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一蛇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36
更新于

一龙一蛇:yīlóngyīshé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喻时隐时显,变化莫测。《管子·枢言》:“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尹知章注:“一则为龙,一则为蛇,喻人行藏。”《庄子·山水》:“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淮南子·俶真训》:“是故至道无为,一龙一蛇,盈缩卷舒,与时变化。”《后汉书·冯衍传下》:“风兴云蒸,一龙一蛇,与道翱翔,与时变化,夫岂守一节哉?”★比喻人的行藏大不相同,一个飞腾,一个蛰伏。《管子.枢言》:「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庄子.山木》:「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1、【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风兴云蒸,一龙一蛇与道翱翔,与时变化,夫岂守一节哉?

2、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3、《管子?枢言》:“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

4、山木》:“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5、风兴云蒸,一龙一蛇,与道翱翔,与时变化,夫岂守一节哉?

6、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

7、在鸟身的两侧腹、凤腿上沿,用红漆各绘一龙一蛇,龙蛇交替,蛇头在前,呈扁三角形,蛇身细长随凤腿的弯曲而后拖;龙头在后,龙嘴张开,龙身全部被蛇身遮挡

8、一百二看到天空中刘关张三人如天神般地傲立腾挪,而他们那三件神兵泽化为一鸾一凤、一龙一蛇,张世平等人不由纷纷跪伏在地,齐声道:我等拜见主公,见过仙师。

9、为人处世,应审度势,灵活机便,如一龙一蛇,与时俱化,切不可执着顽固

10、若夫道德不然,无讶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11、庄子有关“一龙一蛇,随时而变”的思想与其处世观念密切相联的。

12、《后汉书?冯衍传》:“一龙一蛇,与道翱翔,与时变化,夫岂守一节哉?

13、六这一龙一蛇正好势均力敌,从上午一直缠斗到夜晚,又从夜晚缠斗到天明,已久未能分出胜负。

14、六为人处世,应审度势,灵活机便,如一龙一蛇,与时俱化,切不可执着顽固。

15、为人处世,应审度势,灵活机便,如一龙一蛇,与时俱化,切不可执着顽固。

16、庄子沉思片刻,仰头道:“如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毁,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不肯专为。

image.png

17、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image.png

18、出处《庄子?山木》:“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19、中国古代把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比喻为一龙一蛇。

20、这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将这种处世的方法称为一龙一蛇与时游。

21、一龙一蛇,岂豫荣辱?

标签: 一龙一蛇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一龙一蛇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2495.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