此辩难,阐发无余蕴。

6、功利主义与义务论辩难

7、全文情辞慷慨,论议辩难,颇能动人。

8、文必正有苦难说,欲辩难言,不告而去,往京投年伯计文去。

9、与治今文经学的李育相辩难。

10、我与他辩难了一晌,幸亏他也没有坚持。

11、在戏曲创作诸问题上,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辩难。

12、滔滔逞辩难以理喻。

13、该诗在章法上关合极紧,构思巧妙,以同对方辩难开始,以回答对方意愿结束,中间则“前以杭之西湖陪说颍之西湖,后以欧阳之自扬移颍比己之自颍改扬,都有天然证佐,会成佳谈,构成绝唱”(汪师韩评语)。

14、戊子岁予由副贡充补官学教习,馆舍在阜城门右,得交同里章公君安,欢若生平,相得无间,每值馆课暇,即诣君安寓谈《三命》,彼此辩难,阐民无余蕴。

15、伦理学视角下安乐死合法化问题辩难

16、《五苦章句经》“人身难得,六情难具,口辩难中,才聪难致,寿命难获,明人难遭,直言难有,大心难发,经法难闻,如来难值。

17、第三部分,主要从神仙传说、发问辩难、高士思想、讽颂结合这四个方面来阐述两汉隐逸意识的表达方式。

18、其学术论著部分,辩难驳疑,不落窠臼,对汉、宋儒者解经之附会迂谬以及史书、古文句法修辞之疏误纰漏,多有批评订正。

19、章公君安,欢若生平,相得无间,每值馆课暇,即诣君安寓谈《三命》,彼此辩难,阐民无余蕴。

20、周育德等人认为沈汤之争并不存在,因为他们“素未谋面,无直接的书柬往还,没有理论上的互相辩难”,而且吴江派与临川派本身也不存在(《也谈戏曲史上的“沈汤之争”》,《学术研究》1981年第3期)】。

21、他著《与诸道人辩宗论》,与许多对顿悟之说有疑问的法勖、僧维、慧、法纲、王体元等人问答与辩难。

22、’此‘盛色而相?’,亦谓盛其辞色而相向辩难也。

23、对研究课来说,彼比辩难这种交流是最为重要和基本的。

24、坐而论道,玄思辩难,都是读《论语》的歧路。

25、故大较易为智,曲辩难为慧。

26、由于“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文体强烈的政论色彩,所以在结构方面潜在地存在着“辩难体”的特征。

27、辩难,驳正。

28、(同上书第342页)李邺嗣也称他为“梨洲先生高弟”,说在甬上证人书院中,他“身为举首,每亢首辩难,四座尽倾,发为文章,老气横厉,余尝心许夔献为足任吾道之重”。

标签: 辩难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辩难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39334.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