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斋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04
更新于

西斋:xīzhāi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指文人的书斋。《陈书·蔡凝传》:“﹝凝﹞常端坐西斋,自非素贵名流,罕所交接。”唐李郢《钱塘青山题李隐居西斋》诗:“小隐西斋为客开,翠萝深处遍青苔。”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八八:“门前报有关山客,来听西斋夜雨声。”

1、东西斋也是建于肃宗如今的建物后来重修的。

2、镇政府驻西斋。

3、字文通,号西斋。

4、二百二图册用一张经典的《八路军扛枪进斋堂》讲述着八路军邓华支队1938年2月挺进平西斋堂川开辟平西抗日根据地的故事,揭开了8年抗战序幕

5、唐韦应物《晓坐西斋》诗:“柳意不胜春,?光已知曙。

6、相杂而间,色生矣”(《西斋偶得三种》)。

7、堂后东西斋各3间,正寝5架7楹,正寝后鞍架屋5间。

8、尺咫西斋,自了?盐。

9、唐韦应物《复理西斋寄丘员外》诗:“海隅雨雪霁,春序风景融。

10、西侧有节孝祠、西斋。

11、桥的东西两侧各有“东斋”、“西斋”两座小亭。

12、门前报有关山客,来听西斋夜雨声。

13、唐孟郊《西斋养病夜怀多感》诗:“一床空月色,四壁秋蛩声。

14、五仙观依山而建,现存有头门、后殿、东斋与西斋。

15、西偏院东西斋各20间,极南鞍架1座。

16、薄宦空羁束,西斋长绿苔。

17、其中东西斋为对称结构。

18、西斋如此幽雅宜人,引起了作者倾心向往之情。

19、因贺氏吃斋就以作斋公为掩护,住在“三宝经堂”。沈国祯(1900?1934)又名明树,城西斋公岭莲花塘沈家人。

20、书院坐北朝南,按中轴线由南到北依次为牌坊、照壁、大门、仪门、讲堂、书房,两侧为东斋院、东斋房,西斋院、西斋房。

21、十二年知县彭光练清查书院田亩、房屋、息银并筹款整修,增建东西斋舍15间,东侧三代祠1间,斋夫室2间;西侧宾兴馆2间,厨房2间。

22、有《西斋集》。他也由此担心“薄宦”“羁束”,“西斋”荒废。

23、东斋宿清康熙、乾隆两帝祭孔时曾驻跸;西斋宿已废圮,仅存院落,壁上历代石刻题记甚多。

24、徜徉于校园美景之中,不难想象当年由张之洞亲自筹划,占地8万多平方米,建有东西斋舍20座、藏书楼1座的广雅书院的赫赫气象。

25、位于斋堂镇西斋堂村北。

26、[清]字西斋,秀水(今浙江嘉兴)人。

27、西侧有节孝祠、西斋。左右两厢为东西斋,中间是长方形花圃。

28、有讲堂3间,东西斋房30间。

29、大成殿的两旁,还有东、西斋房。

30、据了解,黄石文庙始建于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距今已有1196年历史,兼具唐、宋、明、清的建筑风格,目前尚存石铺大埕、下马碑、泮桥、大殿、青龙盘柱、丹墀、殿前两翼东西斋各10间,以及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由工部营缮清吏司郎中卢廷撰写的“水南鼎建文昌祠记”石碑和明崇祯南京礼部尚书、抗清民族英雄朱继祚书写的“古红泉”石碑等,是莆田市十分罕见的文物建筑珍品。

31、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入“山西大学堂”西斋学习。

32、李西斋不徇私情,立即杀牛,向乡亲们谢罪。

33、西斋是友人隐居读书的书斋,于是从藏书写起。

34、2001年,大岩咀乡并入西斋镇并更名为?水镇。

35、唐谷神子《<博异志>序》:“余放志西斋,从宦北阙。

36、[清]号西斋,江西知县。

标签: 西斋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西斋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2691.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