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贬削:biǎn xuē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指古代对官吏的职务、称号等降级或削除。《三国志·蜀志·来敏传》:“前后数贬削,皆以语言不节,举动违常也。”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今日为宰相,明日有贬削为匹夫者。” 清 龚鼎孳 《岁暮行》:“有司纍纍罪贬削,緡钱难铸山非铜。”
1、《老学庵笔记》卷五:“元丰间建尚书省于皇城之西,铸三省印,米芾谓印文背戾,不利辅臣,故自用印以来,凡为相者悉投窜,善终者亦追加贬削。
2、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
3、旧制,官、阶、勋俱三品始听立戟,后虽转四品官,非贬削者戟不夺。
4、等排挤陷害,与其师钱谦益同贬削,继而罢归常熟。
5、由是楷怒,遣子鸿说恭曰:“尚之兄弟专弄相权,欲假朝威贬削方镇,惩警前事,势转难测。
6、以能言为长,以贬削为荣,以罢闲为乐,任意以尽言,而惟恐不给。
7、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17),少者百余人,人所赍操大放博望侯时(18)。到官未五十日,承诸使征求符牒二百余封,皆曰“失其限者,罪至贬削。
8、蜀志?姜维传》:“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
9、到官未五十日,承诸使征求符牒二百余封,皆曰:“失其限者,罪至贬削。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