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检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27
更新于

搜检:sōu jiǎn 基本解释:[search] 搜索检查●详细解释:1. 搜查。 晋 王嘉 《拾遗记·魏》:“搜检宫内及诸池井,不见有物。”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苏峻 乱,诸 庾 逃散。 庾冰 时为 吴郡 ,单身奔亡…… 峻 赏募觅 冰 ,所在搜检甚急。”2. 翻检。 明 唐顺之 《送邑令李龙罔擢户部主事序》:“於是日夜搜检故牘及访之邑之士大夫家,得户部支运折兑故事。”3. 指科举时代进出科场的搜身。《元史·选举志一》:“乡试、会试,许将《礼部韵略》外,餘不许怀挟文字。差搜检怀挟官一员,每举人一名差军一名看守。”《明史·选举志二》:“巡绰监门,搜检怀挟,俱有定员,各执其事。”《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这一回朝庭奉旨要甄别在监读书的人,所以六堂合考。那日上头吩咐下来,解怀脱脚,认真搜检,就和乡试场一样。”★◎ 搜检 sōujiǎn[search] 搜索检查★搜查检视。《南史.卷七○.循吏传.郭祖深传》:「祖深搜检奸恶,不避强御,动致刑辟。」《西游记.第三四回》:「那魔头将身上细细搜检,却将那葫芦、净瓶都搜出来。」也作「搜简」。

1、遂自己走下来,叫小番将他身上细细搜检,并无一物。

2、敌军转眼即至,再要搜检什么的,耽误了时刻,那时再开关便危险了。

3、我生下来就遭遇抄家,尿片都被搜检过”。

4、惟事情扩大至此,所图未获,更恐泄漏风声,故仍围困,及侦查搜检。

5、那个总巡很是狐疑,即下命令,严密搜检,于是翻箱搜箧,骚扰了足足两个钟头。

6、宫监心疑,越要搜检。

7、士人入东华门,各行搜检身内有无绣体私文,方行放入。

8、我几个月来,在搜检书函过程中,得到新旧诗,按种类的不同,分了卷别。四岁而孤,母他适,十五岁赴试例搜检,之弃去,郡守闻名欲见之,遁归。

9、因司棋是王善保的外孙女儿,凤姐倒要看看王家的可藏私不藏,遂留神看他搜检。

10、对士子夹带防范尤严,进场时进行严格搜检。

11、初赴省试,以搜检严掷砚而去。

image.png

12、示例向来搜检夹带,每每从宽。

13、十年(公元1860年)十一月擢顺天府尹,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以府尹兼署刑部右侍郎、迭充辛酉科举人复试阅卷大臣、壬戌科会试搜检大臣、顺天乡试监临官、稽察右翼觉罗学。

14、考生进贡院时要经唱名、搜检、领卷等极严的手续,并有军队弹压、形如囚犯。

15、接下来的搜检与拷问,共得黄金万余两,白银十万余两。

16、如捕擒、搜检、占领、俘虏诸法,皆沿战时之古例者也。

17、王夫人又满屋里搜检宝玉之物。

18、一时宝钗去后,因见无别人在室,遂唤周瑞家的来问前日园中搜检的事情可得个下落。

19、汝若欲得者,取《涅盘经》第三卷中《金刚身品》,及《维摩经》第三卷《阿?佛品》,缓缓寻思,细心搜检熟看,若此经熟,实得能于行往坐卧,及对五欲八风,不失此心者,是人梵行已立,所作已办,究竟不受生死之身。

20、甲乙差我就搜检,搜检出来再说。

21、搜检遗箧,仅得三书,略有评语。

22、这狄仁杰性子古怪,只不过应名搜检而已,谁敢十分细搜惹他。

23、初举进士,恶搜检烦琐,去之。

24、参加童试入场,受到脱衣解带的搜检,遂大怒掷卷而出。

25、旧时工厂在放工时,由厂方派人对出厂工人逐一搜检抄身。

26、你搜检东西我不恼,你不该拿我取笑。

27、连橱柜里面都去搜检一番,并不见一毫形迹。

28、国家工商管理局旧日公布,将去一年以内,直的保健食圃搏遭到民圆更宽厉的搜检。

29、致力于保护国家环境不受气候全球化变暖以及热岛效应,并解决区域性问题,如大气污染和工厂垃圾中有害物质的违法排放。有关晴雯之疾病,以今日医学论之,搜检大观园时,晴雯已染病,过程中晴雯受气延捱,最终晴雯极可能因得女儿痨又受风寒而亡或得女儿痨后又并发肺炎加重病情死亡。

30、有关晴雯之疾病,以今日医学论之,搜检大观园时,晴雯已染病,过程中晴雯受气延捱,最终晴雯极可能因得女儿痨又受风寒而亡或得女儿痨后又并发肺炎加重病情死亡。

31、伟伯乃搜检经、纬,上《明堂图说》六卷。

32、禀老爷,点名搜检已毕,请封条封门。

33、《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形迹可疑人,关隘例当盘诘搜检。

34、然后在第三栏中打上搜检标识表记标帜

35、为痛惩夹带之弊,乾隆帝曾下谕旨,令“步军统领、五城御史出示晓瑜,并密行查拿”,且在现场派遣军役搜检,以致扒光入场者的衣裤。

36、工匠门试了又试,每次铸模时他们都特别很是当心,而且每个人都搜检了模型。

37、佛祖尊像,法器经藏,微细搜检。

38、每南坊搜检,以备奸巧。

39、在实行土断的同时,必然也搜检官僚贵族隐匿的户口。

40、第33回:“当时照例搜检了一通,真的~。

41、然通部细搜检去,上中下女子岂止十二人哉?

42、各种版本《史记》包括标点本多只附录三家注,《考证》则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引录三家注以来有关中日典籍约一百二十多种,其中国人著作一百零几种,日人著作二十几种,上起盛唐,下迄近代,别择缀辑于注文中,时加审辨说明,将一千二百年来诸家众说,以事串联,较为系统地介绍出来,大大节省搜检群书之劳,为研究者提供极大方便,显然比三家注优越。

43、矿井实行入井检身制度,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士人入东华门,各行搜检身内有无绣体私文,方行放入。

44、本书从作者的十馀种著述中草选精华,辑为一册,展页览读,当怡然畅心,庶几可免搜检之劳。

45、赵光义命人搜检,有旧侍忆及前事,告之藏于金匮,启匮检视果得杜太后遗嘱。

46、如今且说宝玉只当王夫人不过来搜检搜检,无甚大事,谁知竟这样雷嗔电怒的来了。

47、有志于书道者手此一篇,可免搜检之劳;而于文字改良,谋猷孔多之今日,尤为需要。

48、时峻赏募觅冰,属所在搜检甚急③。

标签: 搜检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造句大全

本文标题: 搜检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2178.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