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医经:yījī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中医学理论的经典著作。《汉书·艺文志》:“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明吴承恩《<诸史将略>序》:“夫兵家之法,犹奕旨医经,而史氏所载,则棋之势,药之方也。”罗惇曧《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医经《素问》,当属秦汉之间。”★有关中医学术方面的着作。如《黄帝内经》、《外经》、《扁鹊内经》、《外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等。

1、幼秉庭训,熟读医经,从《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药性赋》、《濒湖脉学》到《伤寒》、《金匮》、《温病》……接受的都是填鸭式教育??统统死背硬记。
2、岂止是有名,他是十万年前天、魔、妖三界最有成就的大宗师,无人能望其项背,传说他就看过‘无字医经’。
3、为了适应在京城的生存,乐良才特别嘱咐儿子乐廷松:居住在大城市,若要发展,就不能总当铃医,必须适应大城市的医药需求,掌握中医经典理论,阅读方药著作,开阔知识视野,向正统的中医药方向转变。
4、先生临床六十余年,通读中医经典,博采众家之所长,勤求古训,主要著作有《伤寒六经求真》、《阴阳五行新解》、《本能系统论》、《思考治未病》、《论中医复兴》、《中医复兴的社会伦理学意义》、《论系统医学与系统思维》及《论中医的系统效应》等。
5、1979年出席犍为县名老中医经验交流会,曾将所著《伤寒论方剂歌括浅解》等书五种手稿,向县委献礼,拍照展览后入卫生局列档。
6、在中医经典《内经》上也有论述: “ (人)年四十则阴气自半,起居衰矣” ;步入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就如同午后的太阳,精力由充沛走向减弱,这是人的自然衰老,也是肾脏的自然衰老,每个人都要面对和经历。
7、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岁时杂占》:“四月初八晴料峭,高田好张钓……四月初八乌漉秃,不论上下一齐熟。(五)术技录内篇五:天文部,纬谶部,历算部,五行部,卜筮部,杂占部,刑法部,医经部,经方部,杂艺部。
8、比如医院不可能雇佣一个有十年从医经验的内科医生来坐镇急诊室。
9、红外热像系统计算机技术在中医经络研究中的应
10、以梓榕蜂疗为主的梓榕综合生物疗法:是根据人体内外环境平衡论、营养均衡论、生物全息论,依据中医、西医、特色医疗、局部病变与整体统一论、中医经络和脉象学说,结合现代医学、心理学、蜂疗、蝎疗等生物活性疗法,多方位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理论体系与治疗方法,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11、消费者的期望会随著病人接受治疗的态度了解可用的服务内容以前的就医经验以及从别处获得的讯息而不同。
12、根据中医经络学原理,足上有60多个穴位,且每个穴位都与身体的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
13、早年师事同邑伤寒名家范文虎,潜心古文、医经,力学不倦,八年学成。
14、护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长者咸爱重之,共谓曰:“以君卿之材,何不宦学乎?

15、结论:中医经络腧穴学中八脉交会穴理论中内关、公孙两穴对脘腹部能量有协同调节作用。
16、及托叔和脉诀行,而医经之理遂微。
17、…颜为眉间,医经所谓阙,道书所谓上丹田,相书所谓中正印堂也。精腑在我们的下丹田,气腑在我们的中丹田,神腑在我们的上丹田。
18、关于中医经络的科学解读
19、按《医经》云:‘喜则气缓,能令致脱颐,’信非戏语也。
20、学得医经可保身,风水择日扬文俗。
21、前26年侍医李柱国校方技书,有医经7部,经方11部。
22、朱丹溪对其书的补遗源于朱丹溪对医经的娴熟和独到的医学理论与实践。
23、根据传统中医经络学和按摩学说的原理,对眼部周围进行适度按摩、热敷,并结合负离子疗法,以加强眼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眼部肌肉疲劳和紧张状态。
24、回顾学医经历,深感治学过程是:始于约进于博,终于由博返约;尤为重要的是对病情复杂者,应能创制新方,以加强治疗的针对性,此为余所谓「识方
25、中医经络理论认为:十指连心,就是说经络把手指与脑神经、五脏六肺联系起来而互为一体。
26、七莫说是久负盛名的扁鹊阁主百草翁薛长生,就是一般的江湖铃医、草头郎中,也有数年甚至十数年的行医经验,任凭一个人天资绝代,也不可能在一日之间超越。
27、《针灸医经选读》是选取《内经》和《难经》中有关针灸学理论内容,为针灸临床建立理论基础的一门课程。
28、他自幼聪明伶俐,“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大家都很喜欢他,劝他“以君卿之材,何不宦学乎?
29、从中医文化发展史看,中医经历了道医、儒医、术医三个阶段。
30、拳法同彭祖导引养生术及中医经络学说相结合的产物。
31、Avis在1994年的研究,采取病人问卷调查与重复面谈的方式,发现有时病人定性描述自己的就医经验中所详细罗列的不满意,竟然会否定问卷调查得到的个别满意度。
32、程?儒学功底渊深,公余精研医学,著述颇丰,有《松崖医经》、《简明眼科学》、《脉法指明》、《医论集粹》、《眼科易知录》、《眼科秘方》、《眼科宝籍》、《眼科应验良方》等存世。
33、教授等,研习中医经典理论。
34、中医经典《内经》中就有“上工治未病”之说,同时又指出:“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尤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充分反映了中医药的防病思想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养生之道,因此,中医药对亚健康有独到的功效。
35、晚清进士唐容川,认为中医比西医高明,但西医也有所长,“西医初出,未尽周详;中医沿讹,率多差谬”,所以应该“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中归于一是”,这是他著名的《中西汇通医经精义》的基本主张。
36、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著以为令。主编《中医经典安胎养胎法》(江苏科技出版社)参编专著多部。
37、夏有恒教授从医经验丰富,在青工作期间主刀青州第一例外科手术。
38、主要工作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经络研究综述与经穴皮肤电阻抗特性;第二部分为仪器系统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实现对采集人体穴位经电流测试(给一定的电流刺激)所反射出来的信息,经微控制器和中医经穴算法的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或打印出被测者的健康状况。
39、陈道隆一生对医经典籍之研究,能以简驭繁,去芜存菁。
40、与他人协作发表论文十余篇,并在农业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江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医牛宝书》?《新编中兽医经》?《兽医针灸》?《猪病电针疗法》等中兽医专著。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