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虿尾:chài wěi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虿的尾部。虿尾末端有毒钩。比喻毒之所在。《左传·昭公四年》:“ 郑子产 作邱赋。国人谤之,曰:‘其父死於路,己为蠆尾,以令於国,国将若之何?’” 杜预 注:“谓 子产 重赋,毒害百姓。”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诗:“曾经触蠆尾,犹得凴熊轩。”2. 借指蝎子。 清 曹寅 《题朴仙画<五毒图>》诗之二:“老蟇皤腹不避人,蠆尾爬沙白昼出。”3. 即虿发。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戏赠》:“细看卷蠆尾,我家真栗蓬。”参见“ 蠆髮 ”。4. 比喻书法上的“趯”笔。亦泛指书法遒劲。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龙管润霜,游兹蠆尾。” 清 陈维崧 《刘逸民隐如》诗:“蠆尾与银钩,错落铺黄绢。”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传卫》:“家擅银钩,人工蠆尾。”参见“ 蠆尾银钩 ”。★蠍尾。因其有毒,故比喻为害人者。《左传.昭公四年》:「其父死于路,已为虿尾,以令于国,国将若之何?」《三国演义.第九一回》:「纵虿尾以兴妖,恣狠心而逞乱。」
1、银钩虿尾,敦煌索靖。
2、接下“梦断刀头,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就续写他好梦难成和写信寄情的举动,以继续抒发自己的相思之愁。
3、索靖则以为己书如“银钩虿尾”。
4、传芝草而形异,甚矜其书,名其字势曰银钩虿尾。
5、散骑常侍张芝姊之孙也,传芝草而形异,甚矜其书,名其字势曰‘银钩虿尾’。
6、所作小说颇多,仅长篇即达十余部,如《泣路记》、《近十年之怪现状》、《民国春秋演义》、《电世界》、《模范乡》、《虿尾毒》、《醒游地狱记》、《劫花惨史》等;短篇小说辑为《许指严小说集》、《许指严小说精华》。
7、《月仪帖》具有同时期一般章草的特点外,最大的特点是笔画的跳跃,字势的侨斜正相发,动中有静,而粗细变化也需引起重视,起笔处往往锋从势出,有银钩虿尾之趣,确实为章草的精品。
8、■张长史折叉股,颜太师屋漏法,王右锥画沙.印印泥,怀素风鸟出林,惊蛇入草,索靖银钩虿尾,同是一笔法:心不知手,手不知心法耳。
9、锡谷寒泉椭石俱,并得新诗虿尾书。
10、对客挥毫惊满座,银钩虿尾争新。
11、此处说“梦断刀头”即言思乡之好梦难成,还乡之暂时无法,所以便开笔作书(“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让自己的相思之情随书而传达到朋旧那里去吧。
12、髡残与程正揆交谊深厚,曾在他的画上题道:“书家之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飞鸟出林,惊蛇入草,银钩虿尾,同是一笔,与画家皴法同一关纽。
13、靖亦自重其书,自名其字势力“银钩虿尾”。
14、此书属较典型的早期章草书体,“蚕头凤尾”带有隶书遗痕,“银钩虿尾”具草书特征,整体书风规整而不失变化,劲健中见自然飞动之势,古朴又典雅,是六朝以来创立规范章草的传统体貌,唯稍增飘逸之势,与隋?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草体大致相近。
15、靖亦自重其书,名其字势为“银钩虿尾”。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