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经世致用:jīngshìzhìyòng基本解释: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等提出。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详细解释: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等提出。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治理世事,切合实用。如:「经世致用之学。」
1、他为贺长龄所辑《皇朝经世文编》集中体现了他的经世致用编辑思想,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今天仍具重要借鉴意义。
3、本文对章太炎的魏晋文学观念作了较为详细的辨析,并指出,章氏尊崇诗文而贬低小说的文学立场,表明他本人依然没有摆脱旧传统以文学来经世致用的狭隘观念。
4、其治学中所体现出的无征不信、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5、遵从经世致用的历史观念。
7、经济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实用科学。
8、形成这一诗学体系的原因,在于其面对政治的危机及学术的衰颓所产生的强烈的史官意识及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
9、他响亮地提出要用经世致用思想来促进教育改革,在近代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10、由此可见县志“经世致用”的特殊功能。
11、作为这一思潮的倡导者和躬行者,魏源在从事一些实务性革新工作的同时,也创作出了大量体现了他“经世致用”主张的山水诗。
12、浙东学派的学术思想体系庞杂,著作繁多,其重要学术取向是“经世致用”。
13、但在经世致用方面,湖湘学派竭力避免了传统儒家内圣外王理论的缺陷,表现出独特的经世风格。
14、随即一段评论,有史实有史观,以史立论,论从史出,探源溯流,援古证今,讲明当代典章文物,以达经世致用之目的。
15、李二曲针对“边臣不知忠义,而争先奔走,妖贼不知正道,而大肆猖獗,中外贪肆成风,缙绅奔走竟成俗”的社会时弊,以及宋明以来,把儒学作为单纯的章句之学、流于浮词、以至空谈心性、游谈无根的恶劣作风,反省儒学,抨击儒学的贵族化、专制化倾向,以还原传统儒学“经世致用”、“康济群星”的优良传统与基本宗旨,倡导“明体适用”,提出“悔过自新”、“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学说。
16、后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治学。
17、汪承先生确立的人生坐标是:立身、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的准则是:以德为邻,宽容敦厚,诚实谦和;处事的风格是:每临大事有静气,于细微处见精神;座右铭是:使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业精于勤,形成于思;治学精神是:宏约深美,经世致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书法艺术上的追求是:无须故作惊人毛,写得性灵品自高;体会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参加书法协会的目的是:结交朋友,切蹉书艺,提高自己,别无他求。具体地看,有的感觉“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从而朝乾夕惕,殚精竭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有的感觉“事非经过不知难”,更懂得有所作为,必须不畏困难,勇于实践,吃苦耐劳,开拓进取;有的感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更加注意学习,联系群众,深入实际,研究问题;有的感觉“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挑起担子方知千斤重”,于是负重忍辱,敢于负责,勇挑重担,务实求真;有的感觉一举一动关系大,“身教重于言传”,不断激励自己廉洁自律,率先垂范,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有的感觉“尺璧非宝,寸阴是竞”,一心想着明天,抓紧今天,点滴做起,只争朝夕。
18、(词注:据说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塔有佛光出现;史书记载塔中所藏佛牙与北宋变法宰相王安石有一段因缘,王安石为解变法之艰,赠佛牙与阻挠变法的太后宠儿嘉王赵世昌;经世致用刻板垂范的儒贤与欢喜出世的佛法,神奇的在汶上大地上演千古惆怅;千年过后,佛法是什么?
19、略论近代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特点
20、果斋先生一生很讲究经世致用之学。
21、在这种情况下,经世致用之学,再度兴起。
22、湖湘学派源流与经世致用
23、辛亥革命时期的经世致用思想
24、郭嵩焘等一批经世致用的著名知识分子。,为经世致
25、诚如邓之诚于书序谓:“黄生现?……成宋代太学生一编,予以为可以发聋振聩……”,可说一语道出了黄现?“经世致用学”有意义的第三层实践研究价值。正场试题(卧薪尝胆赋)交卷后,尤为学政徐致祥激赏,称为“义愤填膺,声调激越,一气呵成,不可抑勒,足可发聋振聩,唤醒国魂(时正值甲午中日之战后一年)”。
26、试析李二曲的经世致用观
27、试析道咸年间经世致用思潮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28、植于民,用于世,即“经世致用”之学也。
29、从龚自珍、魏源到刘坤一、张之洞,从经世致用派到改革派,所有关心中国法律的仁人志士强烈呼吁改革刑律,以适应近代社会的变化,他们的思想言论为改革刑律提供了绵延不绝的思想动力。
30、又称经世致用之学。
31、清代杜诗注疏契合了考镜源流、经世致用的学术背景,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精神寄托。
32、这几个学派间,除杨简等直承陆九渊心学外,陈亮、叶适均以经世致用、讲求事功为胜长,而对一味空谈心性的正宗理学采取批判态度;吕氏兄弟传扬的金华之学虽未有如此的锋芒,但也提倡博学通识、学以致用的作风,主张“讲实理、育实材而求实用”,故与朱、陆分门别户,在南宋理学界里隐然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33、可见,凡轻言理学不讲经世致用,实是厚诬古人。
34、它是在嘉道之际严峻的社会危机触发下,思想界坚冰乍解,文网初开,经世致用的价值观念重新抬头下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35、以求经世致用,施展抱负。
36、在学术思想方面,它提倡明体适用、真体真用之学,提倡学以经世宰物,主张结会集社,提倡以经世致用为读书目的,批评当时学者空谈心性的空疏学风,既有其理学家的保守性,又有其重实际的一面。
37、东林学派开创的经世致用学风,对整个十七世纪的学术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38、从传统社会中萌生出来的理学、心学在当时事实上都已陷于绝境,唯一有希望的社会思想就是刚刚兴起不久的经世致用思想。
39、而这种追求之所以受到阻碍,使顾颉刚深为彷徨、苦闷,就在于受到“经世致用”思想和“左”倾的阶级斗争理论以及传统意识形态等对学术研究的消极影响。
40、到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
41、为文语言简洁,条理清晰,注重经世致用。
42、他还主张经世致用,反对读死书。
43、永嘉学派“经世致用”的事功哲学,一言以蔽之,是出于对天下众生的担当。
44、浙东学派继承并发扬了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并发扬光大。
45、他认为:常州学派出庄存与、刘逢禄开派,龚自珍、魏源代表常州学派“经世致用”的精神。
46、另一方面,事功学派和理学的自我批判者从批判理学过分发展“内圣”入手,提出培养“义利双行”和经世致用的“豪杰人格”。你不一定要是英雄豪杰才能拯救这个充满暴戾的世界;你只需要以慈悲心对待你遇到的每一个人,这个世界就已因你的存在而变得祥和了。
47、看魏源的经世致用编辑思想
48、《论语》内涵的民族精神主要是: “为政以德”的道德意识、 “仁者爱人”的人文品格、 “文质彬彬”的君子风范、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等等。
49、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鲁迅1一认真,便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鲁迅1浙东学派继承并发扬了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并发扬光大。1我们不能考试抱佛脚,平时学习就应该发扬悬梁刺股的精神。
50、弘扬船山倡导的经世致用精神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