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三覆:sānfù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三处伏兵。《左传·隐公九年》:“君为三覆以待之。”杜预注:“覆,伏兵也。”《宋史·刘锜传》:“﹝刘錡﹞遂设三覆以待之。”2.三度打败。《战国策·燕策二》:“﹝齐﹞遂与兵伐宋。三覆宋,宋遂举。”3.三度复审。宋文莹《玉壶清话·李先主传》:“时天下罹乱,刑狱无典,因是凡决死刑,方用三覆五奏之法。”

1、天授三年,上言:“书有五听,令有三覆,虑失情也。
2、方嗟三覆役,又喜四愁来。
3、唉!反正王木木这晚,要一日三餐、要三顾茅庐、要举一反要一日三覆、要连中三元、要阳关三叠、要三曹对案、要三马同槽。
4、又杂犯死罪,无杖刑,奏报三覆,然后行决。
5、又杂犯抵死无杖刑,必三覆后决,今非时不覆,或夭其命,非所以宽宥之也。
6、《孔子家语?弟子行》:“独居思仁,公言仁义;其於《诗》也,则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宫?之行也。
7、深鉴前非,方惩后失,故一言出口必三覆乃书,传度幽旨差无大过。

8、其于诗也,则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宫绦之行也。
9、我曾遣读《论语》,至‘贤贤易色’,遂再三覆诵。
10、三覆之慎,必欲使信而有征。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