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脉望:màiwà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脉望”。传说蠹鱼所化之物。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三》:“富贵之家,朱门空锁,榻笥凝尘,脉望果腹。”清曹寅《浣溪沙·丙寅重五戏作和令彰》词:“仙蠧何年成脉望,虾蟇抵死嚥隃麋。”★神话传说中蠹鱼所化成的东西。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二.支诺皋》:「据仙经曰:蠹鱼三食神仙字,则化为此物,名曰脉望。」

1、《脉望》曰:“以气摄精谓之药,以心炼念谓之火。”脉望馆藏《古名家杂剧》本,《杂剧十段锦》本。
2、《庄周梦》全名《老庄周一枕蝴蝶梦》、《破莺燕蜂蝶庄周梦》或《花间四友庄周梦》,有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脉望馆钞校于小谷藏本、《孤本元明杂剧》本。
3、赵的藏书室名叫“脉望馆”,珍藏着很多宋刻善本医书。
4、所遗书籍,大多系昔日赵琦美脉望馆所藏旧本,遂尽数赠给族曾孙钱曾。
5、所刊登之“鞠通夜听朱静,脉望朝游绿字香”行书对联,是其书赠友人之作。
6、不妨导脉望而登仙兮,引蠹鱼之来游。
7、美《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和《古名家杂剧》本、《元曲选》本。又《养生秘录?中黄内旨》、《脉望》等均载有此功法,文字略有不同。
8、此剧仅存明脉望馆钞校内府本,题目正名为:“赵廉颇伏礼亲负荆保成公径赴渑池会”。
9、现存的版本有两种,即明万历脉望抄校内府本和《元曲选》己集本。
10、湘旗兮芸舆(17),挈脉望兮驾蠹鱼(18)。
11、脉望馆抄校本《也是园古今杂剧》有《争玉版八仙过海》一剧,即演斯事。

12、大厅东侧藏书馆,名“脉望馆”,为3间小书房。
13、《脉望》曰:“呼吸真气,非口鼻呼吸也。
14、!倘若脉望馆主地下有知,也当瞩望于来者,含笑于九泉。
15、大厅东侧厢屋为三间小书房,即为“脉望馆”。
16、《襄阳会》存脉望馆钞校本,叙说三国时刘备的故事。
17、彩衣堂脉望馆内额枋、梁枋斗?俱施彩绘,还有沥粉堆塑,脊檩下及两边,施有木雕团鹤纹三福云、荷花形墩木、透雕花机等装饰。
18、脉望馆钞校本舆《元曲选》本,两者在剧情、人物姓名、曲词上有出入。
19、现存《元刊杂剧三十种》本和脉望馆钞校本。
20、和可亭韵云:“年年憔悴风尘裹,诗句都成脉望仙。
21、在主轴线的东侧,靠大厅,有书厅三间,为脉望馆。
22、在《中国戏剧史》“自序”中,他曾经透露过当时的困境,如:获悉明抄本脉望馆杂剧被发现,“原本仍为私人枕秘,不容问津。
23、有《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影脉望馆钞校《古今杂剧》本、《元曲选》本等。
24、有《脉望馆书目》。
25、他的诗集《脉望斋诗草》曾于清初刊刻问世。
26、现存《古名家杂剧》本、《古杂剧》本与《脉望馆钞校古今杂剧》本。
27、明高启《仙山楼观图》诗:“雾阁宵闲脉望飞,月明露重湿铢衣。
28、脉望窥星真异事,即且甘带亦多情。
29、史书称其“切脉望色,如见五藏”,“治病多奇中”,十分神奇。
30、《脉望》说:“内念不萌,外想不入,独我自主,谓之元神。
31、此剧今存的版本有脉望馆校藏《古名家杂剧》本、《孤本元明杂剧》本等。
32、杂剧见于《元刊杂剧三十种》、明赵琦美《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等,散曲见于元杨朝英辑《乐府新编阳春白雪》、《朝野新声太平乐府》等。
33、越人(扁鹊名)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34、从历史上的演出(反映在《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
35、现存有《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与《孤本元明杂剧》本。
36、有联曰:“鞠通夜抱朱丝静,脉望朝含绿字香。
37、这里的“鞠通”为古琴里的蛀虫,“脉望”为古书里的蛀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