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署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03
更新于

县署:xiàn shǔ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县级行政单位执行公务的处所。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泰山秦篆十字残石》:“ 秦 李斯 篆书,在 泰山 顶 玉女池 上……后人摹刻 岱庙 ,邑人 聂剑光 又勒於县署土地祠。”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凡事取决于县长和革命民众团体的联合会议。这种会议,由县长召集,在县署开。”

1、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世间??纤小之夫,专以此为能,谓文章不可说破,不宜道尽,遂訾人为刺刺不休。

2、从历史上看,历代五朝及什邡治守都注重对留春苑修复增补经营,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什邡复肢,县署为紫极观,留春苑作为县署一隅,种植花木,名为“西圃”,圃外对城墙,墙身为灰土版筑,明正德上(公元1513年),知县梁迁易土为砖。

3、其乡小者,县署啬夫一人。

4、设山长1人,主训课事,每年由县公署聘请;斋长2人,管院中庶务,由士子公举经县署认可。”清冯桂芬《改建正谊书院记》:“招诸生之?,若而人宿院肄业,以年较长者一人为斋长。

5、古墨斋,在宛平县署。从此外表肌理,也可证之为明代古墨。

6、4月29日,武以请杜商事为名,诱杜至县署擒拿押监,并历陈杜之罪行,报省府请求处决。

7、吾等赴县署鸣冤,而县官置之不理,遂赴府署伸理,而知府亦然,无奈始赴大人辕下。

8、《潍县署中与舍弟书?五》:“百川时文,精粹湛深,抽心苗,发奥旨,绘物态,状人情,千回百折,而卒造乎浅近。

9、父文炳,曾在县署任刑名师爷

10、;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虽生知安行之圣。

11、光绪十三年(1887年)县丞陈问淦重建县署,大门两楹,仪门三槛,大堂三楹。

12、皇帝闻其事,敕封蔡嵩、蔡岑为孝义灵椿王,立灵椿祠于县署后(今县宾馆处),塑二公之于祠内,春秋祭祀,县宰上任亦先行拜谒。

13、县署堂廨因地震倾危,他主持对内堂进行整修,加盖小屋数间以藏案牍,新建厅堂三间,命名“景范堂”,以志学习范贞节先生釜鱼甑尘、清白守节、好廉自克之风,作为考治讲政之所。

14、后遂称州、府、县署为琴堂。

15、在过去的县署(今县政府)二堂的东面,有一紫荆轩。

16、县署王府间的那条南北路于是被时人称为县西巷。南京证券云南北路营业部就是刘宝春的开户所在地。

17、于小钉子(绰号)在同盟会会员段右军策动下,攻克开原县城,“焚县署,放监狱”,“官兵均鸟兽散”,赵尔巽派兵镇压,“鏖战一日”,起义军“弹丸告竭”退出

18、后归数年,县署?大度亭长。

19、弘治二年(一四八九)书喜雨亭记在县署司狱司。

20、带领70余人潜入冠县城,劫牢反狱,焚烧县署,杀死县官。

21、1929年1月,景星设治局升改三等县,县署驻景星镇。办事处驻景芳路168号,面积10平方千米,人口8.4万。

22、1912年夏,县署开会追悼,葬遗骸于双路亭福建山并建祠以祀。奇山碧水、古宅民居、石桥古塔、摩崖碑刻、路亭古训景点

23、’”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

24、可惜他英年早卒,道光二十一年(1841)八月十二日,“暴疾捐馆”于丹阳县署,年仅五十岁。

25、浮碧流光间,君予谁熠熠明珠,斜倚熏笼边,尔为谁坐到天明?县山,即浮碧山,又名浮鳖山、珠山等,原为慈溪城的县署之山。

26、称典簿,县署则仍称主簿。

27、原游洋兴化县署县堂前的《戒石铭》随县署迁往湘溪而迁移到湘溪,今涵江区新县(古湘溪)镇政府保存着原存游洋县署的《戒石铭》。秉公办事,廉政为民,是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对为官者的要求,宋太祖要求府州、县勒《戒石铭》于堂前,其铭是:“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28、1924年王景祥在诸城访得失佚之石,并加以拼合,后移至诸城县署。

29、(《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0、巫罗俊,字定生,号青州,生于隋开皇二年壬寅(即:公元582年)四月初八日丑时,殁于唐麟德元年甲子(即:公元664年)八月十一日已时,享寿八十有三,原葬镇西天兴观后竹筱窠。其后人为永远悼念这位先祖,曾在镇西天兴观后竹筱窠县署(现县政府所在地内)左侧建有“巫青州公祠”,俗称(土地庙)称巫罗俊公为土地神,庙中祀有巫罗俊公及柴、纪二夫人遗像,供各界朝拜。

31、《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夫束?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怀千古者,亦所在多有。

32、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的诗句。

33、《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宋自绍兴以来……百姓莫敢言喘,放翁恶得形诸篇翰以自取戾乎!

34、县署内历设儒学教授、莆禧仓副史和河泊所巡检司、僧纲司、僧会司、道纪司等。

35、原城垣四周按方位筑有锦屏、瑞虹、宝婺、壁月、环带、嘉鱼、保安、弦歌八座城门,城门上均有城楼与月城;城内街巷交错,路面皆有青石板铺就;以县署为中心,四围建有城隍庙、水府庙、孔子先师庙、普济寺、万寿宫、紫阳书院、试院、翰林公署等,曦晨日暮,风铃声声。

36、庞树柏在县议会拍案而起,要求给农民减免租税,撤除县署如狼如虎的差役

37、现在村中还保存清朝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所立的“当官示禁”碑,禁文内容主要是保护乡民利益,如有盗窃而被擒获者,轻者处罚赔偿、示众;重者则送县署究治

38、硕径入县署,召百姓慰安之,众皆感悦,刻石纪其事。

39、当地团防局大为惊惶,立即向县署求援

40、江东路有接官亭街),大小官员、绅耆近百人在亭前为李星沅接风洗尘,在县署设宴款待

41、而把各堡富户集中到县署做工作让富户出粮,完成了2700多石义粮。

42、率以功名富贵自许,而梦孙言独如此,烈祖以为不情,不之许也,求不已,而补天长令,烈祖先持告身示之曰:今日受此,明日趋走庭下矣,此素志矣,庸何伤,乃授之,至天长,吏白县署正寝有淫厉,不可居,梦孙不从,是夕,果有怪并出,梦孙起焚香曰:梦孙受命为令,常治事于此,鬼神有祠庙丘垄,胡不各归其所,吾行不欺暗室,奚畏君等,语讫,皆敛迹,梦孙治线宽简,吏民安之,逾年,弃官去,县人号泣,送之数十里,还家,事继母尽孝,早暮洁衣冠,视膳羞,母食彻,为诸生讲礼,凡至疑义,辄敛衽曰:此科先儒犹多异同,梦孙安敢轻言诸君自择所长可也。

43、三次“发轿”抓旗活动,第一次安排在县署门前大街上,第二次安排在上阳村大屋家大坪上,第三次安排在游行将要结束的竹头上巷口大街。

44、初囚于番禺狱中,旋转解水师提督李准处,严刑审讯,英勇不屈。不久,他不幸在醴陵被捕,转解萍乡县署,严刑拷打,皮肉俱裂。

45、(古湘溪)镇政府保存着原存游洋县署的《戒石铭》。

46、设山长1人,主训课事,每年由县公署聘请;斋长2人,管院中庶务,由士子公举经县署认可。

47、知县时,兵荒马乱,民苦徭役,他详免一切杂派;县署尽力而为,捐出薪奉,弥补地方财政赤字。

48、唐圣历二年(699年)福清置县署,称万安

49、《上海宝山等县失守由许乃钊带兵驻剿折》:“初五日有匪徒直入上海县署戕官之事,遂返棹折回新闸地方。

50、明洪武元年(1368),长洲县署置此,故称长洲县前,民国初改今名。

51、县署中人见天主教士,无不侧面而轻足。

52、范宝昆跑到救济院里敲诈勒索,独妍断然拒绝,惹得范宝昆发火,幸得冒银南来打了圆常独妍气得闯伪县署找钱少坤告状,钱以往不止一次遭独妍奚落,早已对她怀恨在心,见到独妍,不阴不阳给她碰一个软钉子。

53、至于席片,始有定额:每年,府、县署凉棚茶席二千三二百条,宛博林三驿每壹百条,府考八百条,院考六百条,县考三百条,教场、院府考五四百条,至有贡差换仓,以及摭抚宪阅兵,另酌办理。

54、明、清时期,府、州、县署名房书吏的通称。

55、南海县署也从广州迁至佛山。

56、以学署做王宫,县署做元帅府。

image.png

57、明成化元年(1465年),“改修庙学,创建行台”,其后“建造正厅、幕厅,樵楼、监狱”,当时“土旷人稀,县治规模狭小”,县署“编竹为墙,垒土作阶,朴陋苟简”。

58、这种会议,由县长召集,在县署开。

59、此外,韩对重修萧山县署、试院,设恤嫠会、蒙养义塾等,均予资助

60、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近日写字作画,满街都是名士,岂不令诸葛怀羞,高人齿冷?

61、此外,寅宾馆、惠民局、税课局、巡检司等,设于县署附近。

62、县署6房案卷均漂没,毁田无数,有赈济。

63、金乡县署典史梁玉振亦“密请缉贼”。

64、1911年,因府县同城,裁除县署,留府,设顺庆府知事公署。

65、1926年1月16日晚,孙传芳密令江阴县署斩决。

标签: 县署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常用造句

本文标题: 县署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0271.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