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牛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10
更新于

眠牛:mián niú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晋书·周光传》:“ 陶侃 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谓曰:‘前冈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后因以“眠牛”喻指风水好或风水好的葬地。 唐 司空图 《蒲帅燕国太夫人石氏墓志》:“眠牛胜地,兆永继於公侯。” 陈去病 《天贶节为亡妇生日》诗:“眠牛未卜频惆悵,半夜踌躇月正弦。”

1、眠牛山胡公殿,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

2、参见“老骥伏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面壁石如同一眠牛。

3、乡眠牛山麓,原称“清真堂”,1984年易名。

4、宗祠地理位置好,为眠牛形,双臂土星天财,为边单结穴,穴居寿星。

image.png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面壁石如同一眠牛。

6、李耕村,南倚眠牛弄水库,北靠四明山脉。

7、眠牛祖宇,又名“眠牛堂”,位于祥华乡珍山村庵边角落。

8、先人传下圣公神殿、拳石分流、石佛顶岩、眠牛吸水、画阁观鸿、桥楼赏鱼、伏狮制虎、倒挂藤萝、参天古枫、石级天梯、孤松夕照、温泉云雾等景观。

9、杨孟瑛力排众议,于明正德三年(1508)实施疏浚,清除侵占西湖水面形成的田荡近3500亩,并以疏浚产生的淤泥、葑草在西里湖上筑成一条呈南北走向,北起仁寿山、马岭山脚,南至赤山埠、钱粮司岭东麓,连接丁家山、眠牛山等的长堤,堤上建六桥。

10、其时西湖淤塞,杨孟瑛实施疏浚,清除侵占西湖水面形成的田荡近3500亩,并以疏浚产生的淤泥、葑草在西里湖上筑成一条呈南北走向,北起仁寿山、马岭山脚,南至赤山埠、钱粮司岭东麓,连接丁家山、眠牛山等的长堤,堤上建六桥。

11、明正德三年(1508)三月至九月,杭州府动用民工8000人,清除侵占西湖水面形成的田荡近3500亩,并以疏浚、开拓今西里湖等处产生的淤泥、葑草等用于加高苏堤,另在西里湖上筑成一条呈南北走向,北起仁寿山、马岭山脚,南至赤山埠、钱粮司岭东麓,连接丁家山、眠牛山等的长堤。

12、帝?祥兴元年(一二七八),父余广州抗元死难,友直冒死舆尸归葬,后隐居眠牛山,自号牛山子,学者称师干先生。

image.png

13、眠牛湖陂:在凤山县观音山官庄。

14、三元桥,俗名三官桥,花岗岩石梁梁式平桥,建于清朝乾隆之前,桥联:东溯眠牛净绿水,西临斗鸭挹清风。

标签: 眠牛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眠牛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2605.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