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话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15
更新于

入话:rù huà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话本小说中的一种结构。以引子的形式,用于每篇话本之首。体裁不一,多为诗词韵语或小故事,是说话人在叙述正文之前,为了候客、垫场、引人入胜或点明本事之用。后代拟话本亦沿用之。《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适来小子道这段故事,原是入话,还未曾説到正传,那正传却也是个僕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看官,而今且听小子先説一个好笑的,做个‘入话’。”2. 指引入正题的话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所以他将计就计,以推命做个入话,唆他把女儿送入空门,取他做了徒弟。”★宋、元时说书人于开讲前,先以一小段故事或笑话作引子,再导出正文,称为「入话」。《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适来小子道这段小故事,原是入话,还未曾说到正传。」也称为「笑耍头回」。

1、《二刻》卷十四《赵县君乔送黄柑,吴宣教干偿白镪》:入话叙夫妇设圈套骗钱财事,见《广艳异编》卷之十五《?诡部?临安武将》;正话叙宣教郎吴约中美人计事,见《广艳异编》卷十五《?诡部?吴约》。

2、用于修饰或说明使用模式识别技术的声控装置,并要求操作者先给机器送入话音模式样板后,才可进行字词识别。

3、中国现代文学中,从精英学到通俗文学都使用了入话的手法,催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技巧的革新。

4、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是“入话”,在外国古典小说中是“故事套故事”。

5、为了延迟正文开讲时间,等候听众,并稳定早到听众情绪,因此吸收了变文中押座文的经验,在正文之前,用一个引子即「入话」做开场,就是或吟诵几首诗词,或讲述一两个小故事,它们大都和正文意旨有关,便于互相引发,当时人称这些引子为「得胜头回」。

6、全文分六章对山地城市住区外部空间评价研究做阐述: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及意义,通过对山城重庆的一些住区的场地高差统计引入话题,说明外部空间对于山地住区设计的重要性,界定研究范围,确立研究的技术路线,明确研究目的,建立研究框架。结合试验结果,提出中孔泄槽以等宽或微收缩为宜、表中孔最优坎高差应大于中孔水流的主流水深、跌坎形式的选择应结合具体工程特点等建议。

7、入话里可能包含著大众的心理、作者的修辞、社会的倾向,以及市场经济的多元现象、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等。1我现在生活,工作很无趣。为了增添情趣,我时常对丈夫讲些以前客户们的故事。

8、入话”里颇有些好的,如“梅妃”、“绿珠”、“鱼篮观音”、“白螺女”。

9、引诗和议论之后,首先讲了个入话故事:“如今且把一个坏的朋友说来做个话头,再说佳人才子的正文。

10、作为《初刻》卷三十二入话的《投桃录》与《情史类略》卷三《江情》情况同此,前已曾论及,此处不赘。

11、在艺术上华文漪还有一个突破,就是将昆曲表演融入话剧演出。

12、《剪灯余话》给后世文学带来不少影响,如《连理树记》被《情史类略》收录;《田洙与薛涛联句记》被收入《艳异编》卷之四十鬼部五,还被采作《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的入话。

13、游戏一开始可以填入话来当作牌子,可以截个图恶搞一下你的朋友哦。

14、比如,临场演述时为了等齐后到的听众,正文之前必须先加一个小故事作“入话”,以至市人小说形成一种特定的格式,后来成了案头文学时也承袭不变。

15、入话里可能包含著大众的心理、作者的修辞、社会的倾向,以及市场经济的多元现象、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等。

16、摘要中国古典小说中的话本小说,逼真描绘人们生活与文化,通俗而?实,接近当时社会文化的实况;其中入话扮演引导大众进入正话的关键角色,充分显现大众艺术的特徵。

17、小说的体制,并加以完善,题目用两句相对偶的句子组成,入话诗、入话、头回、正回、篇尾诗相互配合,意图明确,脉络贯通

18、茶具拿出泡茶,客人边称赞茶具边进入话题。

19、把花果茶冲泡好后,加入话梅略拌一下,等3分钟左右,就有一杯好喝的蜜饯花果茶了。

标签: 入话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造句大全

本文标题: 入话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0722.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