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崩离析:fēnbēnglíxī 基本解释:[breakup;comeapart;falltopieces]四分五裂,形容国家、集团等分裂瓦解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论语·季氏》●详细解释:形容国家、集团或组织分裂瓦解。《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后汉书·邓禹传》:“四方分崩离析,形埶可见。”宋司马光《保业》:“臣窃观自周室东迁以来,王政不行,诸侯并僭,分崩离析,不可胜记。凡五百有五十年而合於秦。”《痛史》第十七回:“此时正是国家分崩离析之际,岂可听其闲居!”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此派之拟议,以为今日中国之大患,在於无法,苟能藉宪法以谋统一,则分崩离析之局,庶可收拾。”★◎分崩离析fēnbēng-líxī[breakup;comeapart;falltopieces]四分五裂,形容国家、集团等分裂瓦解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论语·季氏》★形容国家或团体分裂崩解。【造句】由于内部的利益争夺,导致这个团体分崩离析。★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宋.司马光〈保业〉:「分崩离析,不可胜纪。」★07.《痛史.第一七回》:「此时正是国家分崩离析之际,岂可听其闲居!」★06.明.李清《三垣笔记.卷下.补遗》:「乃今江北四镇,岌岌乎分崩离析。」★05.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集.卷一八.保业》:「臣窃观自周室东迁以来,王政不行,诸侯逐进,分崩离析,不可胜纪。」★04.唐.崔佑甫〈上宰相牋〉:「孔明以分崩离析之时,事要荒割据之主,尚能恢弘王度,克广德心,鱼鳖咸若,引为己任。」★03.《魏书.卷一○五之三.天象志三》:「仍见者,事荐也,后代其踵而行之,以至于分崩离析乎?」★02.《后汉书.卷一六.邓寇列传.邓禹》:「四方分崩离析,形埶可见。明公虽建藩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01.《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源)★释义形容国家或集团的分裂瓦解。语出《论语.季氏》。△「土崩瓦解」、「祸起萧墙」典源《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1>也,相2>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3>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4>于邦内。吾恐季孙5>之忧,不在颛臾6>,而在萧墙7>之内也。」(1)由与求:由,仲由(公元前542~前480),春秋鲁国卞人,字子路,一字季路。孔子弟子,性好勇、事亲孝。仕卫,死于孔悝之难。富政治长才,在孔门四科中,列于政事科。求,冉求(公元前522~?),字子有。春秋时代鲁国人。为孔子弟子。性谦退,有才艺,擅长政事。鲁哀公三年时成为季氏的家臣,在孔门弟子中名列政事科。亦称为「冉有」。(2)相:辅佐。(3)分崩离析: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4)干戈:比喻兵事、战乱。(5)季孙:春秋时鲁国大夫世家,与孟孙、叔孙并称「三桓」,掌握鲁国实权。(6)颛臾:鲁国境内一附庸国,故城在今山东省蒙阴县西北。颛,音ㄓㄨㄢ。(7)萧墙:萧,肃敬。墙,指屏风。古代君臣相见的礼节,到屏风之处而更加肃敬。故以萧墙比喻内部或至近之地。典故说明孔子是春秋的贤人,于鲁国从政时,鲁国大治。后因政治理念与国君不合,周游列国十三年,却未受到其他国君的重用。晚年返回鲁国,致力于古代典籍的整理。孔子秉持「有教无类」的精神,开平民教育的先河,门下有弟子三千人。孔门后学记录孔子应答弟子、时人以及弟子间的问答之语,而成《论语》一书,其中可见孔子思想的脉络,以及他的治学方式。在〈季氏〉篇中记载,由于季氏要攻打颛臾,所以辅佐季氏的子路和冉求来请教孔子的意见。孔子回答:「一个国家如果财富平均,人民就不虞匮乏;如果上下和睦,人民就能安居乐业;国家之内没有祸乱,就不会倾覆。如果他国的人民不服,那就以德行感化他们,使他们来归。他们来归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如今你们两人辅佐季氏,不能德化他国的人民,邦国分裂瓦解,无法保全,反而要在国内动兵征伐。我怕季氏的忧患,不是远在颛臾,而是近在朝中啊!」后来「分崩离析」这句成语从原文中摘出,就用来形容国家或集团的分裂瓦解。书证
1、好像没什么话说了。又或者是,有太多的话,却因为每句话都沉淀太久,字与字之间分崩离析,堆叠在一起,乱了意思,它们都软软绵绵,即使在五脏六腑沸腾,也根本戳不穿我这7年间练就的微笑面皮。八月长安 1狄云最后也正是因为有了血刀老祖出现,才练就了一身亦邪亦正的武功。
2、联盟残部无法刍牧,遂分崩离析。
3、四方分崩离析,形?可见。
4、或者是更加均衡的全球经济,或者是分崩离析。
5、燕赵三十六骑纵横大漠数十载,不想今日分崩离析土崩瓦解于一旦。
6、这两个特点注定了富二代这个群体自身的命运将依附于富一代的命运,如果自己不能寻找到明确的生存之道,只能是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转变为“上漏下湿分崩离析”。
7、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自由放任经济原则下的安逸世界,在大萧条的重压下分崩离析了,全球资本主义进入大危机。
8、球队成绩下滑,球员分崩离析。
9、这些血液,都是我们生命分崩离析前的邀请函。天空遥远深处,厚重的云层背后,一个低沉的声音慈悲地传来:欢迎光临。郭敬明
10、下野,湖人王朝就此分崩离析。
11、我们的敌人以为美国是软弱和物欲横流的,我们会在恐惧和自私面前分崩离析。
12、在这期间,他的家庭也分崩离析。
13、年,威尼斯共和国垮台。慕拉诺的玻璃业连同其他行业也随之分崩离析。而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人的封锁让当地玻璃制作业复苏无望。
14、此次争端可能导致中国最成功的合资企业之一最终分崩离析。
15、苏联20年前解体时,俄罗斯的牛肉生产也随之瓦解,菜牛(又译肉用牛、食用牛)的饲养和管理项目分崩离析。
16、启禀主公,如今天下分崩离析,清廷覆亡无日,之前我军流言天下,令其遗留之声威亦荡然无存,如今更是被我军攻入旧都,故某以为,缔其王统国号,正是时也!
17、概括道来,本片深入一个华裔家庭纠结的关系,父亲一个生死的抉择,令家在分崩离析,爷爷和一双儿女各自面对更窘迫的生存关口。
18、现在父王有心立我为储,这样一来就破坏了嫡长子继位的祖制了,更会招来儿二哥的嫉恨,将来我若继位,定是人心不服,家族王国更有分崩离析的危险。
19、而风之痕却是绝对不可能做出杀友的事来,等于摆明了只有独孤遗恨一人而已),而当时的诛天万万未料想到他用尽心思,却正在为自己将躺下的棺木钉下第一颗棺钉,想来策谋略应该是先跟诛天商讨时,就提出诛天可诈死,隐到暗处操盘,再伺机谋取中原,也顺便制造魔剑道这边毁约的藉口,早期的遗世老亦跟天策真龙献过此策,但以一个组织的首领而言诈死这计策的风险极大,这个风险就组织处是在二个情况下时,第一就是当组织中另有势力蠢蠢欲动时:这个组织会像当初的欧阳世家在欧阳上智诈死后,为了争夺继承权分崩离析,也让已深入内部的素还真有了接收权力核心的机会,欧阳上智的这招诈死的结果,反而让自己首尾不能兼顾,整个失去对组织的操纵权,可以说得不偿失,弄巧成拙;第二是组织有强大的外敌时:这个情况的例子在霹雳中倒是暂时想不起来,就以温瑞安武侠小说钜作的“神州奇侠传”为例:当时武林最大组织权力帮的帮主李沈舟为了测试他义兄弟兼首席军师柳五─柳随风的忠心,也安排自己诈死,最后的结果也极为惨烈,柳随风以自己的性命来证明忠心至死不渝,也让李沈舟的权力帮痛失最大的支柱。
20、这时,更需要智性的发挥,以求巧妙地与其对抗,乃至以谬揭谬,以毒攻毒,逐步拓宽这些话语的裂缝,直至其最后分崩离析。
21、特鲁埃瓦家族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
22、他的支持者中还包括了多数看着我长大的乡亲父老,我很难过,我的党及其进步事业竟在我面前分崩离析。
23、一百三面对金融系统分崩离析的风险,出席达沃斯年会的代表们已接近达成一致,将呼吁共同采取全球性解决方案,应对危机。
24、地质和气候作用相结合使这里成为不稳定地带,高峰与悬崖分崩离析剥落入河,而这些河流已深深切入年代久远的死火山和古海岸残余部分中,雨季大面积的山体滑坡一直影响着公路的畅通,变化多端的冰川也时常导致洪水冲垮桥梁。
25、第二共和国分崩离析之时,正是贫苦的尼日利亚人鼓舞欢欣之时。
26、不幸的是,这样的竞争结果不是降低价格,提升网速,而是成了狼狈为奸的两强垄断,这使得带宽非常有限,现有市场分崩离析。
27、不同派系的权力之争,使这个集团四分五裂,分崩离析。
28、眼见清军临近,大势所去,盘踞在喀什的阿古柏军其内部各怀鬼胎,分崩离析,树倒猴狲散。
29、老董事长一死,子孙就陷入财产争夺战,原来辛苦建立的企业王国顿时分崩离析。
30、在这些新的沉重负担下,婚姻愈来愈严重地被扭曲变形,或者分崩离析。
31、彼此没有空间,又不能找到调剂的办法,彼此的包容度不够,有一段时间相互依赖,但是一旦有外力介入,就会分崩离析。
32、战争末期,法西斯主义大规模的政治支持分崩离析。你就是那个法西斯主义的哥哥. -他更喜欢别人称他"年轻的共和党人
33、首先是意大利的分崩离析。
34、强求一律,舞步呆板、缺乏活力;不求统一,杂乱无章、分崩离析。
35、淝水之战的硝烟早已散尽,昔日不可一世的前秦大帝国也已分崩离析!
36、这世界上的太多事情总是看着风平浪静,却突然就那么分崩离析,每一次吵架不去想为什么会吵架,那么终有一天就会告别。渡渡渡大爷1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抵制与反感,有时候并不需要吵架和冲突来表达。她心不在焉就可以了。缪娟1爱琳:我的看法?就是一个吵架大赛…尤其在约翰公布了低于预期的财报后,从那时开始一切就失控了。
37、宗法制的分崩离析,带来家与国的分立、家与族的分离,使得个体家庭的价值凸显,引起儒家对家庭的特别关注;
38、一百革故鼎新?浴火重生?哈哈哈!不是日暮途穷,分崩离析吧!
39、分崩离析的个体绝对好不过一致的整体。
40、此时此刻,阿切尔甚至仿佛能听见劳伦斯莱弗茨正就社交界的分崩离析发表高见。
41、这个群落也许几年之后就会分崩离析,人们希望世界其他地区的人能够了解他们的文化困境。”伦纳德说。
42、而此时,伦亚夏王国已经不复存在,比亚洛提家族早已分崩离析,当年的富贵灰飞烟灭。
43、侯义伯这时听到政府分崩离析的消息。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