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练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04
更新于

阿练:ā lià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对僧道的昵称。《隋书·五行志下》:“ 开皇 末, 渭南 有沙门三人,行投陁法於人场圃之上。夜见大豕来诣其所,大豕从者十餘,谓沙门曰:‘阿练,我欲得贤圣道,然犹负他一命。’言罢而去。”参见“ 鍊师 ”。2. 南朝 梁武帝 的小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梁武 小名 阿练 ,子孙呼练为绢。”

1、(中略)二十四指横布为肘,竖积四肘为弓,谓寻;竖积五百弓为一俱卢舍,一俱卢舍许是从村至阿练若中间道量,说八俱卢舍为一逾缮那。

2、《大日经疏》卷三云(大正39?616a)∶‘阿练若,名为意乐处,谓空寂,行者所乐之处。

3、共有十二法?(1)治于阿练若乱心病之七十二种法。

4、具神通者的意念势力,也能令他在梦中见种种事,如大迦多衍那以意愿势力,令娑婆剌?王等梦见异事;阿练若仙人以意愤势力令吠摩质利王梦见异事。

5、又,在经首‘治阿练若法’题下,附记有‘尊者舍利弗所问、出杂阿含阿练若事中’之句。

6、阿练若处诵读方等。

7、又如阿练若仙人意愤势力,令吠摩质?利王梦见异事。

8、有欲;利根;能诵义句,能正受能为人解说;能令受者有威仪恭敬,有说法者能如法教;无斗诤相言,在阿练若处,爱敬阿练若处;是名五法。

9、又作阿练若、阿兰那、阿兰?、阿练茹、阿兰攘,略称兰若、练若。

10、’【又】菩萨修行之四法也:一不舍菩提心,二不舍善知识,三不舍堪忍爱乐,四不舍阿练若。

11、因此,最早的佛教僧园,叫做“阿兰若”,又译作“阿练若”、“阿兰若迦”等,意译为“丛林”、“寂静处”、“空闲处”、“远离处”、“无诤处”、“空家”等,指远离村落的树林中寂静的空地。

12、虽言去聚落一俱卢舍为阿练若处,亦须离斫伐处也。

13、即:(一)阿练若(无诤声,适修行之闲处),(二)乞食,(三)一处坐,(四)一时食,(五)正中食,(六)不择家食,(七)守三衣,(八)坐树下,(九)露坐闲静处,(十)着补衲衣,(十一)在冢间。

14、本经主要在说明行者于阿练若处修禅时,心身发生种种钿时的对治法。

15、根据本书〈后序〉所述,本经乃沮渠京声于于阗国衢摩帝大寺金刚阿练若住处,由佛陀斯那所授而忆诵于心中者。

16、斗诤相言,不在阿练若处,亦不爱敬阿练若处,优波离!

标签: 阿练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常用造句

本文标题: 阿练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0852.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