笺谱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26
更新于

笺谱:jiān pǔ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指将印有图画等的华美笺纸归类整理汇编成的簿册。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在留黎(琉璃)厂得了一点笺纸,觉得画家与刻印之法,已比《文美斋笺谱》时代更佳。” 冰心 《追念振铎》:“笺谱印成之后,他还签名送给我一部。”

1、吴发祥分别编制《十竹斋笺谱》、《萝轩变古笺谱》,采用多版分色套印,且与拱花技法相结合,称为?版拱花。

2、明末,休宁人胡正言,创“拱花”套印技法,印制的《十竹斋画谱》、《十竹斋笺谱》,开创了古代套色版画的先河。

3、引首沈尹默先生写《北平笺谱》四字楷书,作欧阳率更体。

4、1963年以来,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复制了上述3种作品,并印制了其他笺谱小品到绢本巨幅画作,整理了整套版拱花技法。明清时还制造了各色印花壁纸及使

5、民国期间荣宝斋重刊《十竹斋笺谱》,使彩色套印和拱花术获得了延续和发展。

6、著名的《北平笺谱》采用木版水印,在国内外都有深远的影响。

7、《北平笺谱》共收木刻套印彩笺三百十幅,瓷青纸书衣,线装,六册一函。

8、一九三三年鲁迅在上海编印《北平笺谱》(即将绘画经过雕刻以水印法制成信笺)时,曾选用先父作品多幅,并在序言中说:“义宁陈君师曾入京,初为镌铜者作墨盒、镇纸画稿,俾其雕镂,既成拓墨,雅趣盎然。

9、如《十竹斋笺谱》《北平笺谱》等等。现有抄本和十竹斋刊《袖珍本医书》。

10、明崇祯间(1627~1644)徽州人胡正言用?版法印成《十竹斋画谱》(见彩图)、用?版、拱花两法印成《十竹斋笺谱》。

11、《北平笺谱》的辑印,被称为“刻的丰碑”。

12、连配的每一幅十竹斋笺谱都不是随手一摘,而是尽量和每一篇文字两相呼应的。

13、鲁迅《<北平笺谱>广告》:“民国初元,北平所出者尤多隽品,抒写性情,随笔点染,每入前人未尝涉及之园地。

14、二百五9月2日,百年南图首次进拍卖行,出手拍下了《花营锦阵不分卷附秘戏图考》和《新刻长毛出身卷不分卷》和《补拙斋笺谱稿二卷》。

15、鲁迅爱书,要洁净,要精美,书贾往往难以满足他的要求,他就自费梓行,除了这本书之外,后来他还亲自装帧设计监督印刷了《北平笺谱》、《十竹斋笺谱》和《引玉集》、《士敏土之图》、《死魂灵百图》、《珂勒惠支版图选集》,都是精品中的精品,是收藏家的孜孜以求的上品。

16、《文美斋百华诗笺谱》有多种不同版本。

17、《书信》中(1933.9.29;1933.11.3;1934.3.3;1934.3.13)的记录,出《十竹斋笺谱》时,“我想返回另出新样,于书之最前面加一页,大写书名,再用小字写明借书人及刻工等等,如所谓‘牌子’之状,亦殊别致也。2.每个缔约国承诺不将(a)原料或特殊裂变物质,或(b)殊别为处理,使

18、胡正言的《十竹斋笺谱》中第一次运用了“拱花”技术的印刷方法。

19、珂勒惠支版画》、《梅斐尔德士敏土之图》、《死魂灵一百图》、《十竹斋笺谱》等复制本,书屋里也有卖。

20、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日前获惠函并《北平笺谱》提单,已于昨日取得三十八部。

21、期间荣宝斋重刊《十竹斋笺谱》,使彩色套印和拱花术获得了延续和发展。

22、董桥先生的心情远没有“老朽”,也不仅是对“笺谱”神魂颠倒,在《藏书家的心事》中就可以看到他对各种藏书都能读出不同的女人味道来。

23、《十竹斋笺谱》是文人书斋氤氲的品味,扇面更是文人生活品味的诗意化再现。

24、文美斋主人在刻印《百华诗笺谱》时,也采用了“?版”和“拱花”的技法,将张氏画作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纸上。

25、译印厨川白村的《出了象牙之塔》,因原作者死于关东大地震;与郑振铎编辑《北平笺谱》《十竹斋笺谱》,那是在抢救行将消亡的制笺艺术传统。

标签: 笺谱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常用造句

本文标题: 笺谱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2477.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