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灭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21
更新于

断灭:duàn miè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绝灭。《朱子语类》卷七一:“《坤卦》纯阴无阳,如此,阳有断灭也,何以能生於《復》?”

1、违远圆通,背涅盘城,生断灭种。

2、于法不说断灭相。

3、我色界天死后断灭。

4、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盘。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5、《说动》:“此数义,至取象於师子,而於柔静无为者,则斥为顽空,为断灭;为九十六种外道。

6、又此识为我执之根本,若执着迷妄则造诸恶业,反之,则断灭烦恼恶业,彻悟人法二空之真理,故称染净识,又称思量识、思量能变识。

7、应知死者谓众同分,由识变异相续断灭。

8、‘作是念?此我色界天,死后断灭,毕竟无有。

9、乃至若执非想非非想处为生死顶;彼执非想非非想处,死后无有,名善断灭。

10、相逢一笑拈花处,好向灵山证旧盟。不如在断灭处,拈花一笑。

11、断灭相是什么呢?

12、由于此外道论,违悖佛教“修因证果”之谛理,而入虚无断灭,故成愚迷颠倒。

13、六─┤┌灭:(观诸漏已尽,生死断灭。

14、过去与将来,都是那无始无终、永远流转的大自然在人生命上比较出来的程序,其中间都有一个连续不断的生命力。一线相贯,不可分拆,不可断灭。李大钊1做研究就像登山,很多人沿着一条山路爬上去,到了最高点就满足了,可我常常要试十条路,然后比较哪条山路爬得最高。

15、过去与将来,都是那无始无终、永远流转的大自然在人生命上比较出来的程序,其中间都有一个连续不断的生命力。一线相贯,不可分拆,不可断灭。李大钊 

16、【涅?】了生死入清净海也,有四种:一自性涅盘,凡圣同有;二有余依涅盘,即二乘出烦恼障,有苦依身故;三无余依涅盘,即二乘灰身灭智,身出生死,苦无依故,此三种根本不彻底,仍为有余;四无住处涅盘,悲智双运,不住菩萨变易生死,不住二乘断灭涅盘,乃真无住处,此为无余涅盘,即佛境界,又名究竟涅盘。

17、如果否认了正念,即堕入断灭顽空。

18、不如在断灭处,拈花一笑。

19、指凭借无漏智慧的简择力,断灭一切烦恼而证得真如。即以智慧之简择力(正确之判断力)而得之灭谛涅盘。

20、所谓“无念”,是指无妄念,不是百物不思,正念是真如之用,就不可无,若否定了正念,就堕入断灭顽空。

21、单修空慧则堕断灭中,纯修福德则堕有所得中,所以观佛长子者意在此也。

22、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说诸法断灭相。

23、我非想非非想处死后断灭。

24、断灭相落空,认为佛法的空间是空的,见到个空果,就是断灭。

25、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说断灭相。

26、在经文的前部分对“一阐提”(指有破戒、作五逆罪,不信佛法、因果、诽谤佛法,断灭善根、不作善法,破坏僧团纲纪等极端罪恶的众生)的问题,佛祖严厉地说他们会在轮回中永远不得超生,一再出现排除“一阐提”成佛可能性的经文。

27、‘作是念?此我非想非非想处天,死后断灭,毕竟无有。

28、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29、过去与将来,都是那无始无终、永远流转的大自然在人生命上比较出来的程序,其中间都有一个连续不断的生命力。一线相贯,不可分拆,不可断灭。李大钊1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借口。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30、譬喻打破断灭顽空之枷锁,从烦恼执着之系缚中解脱而出。

标签: 断灭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断灭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1866.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