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联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90
更新于

挽联:wǎnlián哀掉死者的对联。

1、鲍彤在挽联上写着永远怀念紫阳。

2、洁白的花圈寄托着哀思,上面覆盖着刘汉亲笔撰写的挽联。

3、郭风惠以泪调墨,向张将军献上了两幅挽联:“元戎陷阵,古今曾有几人,却为殉城怀阁部;处士虚声,辗转空劳三顾,勉将直笔叙睢阳”;“不成功,必成仁,临阵几封书,公私事业均遗我;国未亡,家未破,凭报一雪涕,生死交情敢负君”。

4、1927年春,在追悼吊唁夏超仪式上,参议员许行彬送挽联曰:“二十年谋生聚教训,惜无范蠡文种;一世养鸡鸣狗盗,谁为聂政荆轲”。

5、1929年潘达微在香港逝世,黄般若作挽联哀悼,其联曰:“似铁之苍,有如此江山无如此笔;其妙在化,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6、亲朋好友悼轴、挽联、挽幛、鸣鞭炮、焚香纸“开吊”。

7、北大校长蔡元培对其逝世深为悼惜,其挽联是:“南阮竹林游,家学不愆,方冀雕龙赓祭酒;北风万里感,楹书具在,会有雏凤展清声。

8、1933年9月病故于扬州,归葬仙女庙之郊大王庄(今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二站东侧),民国志士韩国钧挽联云:“向秀赋方成,惊闻笛声到邗上;江郎才未尽,尚留诗卷在人间”。

9、朱祖延为弟子撰写挽联道:“一生敬业乐群,庠序飞声,何遽敛魂随物化;卅载视余犹父,晨昏共事,那堪挥泪送君行。

10、赍志育贤良,含辛茹苦,伟绩丰功垂青史;丹心昭日月,鞠躬尽瘁,高风亮节励后人”,华师附中全体师生为他们尊敬的老校长呈上挽联。

11、熊全淹、曾宪昌、龙咸灵、吴熙载四位教授的挽联写道:“满天红霞照桑榆,先生无愧贤者;一江春水育桃李,后世长念高风。

12、进门的门垛上写着一副挽联,上联是“大好男儿光争日军”,下联是“精忠魂魄气壮山河”。

13、海公亲书挽联宝墨保存仙游博物馆。

14、四川各界送挽联一副云:“巴蜀颂名臣,斯人不负苍生望;关西传道统,夫子堪称汉儒贤。

15、泣别英雄”“深切怀念救人英雄”,一副副挽联寄托着人们无尽的哀思。

16、的挽联是,高志航英雄殉国,死之伟大,生之有威,永垂千古。

17、陈村牧在悼念陈敬贤的挽联上自勉道:我有发聋振聩志,当鞠躬尽瘁,勉助徽猷。

18、墓表南北面镌有挽联两副,其一为清朝兵部左侍郎杨颐所撰:“孤军支柱穷边,伤哉为国捐躯,万里未能收战骨;几辈逍遥海上,恨不藁街悬首,九原何以谢忠魂”。

19、孤舟”,是诗人所居,呼应题中“宿”字,孤舟夜雨,独宿怀人,此情此景,何等凄凉,怎不令人愁肠百结呢?1945年春,在宿怀县军民追悼大会上,亲笔写下了悼念彭师长的挽联:“雪照乾坤,惊散群雁难归;枫满江淮,摧去日影西落。

20、邓福兰想起刘主席革命一生,落了个千古奇冤,崇敬和怀念之情油然而生,她笑对丈夫说:“德明!在为小翎举行的追悼会上,她亲笔写下一幅挽联:“血溅法兰西,魂断自由梦”,横批是:千古奇冤。

21、这副王首道为战友袁国平所作的挽联,高度概括了袁国平一生的不朽功勋。

22、讲解员讲解了鸦片战争如何引起,主战派如何浴血牺牲,关天培为国捐躯,遗体运到广州,林则徐开棺看别,写了挽联哀悼:“六载固金汤,问何时忽毁长城,孤注空教公尽瘁,双忠同坎坦,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

23、戚扬善书法,能诗文,曾为盛陵吉生布厂题匾额,在安晶籍工商巨子徐吉生作古时又为之其写讣告、挽联,此外还为《山阴白洋朱氏宗谱》写过序言。

24、1917年5月,章太炎与孙中山等人又发起陈其美灵榇归葬吊唁活动,章亲往吊唁,并奉献了这副挽联。

25、吉伊俦、包淑芳夫妇逝世后,子女特撰挽联曰“数代笔耕延袭,丹青墨宝硕果存世;一脉学识相承,诗书礼乐渊源传家”。

26、该会筹备处所收挽联至昨晚止,已有数百付,除本督坐办王司令及其它各机关团体领袖或个人所送外,并有外侨送者数十付,以一律悬挂会场。

27、相反的是巫山怪医的后人,—代神医干面女华陀公孙茵茵,既没有派人前来吊唁,也没有送上挽联。

28、去年郝市府传统挽联发了4700件,近400件喜庆祝贺的中堂、镜屏、喜幛。

29、各界人士致送挽联、花圈,备极哀荣。

30、发表悼念文章,并送挽联:“硕望重乡邻,仰无愧,俯无怍,遗憾亲者事仇,生死难忘,易箦弥留存隐痛;热情参议席,老益壮,穷益坚,策励国人杀敌,是非不苟,临风追悼共含悲。

31、前教育部部长景太昭亦前来致祭,并送了一幅挽联。

32、三是一些将士战死后,社会各界所写的挽联、悼词,文辞优美,感情真挚,有拱璧之贵。

33、也曾放浪形骸,写下了许多红香翠软的文字,如《佛桑馆诗文》、《挽联集》、《延春室诗话选》等。

34、登山临水,独行吟啸,忘情翰墨,寄兴丹青,敦佛悦道,诗酒风流,精神往来于天地之间。高阳过世,友人挽联云:“文章憎命达,诗酒风流李太白;才学著书多,古今殷鉴罗贯中。

35、七曾国藩一生以很会写对联而自鸣得意,是大清朝著名的“对子”发烧友,他的楹联涉及喜庆、哀挽、题赠及山川名胜等,尤以挽联著名。

36、用挽联方式悲悼亲朋好友是中国语文的一个传统,不过,坦率说,金大侠的这一挽联干枯寡趣,意味索然。

37、同乡黄菽民有挽联云:“参笔政、军政、财政,亲创共和,后克强(黄兴字)又弱一个;羡工诗、工书、工画,自成名家,与公望(黄公望)同足千秋”。

38、事情虽然距离今天不久,但却也谣传烽起,或者说小凤仙那两副挽联是别人伪造的;或者说小凤仙还一身稿素参加了蔡松坡的追悼会,成为全场注意的中心。

标签: 挽联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造句大全

本文标题: 挽联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39920.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