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地券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38
更新于

买地券:mǎidìquà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古代置于墓中的地契。用石、砖、铁、木等刻写。内容是记死者所买墓地的四至、价钱、证人和不许侵占等语。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买地券》:“今人造墓,必用买地券。以梓木为之,朱书云:‘用钱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文,买到某地’云云。此村巫风俗如此,殊为可笑。”

1、买地券灰陶质,券文阴刻并涂朱。

2、幽契又称“墓别”,亦称“冥契”、“买地券”。

3、从出土的器物分析,如铁铧、铁镢等器物和买地券上宋思义、陈子玉等汉人姓名,说明墓葬中当有主要从事农耕的汉人。

4、此外,有《朱曼妻薛氏买地券》、《杨绍买地?》和《咸宁四年吕氏砖》等特殊用途的作品。

5、此外,还有鹿寨镇小竹山村鸡冠山汉墓群,有汉墓40余座;江口乡水碾村大村的南北朝古墓群(出土“买地券”)。

6、此外,还有一些“买地券”。

7、墓内随葬白瓷瓶3件和买地券1方。

8、根据墓主人随葬品买地券上的记载,年代为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这具特殊的纸扎棺材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9、在一些帝王陵和世家豪族墓中出土有买地券和墓志?墓志有石制?砖制和铅制的。

10、开始就有墓志及与墓与形式相类似的瓷质买地券的烧制。买地券上所写购买的土地都是死者所

11、出土之石砌拱门(石门)、甄谦买地券和甄凯墓志,对研究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12、《安徽出土历代买地券研究》等。

image.png

13、估计西汉时期大约尚无买地券。

14、《隋唐五代买地券丛考》,《文史》2007年第2期。

15、《六朝买地券丛考》,《文史》2006年第2期。

16、买地券的用材因时代不同而有变化,东汉时地券仿简策之形,多刻于长条形铅板上,也有用玉板或陶柱者。

17、买地券”记载着买地卖地缘由,相当于今之契约文书。

18、买地券”高40厘米,宽38厘米,厚5厘米。

19、出土的买地券在清末才受到金石学家们的注意。

20、据南宋周密《癸辛杂识》记载,当时造墓必用买地券,券以梓木为之,朱书其上。

21、其中,出土的两方买地券,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2、买地券是一种特殊格式的镇墓文。

23、主要藏有西汉铜钫、西汉牛纽三足鼎、汉代大玉壁、汉代彩绘漆碗、东吴天册元年买地券、东吴佛像镜、东晋鸡首罐、蛙形水盂、宋代青釉瓷枕、元代铜权、明代琉璃建筑构件及大量铜镜、陶明器、玉器等。

24、字、彩绘图案,以及墓志,买地券上书有朱砂字、黑迹,洁除时要特别注意,切不可急于水洗表土。

25、许多墓中还出土砖或铅质买地券,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情况。

26、买地券是墓主对墓地拥有所有权的法律文书。

27、买地券”关于四神(兽)或以天干表四至的记载,以及神祗的表述,跟传统的风水观念、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上编相比,下编写得更充实也更从容,隐语与赋体、赋与颂、人物像赞、俳谐文、告地书、买地券、镇墓文等等。

28、墓室后面各设一层台位,安放买地券。

29、开始就有墓志及与墓与形式相类似的瓷质买地券的烧制。

30、张传玺先生就契约史、买地券断断续续进行了近四十年的研究,颇有心得,积腋有裘,汇集成册。

31、是买地券中的冢墓专职神仙。

32、据墓葬买地券砖文字记载,为金大安二年(1210)董坚墓。

33、许多券文都说,当墓主确立起对地的所有权之后,便可不受鬼神的侵犯,这正是用买地券随葬的原因所在。

34、买地券”的物质载体和使

35、券文中清楚地打着道教迷信的烙印,有的还画有符,说明当时把买地券作为压胜和迷信之物。

image.png

36、魏晋以后的买地券逐渐迷信化,史料价值也降低了。

标签: 买地券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买地券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0046.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