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渔鼓:yú gǔ 基本解释:[a percussion instrument made of bamboo] 旧时道士唱道情用的打击乐器●详细解释:1. 旧时道士唱道情用的敲击乐器。以竹筒为体,长约65到100厘米,底端蒙以猪羊护心薄皮,以手敲打。常与简板合用。 元 无名氏 《翫江亭》第二折:“稽首则不如跟贫道打简子,摑渔鼓……无忧无虑那开怀。” 明 王守仁 《归隐·园林好》套曲:“卸下了朝簪乌帽,布袍上系麻绦,把渔鼓简儿敲。”《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左胳膊上揽着个渔鼓,手裡掐着副简板,却把右手拍着鼓。” 沈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士》:“有锣,有鼓,有笛子胡琴,渔鼓简板,骨牌纸牌,无不齐全。”2. 借指道情。因用渔鼓伴奏而得名。 明 徐渭 《读某愍妇弟集》诗:“急须一本弹渔鼓,恐有 中郎 别唱行。”★◎ 渔鼓,鱼鼓 yúgǔ,yúgǔ[a percussion instrument made of bamboo] 旧时道士唱道情用的打击乐器
1、表演者手持渔鼓、简板说唱故事。
2、再来点打情骂俏,添油加醋,真真假假,让你神魂颠倒,陶然而醉;张三流口水,李四咽口水,渔鼓就这么传神。
3、明代,用渔鼓伴唱,多为一人班;清代为二人班,增加锣鼓、课子、胡琴,一人打锣鼓,一人耍菩萨(影型),甲唱乙和,绘影绘声。
4、他一手持了渔鼓简板,一手提了算命招子,衣衫褴褛,面目污秽。
5、用渔鼓和简板伴奏。
6、如诉如泣如诗如歌的渔鼓,顺溜溜的如行云流水,气贯丹田,感人肺腑。
7、类说唱有浙江道情,陕西道情,湖北渔鼓等,少数民族也出现了一些说唱曲如蒙古说书、白族的大本曲。
8、渔鼓,又称道筒、竹琴。
9、其中,衡南七巧龙已经被列为湖南省非遗名录,衡南渔鼓被列为衡阳市第一批非遗名录。
10、不但八仙的形象为人熟悉,就是他们所持的“道具”,大家也都一望就是:汉钟离的芭蕉扇、吕洞宾的宝剑、张果老的渔鼓简板、韩湘子的笛子、蓝采和的花篮、何仙姑的荷花、铁拐李的葫芦、曹国舅的拍板。这八样东西成了八位仙人的代表。这在工艺上有个专用名称,叫做“小八仙”。汪曾祺
11、独特,一般身高二尺二寸左右,它比四川、陕西皮影高四寸,比鄂东皮影高二寸,高大的尺幅使其在视觉上更清晰,它的表演艺术有一套完整的程式,其唱腔是湖北渔鼓的主体风格源和母腔。
12、其唱腔曲牌有的由洪湖一带的打硪号改编而成,有的由湖北渔鼓曲牌衍化而来,其曲目也多数从其他曲种中移植。
13、沔阳渔鼓,1958年更为湖北渔鼓,流传于江汉平原的仙桃、潜江、天门等县(市)。
14、有位叫葫芦麻子的湖北渔鼓艺人常在大街小巷演唱,“圣恩堂”的盲艺人也跟他学唱。
15、甘谷道情表演时所用的道具很简单,包括渔鼓、简板和碰铃。
16、有的地方称渔鼓或竹琴。
17、灵珠子点了点头,先把混天绫,乾坤圈和和风火轮以及渔鼓拿了出来,女娲见到他还是慢吞吞的,赶紧催促道:“你快点啊!”。
18、湖北渔鼓是说唱相间的曲艺形式。
19、文有渔鼓,武有简板,鼓板,大锣,皮梆子,水水等。
20、点燃香蜡、焚烧纸钱后,艺人于桌前打躬作揖三遍,怀抱渔鼓筒边打边绕桌子反时针转三圈,定位于神帐开篇演唱。
21、在部队宣传队工作七年,自排、自演了大量的文艺节目,如:小快板、表演唱、群口词、枪刀词、湖北渔鼓、翻身道情、小话剧、小歌剧等,学排、学演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全剧。
22、道情中的诗赞体一支主流流传到南方,为曲白相间的说唱道情,即为渔鼓曲的前身。
23、他将其唱腔根基深深扎在天沔一带的乡土音乐之中,博采打硪号子和沔阳渔鼓、天沔花鼓等部分曲牌的精华,形成自身富有江汉平原风味的音乐唱腔。
24、湖北渔鼓,中国湖北曲种。
25、只留中间一尺九,汉钟离拿来做渔鼓。
26、曲艺主要有沔阳小曲、沔阳渔鼓、三棒鼓和沔阳民歌等。
27、沔阳渔鼓以唱为主,说白有散白、韵白之分。
28、到了光绪年间,渔鼓艺人逐渐放弃了“单口打溜”的演唱形式,转向为灯影戏伴唱发展,形成了灯影、渔鼓合流。
29、演唱者怀抱渔鼓兼操简板(牙子)和小钹,俗称“三下响”。结果,赵铮被“扫地出门”,当时她只要求把自己的简板带走。
30、沔阳渔鼓曾一度与灯影戏合为一体,至1940年前后,盛行于鄂中江汉平原地区。
31、沔阳皮影戏,俗称“皮影子”,它以沔阳渔鼓(湖北渔鼓之前身)行腔,沔阳方言道白,故命其名。
32、由于九澧渔鼓流传的区域,是汉族与土家族的杂居地,所以它有一种楚俗巫风的远古性特征就形成了。
33、渔鼓亦称“竹琴”,“道筒”是一种打击乐器。
34、常德作为湖南著名的曲艺之乡,民间广泛流传了鼓盆歌、渔鼓、说鼓、对鼓、三棒鼓、地花鼓、薅草锣鼓、番邦鼓、跳三鼓、围鼓等一系列“鼓书”形式。
35、沔阳(湖北)花鼓戏就是“渔鼓、三棒鼓敲出来的”。
36、上覆黄、绿、蓝琉璃简板瓦,下脊居中置宝刹。演唱时,主唱者怀抱渔鼓、手持简板击节说唱。
37、渔鼓属曲艺种类,坐唱,无动作。
38、技艺高超,三十年代中即被衡阳渔鼓艺人公推为“三鼎甲”中的“榜眼”。
39、乐器有笛、箫、胡琴、大鼓、钹、渔鼓、锁呐、快板等,笙较为少见。
40、渔鼓则起源于唐代,南宋时开始用渔鼓和简板为伴奏乐器。
41、评词、渔鼓、西河大鼓、快板书、对口词及皮影。
42、还有称渔鼓的,如山东渔鼓、湖北渔鼓、湖南渔鼓。
43、大鼓、山东快书、山东琴书、渔鼓书等。
44、其雕刻艺术独特,一般身高二尺二寸左右,它比四川、陕西皮影高四寸,比鄂东皮影高二寸,高大的尺幅使其在视觉上更清晰,它的表演艺术有一套完整的程式,其唱腔是湖北渔鼓的主体风格源和母腔。
45、曲艺之乡河南有60余个剧种濒临灭绝,渔鼓道情等地方戏,不仅无人继承,观众也越来越少。
46、近年来在中央、省、市刊物上发表论文、评论、教材及曲艺作品近200篇约80万字,其中43篇作品在中央、省、市调演中获奖,弹唱《湖北佬》获文化部群星奖评比优秀奖,湖北小曲《新婚之夜》、湖北渔鼓《竞赛新歌》获文化部、全总调演优秀奖,相声《婆婆多》获中央电视台荧屏奖,独角戏《楼上楼下》、《哒哒嘀》、《婆婆多》、弹唱《思念》等6个作品获省文化厅一等奖。
47、晚清时期,灯影戏(皮影戏)艺人与渔鼓艺人合作,运
48、湖北渔鼓的传统曲目十分丰富,以反映冤案内容的为最多,其次是演义或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等。
49、曲种繁多,有大鼓、扬琴、渔鼓、评词、渔鼓坠、山东落子、木板小鼓、岭儿调、平调、山东清音、三弦评调等十余种,至于相声、戏法(魔术)、武老二(现称山东快书)以及对打、劈砖、举重、摔跤、吞铁球、卖大力丸的,只能撂地摊拉场子了。
50、南阳鼓词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俚俗鼓词,也叫鼓儿词、鼓儿哼、犁铧大鼓,它和道教劝道的渔鼓道情是一脉两支,是源于道曲而衍变形成的独角书形式。
51、1952年以后,沔阳渔鼓演唱活动遍及全省,1958年定名为湖北渔鼓。
52、此后,张果老云游四方,敲打着渔鼓筒扳,在民间传唱道情,劝化世人。
53、渔鼓小调”的伴奏乐器:渔鼓筒子、简板、单片钗等。
54、大侠柳慕白雨夜弄箫、祁天啸古董店扬威都是为隐身图谋一幅晋人古画《绿珠弄笛图》;大帮少帮主柳如杨卖身别家门派,既骗得爱情更把别派势力攫为己有;齐绿野恃强凌辱武林,姚天鼎鬼剑无影,瞎子渔鼓乾坤一击,荡碎芦荡秋月;挨揍哑巴身怀惊天绝艺,夺回流失国宝;不起眼的流浪驼子拐走朝廷几百匹军马;江湖刀客受雇王爷刺杀另一位王爷;守城官军竟是黑道强梁;朝廷县令与倭寇联手为祸;护镖京城本是一出假戏;三年夫妻原为谋夺剑谱,爱恨与阴谋纠缠,正义与邪恶较劲……江湖险恶,血浪滔天,快意恩仇,刀光剑影。
55、广西渔鼓,鼓曲类道情分类曲种。
56、所以我们“湖北道情”“湖北渔鼓”的艺人队伍比较庞大,实力还是较强的。
57、蔡一用市民熟悉的武汉方言讲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节目中大量采用了湖北大鼓、湖北道情、渔鼓、慢板等湖北传统的曲艺表现形式,体现出了浓郁的本土特色。
58、因此,我国大约有二十个省流传有道情艺术广称为渔鼓”,又有湖北渔鼓”、桂林渔鼓”、4川竹琴”之别;山西则有临县道情”、离石道情”、洪洞道情”、永济道情”、阳城道情”、长子道情”、晋北道情”等十来种道情;晋北道情”还分为右玉道情”、神池道情”、大同道情”3大派系。
59、他说唱大鼓书、渔鼓、评书,也有较高造诣。
60、除了湖北评书,他还精通湖北渔鼓、道情、南北快板等曲艺种类。
61、用渔鼓、简板伴奏,与鼓子词相类似。
62、历史悠久高沙民间打渔鼓,牵涉到音乐、舞蹈、说唱、美术等等艺术门类。
63、曾为京剧、汉剧、楚剧、荆州花鼓戏、随州花鼓戏、黄梅采茶戏等剧种和湖北大鼓、湖北小曲谱曲,编曲的湖北渔鼓:《洪湖渔歌》1956年获全国职工汇演一等奖;编辑《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北卷》1997年获文化部个人编纂一等奖;戏曲音乐专著《戏曲新题》1996年获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一等奖。
64、最初的道情皮影只有渔鼓、简板几种简单的乐器。
65、黄骅渔鼓标准的传统说唱,使用的伴奏乐器为渔鼓和简板。
66、湖北渔鼓湖北曲种。
67、县传统表演艺术项目还有湖北大鼓、相声、渔鼓、快板等。
68、一九五八年参加全国曲艺汇演,把沔阳渔鼓推向全国,正式定名“湖北渔鼓”。
69、湖北渔鼓至今已少有人能将大本唱词完全演唱下来。
70、渔鼓唱词是渔鼓表演的文学部分,因它属说唱类艺术,在演唱中加有白口,分为散白、韵白,散白以叙述故事情节、摹拟人物的声态语气,衬托故事情节;韵白有叙事及代言两种,讲究声调抑扬语气顿挫。
71、③渔鼓,又称竹琴或道筒。
72、高安道情的唱腔音乐主要由《太平调》发展而成,它的发展经历了渔鼓道情、丝弦道情、戏曲道情三个阶段。
73、本团曲种有湖北大鼓、相声、小品、评书、口技、单弦拉戏和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湖北小曲、湖北渔鼓、湖北道情;还有民歌、通俗歌曲、幽默演唱、舞蹈等多种曲艺品种,形式多样,雅俗共赏。
74、有板、鼓、渔鼓、简板、三才板、大锣、牙子、碰种等。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