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极谏:jíjià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尽力规劝。古多用于臣下对君主。《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桓公问置吏於管仲。管仲曰:‘……犯颜极諫,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諫臣。’”汉刘向《说苑·善说》:“夫大臣重禄而不极諫,近臣畏罪而不敢言。”唐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明王不恶切直之言以纳忠,烈士不惮死亡之诛以极諫。”《清史稿·高宗纪一》:“戊辰,策试贡士,詔能深悉时政直言极諫者听。”
1、还要推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的人,来补正我的疏漏。
2、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入第五等,赐同进士出身。
3、宣宗朝自左拾遗拜临察御史,以直言极谏得罪,两度削秩。
4、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5、此后,举「直言极谏」一直延续下去。
6、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太祖嘉其敏赡,改著作佐郎。
7、可见,对于魏征的多次直言极谏,李世民开始觉得受不了。
8、’,或称‘直言极谏’,应由部臣临时请旨定夺。
9、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
10、试所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策问。
11、以贤良方正与直言极谏问策取士。
12、再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制科,入等。
13、【出处】唐?刘肃《大唐新语?极谏》:“而乃冯附城社,蔽亏日月,托公行私,交游群小。
14、汉文帝属善纳谏言之君,曾下诏,察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15、诏悬制科凡三,其一曰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其二曰经学优深可谓师法科,其三曰详闲吏理达于教化科。
16、当举事之初,执政大臣、台谏侍从苟能犯颜极谏,则圣心自回,祸难自息矣。
17、潘?请求回朝,前往建业,打算用尽辞语直言极谏。
18、大和二年(828)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19、在他任宫期间,宽刑薄赋,清正廉明,颇有政绩,尤其于明道元年,直言极谏,要求皇上免除衢、婺两州百姓身丁钱,百姓感恩,遂于方岩山顶立庙以纪念他。
20、惠帝(前195~前188在位)、文帝(前180~前157在位)也先后下诏求“孝悌力田”、“贤良方正”、“直言极谏”。
21、极谏》:“卿达识周材,义方敬直,故辍纲辖之重,以处方面之权。
22、仿《世说新语》体例,分匡赞?规谏?极谏?刚正?公直?清廉?持法?政能?忠烈?节义?孝行?友悌?举贤?识量?容恕?知微?聪敏?文章?著述?从善?谀佞?厘革?隐逸?褒锡?惩戒?劝励?酷忍?谐谑?记异?郊禅等30门类?13卷。
23、而优礼大臣,开容善直,虽犯颜极谏,无所摧戮,其君人之量如此之伟也。
24、在他任宫期间,宽刑薄赋,清正廉明,颇有政绩,尤其于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直言极谏,要求皇上免除衢、婺两州百姓身丁钱,百姓感恩,遂于方岩山顶(少时念书之地)立庙以纪念他。
25、这样来辅佐君主,可以说是直言极谏之士了。
26、五不少大臣冒死上书,“犯颜极谏”,曹“无所摧戮”,总是轻轻搁置,不怪罪他们,但“任心而行”,该咋办还咋办,典型的“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27、及敦克石头,隗攻之不拔,入宫告辞,帝雪涕与之别。孝章以父在镇多违朝旨,尝雪涕极谏,备陈逆顺之理。
28、其科目随皇帝临时所定,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
29、仁宗嘉?六年(1061年)应试直言极谏科,名列贤良第一。
30、宝历元年(825)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31、(通晓经义者)、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等。
32、贞元年间,朝廷制举贤良极谏科,裴?对策第一,特授为美原县尉。
33、后主朱紫难辨,晗直言极谏,处宫省之事,尽匡救之理。
34、诸臣极谏,会其党亦劝沮,乃止。
35、我得魏?,于疑似之间,必能极谏。
36、冬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对者百余人。
37、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38、《晏子叙录》说:“晏子博闻强记,通于古今,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尽忠极谏道齐,国君得以正行,百姓得以亲附。
39、唐刘肃《大唐新语?极谏》:“百戏散乐,本非正声,此谓淫风,不可不改。
40、史臣曰:禄山狂悖已显,玄宗宠任无疑,见素知国危,陈庙算,直言极谏,而君不从,独正犯难,而人不咎,出生入死,善始令终者鲜矣。
41、被举荐者对政治得失应直言极谏。
42、宋务光不仅敢直言极谏,关心国政民情,还讲究实事求是。
43、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本人通过实践拍摄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更加促使对自身素质的近一步提高。【出处】唐?刘肃《大唐新语?极谏》:“中书令郝处俊,高宗将下诏逊位于则天摄知国政,召宰臣议之。
44、后因直言极谏而遭贬迁。
45、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
46、魏谟入仕后,再现了魏征直言极谏之风。
47、【出处】唐?刘?《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臣诚不佞,有匡国致君之术,无位而不得行;有犯颜敢谏之心,无路而不得达。
48、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匡时济俗,罔不率繇。
49、当时还没有兴科举考试,但朝廷也有自己的办法,叫“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也就是让地方上的三老四少,看看自己周围有没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如果有,就推荐给朝廷做官。
50、升任为浙江道监察御史,尽忠尽职,直言极谏。
51、《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对策》:“谋不足以翦除奸凶,而诈足以抑扬威福。
52、生应直言极谏策科,名第一,授成都府参军。
53、臣义切君臣,志忧社稷,若无极谏,有负圣朝,敢肆愚忠,以干鼎镬。
54、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55、北周宣帝宇文谟嗣位后,肆行无度,斛斯征上书极谏,被下狱。
56、建中元年后,有些科目,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博通数典达于理人科等,就反复出现了。
57、《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58、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赐同进士出身。
59、仿《世说新语》体例,分匡赞?规谏?极谏?刚正?公直?清廉?持法?政能?忠烈?节义?孝行?友悌?举贤?识量?容恕?知微?聪敏?文章?著述?从善?谀佞?厘革?隐逸?褒锡?惩戒?劝励?酷忍?谐谑?记异?郊禅等30门类?13卷。天启六年润六月初二,浙江巡抚潘汝祯为建魏忠贤生祠向朝廷上了一道奏折说:“东厂魏忠贤,心勤体国,念切恤民,鉴此两浙岁遭灾伤,顿蠲果铺垫诸费,举百年相沿陋习积弊一旦厘革,不但机户翻然更生,凡属兹土莫不途歌巷舞,欣欣相告,戴行无穷。
60、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61、二刘向《晏子叙录》说:“晏子博闻强记,通于古今,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尽忠极谏道齐,国君得以正行,百姓得以亲附。
62、夏桀无道,龙逢犯颜极谏。
63、写有一篇《举贤良对策》,是对「直言极谏」的最好解释。
64、八月戊申,以水灾,令文武官九品以上直言极谏。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