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膝席:xīxí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跪在席上,直起身子。古亦名“长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饮酒酣,武安起为寿,坐皆避席伏。已魏其侯为寿,独故人避席耳,餘半膝席。”裴駰集解引如淳曰:“以膝跪席上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金和尚》:“由是金之名以‘太公’譟,向之‘爷’之者‘太’之,膝席者皆垂手执儿孙礼。”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王小大﹞善周旋,广筵长席,人劝一觴,皆膝席欢受。”2.谓移坐而前。古亦称“前席”。《旧唐书·窦威传》:“威奏议雍容,多引古为諭,高祖甚亲重之,或引入卧内,常为膝席。”宋杨亿《天贶殿碑》:“挈壶之漏屡移,膝席之对云罢。”
1、他“辩说纵横,如倾悬河暴雨,听之不觉膝席而屡前,使人忘寝与食”。
2、传》:“威奏议雍容,多引古为谕,高祖甚亲重之,或引入卧内,常为膝席。
3、宋杨亿《天贶殿碑》:“挈壶之漏屡移,膝席之对云罢。
4、双腿盘膝席地而坐,闭上双眼,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你会悟出许多许多。
5、灌夫不悦,起行酒,至武安,武安膝席曰:“不能满觞。
6、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王小大?善周旋,广筵长席,人劝一觞,皆膝席欢受。
7、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金和尚》:“由是金之名以‘太公’噪,向之‘爷’之者‘太’之,膝席者皆垂手执儿孙礼。又弘?和弘昼一起,至皇太后宫中请安,在皇太后座旁膝席跪坐,该处正好是皇帝平日跪坐之地,乾隆帝责备两个弟弟“仪节借妄”。
8、《再与杨李子书》:“然奖借逾分,又有未甚喻意之处,故复进以相开,惟足下照察。遣弟代陈送之,血泪孤侗则于襄事后抵谷城,跪而膝席称明思,愦愦不伦,仰惟尊慈照察。
9、半膝席:仅起一足,以示避席,另一足仍跪在席上。
10、古松下,一位身着广袖长衫、头挽发髻、须髯垂胸的老人盘膝席地而坐。
11、又弘?和弘昼一起,至皇大后宫中请安,在皇太后座旁膝席跪坐,该处正好是皇帝平日跪坐之地。
12、已魏其侯为寿,独故人避席耳,馀半膝席。
13、膝席:长跪于席。
14、明王世贞《再从诸公饮陈常侍别野》诗:“膝席宽宾礼,牙盘侈国恩。
15、进食的人必须事先脱去鞋子,然后盘膝席地围坐“康马”周围。
16、夫行酒,至?,?膝席曰:“不能满觞。
17、已魏其侯为寿,独故人避席耳,馀半膝席。③避席而请:离开自己的座席向田光请教。
18、已婴为寿,独故人避席,余半膝席(5)。
19、已,魏其侯为寿,独故人避席耳,馀半膝席。
20、如果没有避席而是做在座位上,则表示对敬酒的人不够尊重,称为膝席。
21、遣弟代陈送之,血泪孤侗则于襄事后抵谷城,跪而膝席称明思,愦愦不伦,仰惟尊慈照察。
22、进食的人必须脱去鞋子,盘膝席地围坐。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