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王昌龄:wáng chāng líng 基本解释: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年间进士。曾任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后因世乱还乡,被杀。诗作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气势豪迈。长于七绝,被称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闺怨》等。有《王昌龄集》。●详细解释: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年间进士。曾任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后因世乱还乡,被杀。诗作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气势豪迈。长于七绝,被称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闺怨》等。有《王昌龄集》。★4 着作 生平生约于公元698年,死于756年,是江宁人,字少伯,大家又叫他王江宁,是盛唐的着名诗人之一。 简介于唐玄宗十五年(727年)成为进士,并为补校书郎,在玄宗二十二年,也就是(734年)进入中博学宏词科,后来被调职去做汜水尉,其诗与高适及王之涣齐名,也同王维、李白互有交流,因为擅长写边塞诗的雄伟壮阔之景,及宫怨、闺怨和送别诗,因此又叫他诗家天子或叫他诗家夫子,擅长七绝诗,后遭贬至龙标,后来大家又叫他王龙标,直到玄宗四十五年因为动乱,安禄山起兵,于是他匆匆回到家乡,却在不久后遭刺史闾丘晓杀害,五十八岁就死了。 评价人称「诗家天子王江宁」 着作其代表作非常之多,例如:芙蓉楼送辛渐、山行寻隐居不遇、还山贻湛法师、秋思、送乔林、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贻之作、与苏卢二员外期游丈八寺而苏不至因有此作、过香积寺、秋日、咏青、送别、登城怀古、送邬贲觐省江东、题上人房、采莲曲、客舍秋霖呈席姨父、从军行、见谴至伊水、寄欢州、塞上曲、塞下曲、闺怨、春宫曲、出塞、长信怨、芙蓉楼送辛渐、同从弟南齐翫月忆山阴崔少府、昌龄诗集,存诗有一百八十多首。其《出塞》一首「秦时明月汉时关」,明李攀龙曾推为唐诗压卷之作资料来源:网路 ★人名。(公元690?~757?)字少伯,唐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开元进士,任校书郎,绪密而思清,然不护细行,晚年贬龙标尉,世乱还乡,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工诗,尤善七绝,多写边塞哀愁和闺中幽怨,气魄雄伟,手法细腻。 目录
1、开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龄自岭南北归,经襄阳,与浩然重聚,相得甚欢。
3、从表现形式上看有四言诗,如《诗经》中的《关雎》、《君子于役》、《蒹葭》,三国曹操的《观沧海》;五言诗如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杜甫的《春夜喜雨》(五律)、《望岳》(五律),李白的《秋浦歌》(五绝)等;七言诗如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七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七绝),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七绝),杜牧的《赤壁》(七绝),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七律),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七律),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七律),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七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七绝)等;杂言诗如唐代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4、开元15年进士,与王昌龄同榜。
5、唐代大诗人李白闻王昌龄贬谪龙标(即今黔阳)时写下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不朽名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6、王维“秦川一半夕阳开”,在乐府名《相府莲》,讹为《想夫怜》;“秋风明月独离居”为《伊州歌》;岑参“四去轮台万馀”为《蔟拍六州》;盛小丛“雁门山上雁初飞”为《突厥三台》;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为《盖罗缝》;张仲素“亭亭孤月照行舟”为《湖渭州》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为《梁州歌》;张祜“十指纤纤似笋红”为《氐州第一》;苻载“月里嫦娥不画眉”为《甘州歌》;无名氏“十年一遇圣明朝”为《水调歌》:“雕弓白羽猎初回”为《水鼓子》,後转为《渔家傲》云。
7、唐王昌龄《夏月花萼楼?宴应制》诗:“赐庆垂天泽,流欢旧渚宫。”唐王昌龄《夏月花萼楼?宴应制》诗:“玉陛分朝列,文章发圣聪。
8、唐王昌龄《塞下曲》之四:“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10、唐王昌龄《段宥厅孤桐》诗:“槁叶零落尽,空柯苍翠残。
11、王昌龄贬龙标过常德的诗歌创作
12、高适、王昌龄、王维、崔颢都是他的朋友。
13、王昌龄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诗人,单就他的绝句而论,写送别、留别的就不少,而且还都写得情文并茂,各具特色。
14、如唐朝李益《宫怨》之化自王昌龄。
15、摘要相对于李白、王昌龄为代表的盛唐绝句,杜甫绝句呈现出新的审美特点:谐趣之美、俗趣之美、理趣之美。
16、唐王昌龄《乌栖曲》:“白马逐朱车,黄昏入狭邪。
17、唐王昌龄《小敷谷龙潭祠作》诗:“沉淫顷多昧,檐宇遂不葺。
18、唐王昌龄《送人归江夏》诗:“晓夕双帆归鄂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19、僧人遍照金刚所作《文镜秘府论》已述及王昌龄评诗之语。
20、盛唐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21、王昌龄《长信秋词》:“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22、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诗人,他不仅创作了大量雄浑豪迈的边塞诗和委婉含蓄的宫怨诗,而且还创作了大量内容丰富脍炙人口的送别诗。
23、王昌龄李益边塞诗比较
24、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之一:“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逼近沙市,幸福闸发生较大面积散浸,需要迅速查清漏洞,排除险情。
25、唐王昌龄《送欧阳会稽之任》诗:“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
26、王昌龄倡导的是情景交融的理想化的诗歌,这样的交融也是唐代大部分诗歌的主要特点。
27、其他诸如李颀《听安万善吹?篥歌》“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王维《洛阳女儿行》“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杜审言这《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岑参《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韦应物《东郊》“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周志蕙《柳》“丝丝愁绪随风乱,濯濯丰姿著雨妍”……无不寄托着历代诗人个人情感经历和生命体验。
28、唐王昌龄《夏月花萼楼?宴应制》诗:“赐庆垂天泽,流欢旧渚宫。
29、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登科。
30、唐薛用弱《集异记?王涣之》:“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焕之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
31、后寓鄂渚(今湖北武昌),招王昌龄、张偾同隐,见唐才子传。
32、因此,王昌龄的送别诗并非一般的应景之作,更非无病呻吟、舞文弄墨的文字游戏,而是诗人情感的坦诚流露、灵魂的真实写照。
33、唐王昌龄《夏月花萼楼?宴应制》诗:“玉陛分朝列,文章发圣聪。
34、如王昌龄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