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铢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27
更新于

四铢:sì zh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见“ 四銖钱 ”。★见四铢钱。

1、夏四月,家帽改铸小钣四铢二铢,比旧皆小也。

2、又【玉篇】二十四铢为两。

3、四铢钱始铸于南朝刘宋时期。

4、9岁,宋元嘉七年铸四铢钱后,民多剪凿古钱,取铜私铸,乃以一大钱一枚作两文。

5、及世祖即位,又铸孝建四铢。

6、汉代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7、稚钱五铢,径一分半,重四铢,文曰“五铢”,源出于五铢,但狭小,东境谓之稚钱。

8、元嘉七年(公元430年)铸四铢。

9、孝建四铢制作粗劣,边廓平夷,文字不清。

10、颜师古注引郑氏曰:“其文为半两,实重四铢也。

11、四铢小平100元南朝宋文帝元嘉七年始铸。

12、刘宋文帝铸行的四铢对文钱和无钱文的对文钱。

13、447年,刘义恭建议行大钱,以五铢钱一当四铢钱二,但不到一年就取消了。

14、时所铸半两钱重八铢,文帝时所铸半两钱重四铢。

15、其在重量单位上有大突破,古代衡法二十四铢为一两。

16、壬戌,更铸四铢钱。

17、孝文帝时荚钱益轻,乃改铸四铢钱,其文仍曰“半两”,令民自由铸造。

18、《通典?食货九?钱币下》:“?梁武帝乃铸钱?稚钱五铢,径一分半,重四铢,文曰五朱,源出於五铢,但狭小,东境谓之稚钱。

19、《汉书?食货志下》:“今半两钱法重四铢。

20、先是,元嘉中,铸四铢钱,轮郭形制,与五铢同,用费损,无利,故百姓不盗铸。

21、17岁,宋孝建四铢钱后,盗铸者多。

22、16岁,正月,宋铸孝建四铢钱。

23、人自出生起,每历三十二个月,便生元?六十四铢。

24、同于宋文帝“四铢”,面背文均横读。

25、二十四铢为一两。

26、八铢半两,四铢半两等。

27、除南朝刘宋政权铸行四铢钱外,北朝的北魏、北齐政权也行

28、铢: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

29、文帝五年(前175)改铸四铢钱,除盗铸之令。

30、又【史记?平准书】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

31、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

32、大布重二十四铢,长二寸四分,值一千文,流通较大。

33、昔汉文帝以五分钱小,改铸四铢。

34、衡制规定,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35、三百日火足丹凝,纯阳气生,凝息数念珠一百?,是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计数珠加减随时。

36、四铢钱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铸行的。

37、文帝五年(前175)改铸四铢钱,除盗铸之令。币面文字为“半两”,实际重四铢,故名。

38、面文“孝建”为柳叶篆,背文“四铢”隶带篆意。

39、少数四铢钱饰有星号,亦有错范重文者。

40、若止于四铢五铢,则文皆古篆,既非下走所识,加或漫灭,尤难分明,公私交乱,争讼必起,此最是其深疑者也。

41、据《汉书?律历志》(卷21)记载,汉时“二十四铢为两。

42、宋孝武帝刘骏孝建元年铸孝建背四铢钱,从此国号年号钱又与钱币铢的衡制有缘。

43、一两为二十四铢,因对秦半两大幅减重,“半两”名实不符。

44、张预注:“二十两为镒,二十四铢为两。

45、非若今人以二十四铢为一金也。

46、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铢为一两。

47、四铢”,面背文均横读。

48、丰货钱,径一寸,重四铢,代人谓之富钱,藏之令人富也。

49、至文帝五年,复为四铢,孝武时,悉复销坏,更铸三铢。

50、后来民间剪凿古钱,取铜私铸,一再减轻钱的重量,453年曾出现一种重仅1.2克的四铢钱。

51、铜屑:“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奸或盗摩钱质而取~。

52、因鼓铸时有错范、异范发生,故“孝建四铢”常见合背,重文、倒书者,版式颇多。

53、454年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孝建元年铸孝建背四铢钱,从此年号钱又与钱币铢的衡制有缘。

54、“……至孝文时,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

55、自孝文更造四铢钱,至是岁四十余年,从建元以来,

56、后由于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民间私铸云起,宋明帝刘?泰始三年(467年)只得废除了孝建四铢钱。《史记?平准书》:“至孝文时,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

57、其在重量单位上有大突破,古代衡法二十四铢为一两。?律历志一》:“一两者,合二十四铢为二千四百黍之重。

58、布泉径一寸,重四铢半,世人谓之“男钱”,传言妇人佩之即生男,故称。

59、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60、汉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75年)铸行“四铢半两”,简称“四铢钱”,又称汉半两。

61、后来又省去“四铢”,仅存“孝建”二字。

62、民国九年,家在天津,天津东北城角,地摊林立,陈列,共十六函,每函七、八中,前后达到五个月之久,古泉不少,家相每日必到,每次必选购数品,大如折三,面文对读,元中物《古泉汇》所载之“齐之作为配缺,一日选半两钱,一品书靖康通宝,南北博物昌通宝重宝等等,绿锈累累,文字不明,花二个铜元购身硬绿,费八十大中旧,也属后铸,药雨下,归后缓剔硬锈,赫然一枚文帝四铢颠倒半两,到的泉币信息和可以觅中物之背文有铸齐字者。

63、先是,患货重,铸四铢钱,民间颇盗铸,多翦凿古钱以取铜,上患之。

标签: 四铢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四铢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42757.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