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梆子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46
更新于

1、拍摄的上党梆子戏曲片《斩花堂》。

2、上党梆子把行当分作须生、老生、小生、正旦、老旦、小旦、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九种,也和弋阳腔相同。

3、故也形成一个风格多样的梆子腔唱腔系统如山西有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陕西有同州梆子、中路秦腔、西路秦腔、南路秦腔,河南有豫东调、豫西调、南阳梆子,河北有直隶梆子、卫梆子、老梆子、蔚州梆子,山东有高调梆子、莱芜梆子等。

4、上党梆子的“三把”虽比乐憎爱分明的“调壮士”艺术性强,但也给人以僵硬之感。

5、虽然明抄本《迎神赛社礼节传薄四十宫调》和清抄《堂乐星图》都没有琴戏的记载,民国抄本《迎神赛社礼节文苑》有“请戏”二字还不是正文,墨迹不同,可是从王双云弟兄献出的咸丰八年抄录的队戏在剧本就有琴戏《捡柴》的全本和《送寒衣》、《送带》、《戏牡丹》、《招夫牌》的角单;乐户老人的介绍,绝不是从上党梆子中学习来的;况且在《迎神赛社礼节传薄四十宫调》所载的“恭盏队戏”中,《山伯访友》、《访友》、《周氏辱齐》、《送米》、《三元捷报》、《班超投笔》等剧目前,都有一个“戏字,这是否就表明是”琴戏“,为了和队戏相区别,而特意加上去的呢?

6、与河南梆子、上党梆子、蒲州梆子、莱芜梆子有一定的血缘关系。

7、上党梆子有一套独特的表演程式和艺术风格。

8、从这个“八音会??自乐班??职业班社”的发展,可以窥见上党梆子形成的一些线索来。

9、后来,不少专业上党梆子剧团,也常选一些平腔秧歌折子戏演唱。

10、又名雁剧,与中路梆子、上党梆子、蒲州梆子并称山西四大梆子。

11、清乾隆时期,上党梆子已是一个成熟剧种。

12、上党梆子因其产生和主要流布于秦汉时期的上党郡(晋东南地区)而行名。

标签: 上党梆子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常用造句

本文标题: 上党梆子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39378.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